三国演义读后感150字左右
小说家罗贯中老先生写的《三国演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一部流传至今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讲述了那时群雄纷争、英杰辈出的战乱年代。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三国演义读后感150字左右”,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683215三国演义读后感150字左右1
读完《三国演义》后,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领着我走进了那个战火纷飞,英雄豪杰风起云涌的年代,近距离地接触了一位位英雄人物,了解了他们的丰功伟绩:刘关张桃园三拜义结金兰、刘玄德三顾茅庐求贤似渴、曹操割发代首严明军纪、周公瑾火烧赤壁名扬天下、孔明巧用奇谋七擒孟获……
《三国演义》中英雄云集: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张翼德力拒当阳桥,勇马超兴兵复仇,黄汉升力劈夏侯渊……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的豪情万丈!但曹操最忌惮的却不是他们,而是舌战群儒、三气周瑜、空城计智退司马懿的诸葛亮。在曹操的眼里,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能算是逞匹夫之勇,要是没有诸葛亮在背后替他们运筹帷幄,自己能把他们打得顾得了头顾不了腚,亡命天涯还差不多,哪里还谈得上建功立业?的确,诸葛亮虽然只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但却是三国众英雄中如最受古今人们推崇与喜爱的人物:他精忠耿直,为报刘备知遇之恩,一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也无怨无悔;他足智多谋,收二川,排八阵,取西蜀,定南蛮,六出七擒,东和北拒,锦囊妙计定乾坤;他顾全大局,只身赴东吴后,周瑜步步算计,几次欲置其于死地,为了刘孙两家未竟的大业,他以联军抗魏为重,个人得失为轻,毫无芥蒂地与周瑜联手击退百万曹军。
诸葛亮的才智就连文武双全的江东周郎也自叹不如,更不用提其他人了。其时,刘备刚刚征服四川,政局尚未稳定,传曹操挥师南下,众人心内惶恐。诸葛亮临危受命,肩负“吴蜀联合抗魏”大任只身赴东吴。周瑜嫉妒又忌惮诸葛亮的才能,设毒计欲除诸葛亮,要他在十天内监制好十万只羽箭。诸葛亮一力应承下来,立军令状三天内完成。周瑜心中窃喜,以为诸葛亮这回插翅难飞、必死无疑。没想到诸葛亮神机妙算,知人善用,趁着大雾漫天,用二十只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多只箭,不仅得到了水战急需的羽箭,还巧妙地躲过了周瑜的陷害。
诸葛亮神机妙算,毕竟只是个故事中的人物,我所崇拜的马云却是真真切切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属于自己的那个年代里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奇迹。中国共产党靠着小米和步枪打败了拥有钢枪、铁炮和飞机的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除了依靠强大的群众基础,这充分证明了智慧的杀伤力远比武器的要大得多得多。马云之所以能创造下阿里巴巴这个财富堆砌起来的“王国”,除了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更因为有精准的投资眼光和一流的制度管理,这些都离不开智力。
武力也许能帮助你摆脱眼前的困境,但有时,它也可能把你拖入更可怕的深渊,只有智慧,才能帮你擦亮眼睛,看到远方无尽的美好。让我们每个人都做生活中的智者,因为智者无敌!
#714233三国演义读后感150字左右2
寒假中,我阅读了一本书——《三国演义》。读过书后,我对书中的人物,刘关张、曹操、孙权、吕布等身上发生的事情进行了思考,并得出了一个道理:德才兼备方为圣。
书中的吕布,武艺天下第一,关羽虽然很厉害,但比不过吕布。然而后世的人们却把关羽封“武圣”,而不是吕布。这是为什么呢?从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因为吕布有才无德。他虽然武艺天下第一,但德行不够,先后拜了丁原、董卓两个人为义父,却这两个人都死于吕布之手。其中董卓虽然凶狠残暴,确有取死之道,但吕布并非为了公道大义而杀的,是为了美女而杀董卓。丁原书中没有提到有什么恶行,反而是个忠于汉朝的大官。吕布因为接受了董卓的财宝良驹,杀了丁原,令人不齿。吕布虽然有陈宫当军师,却刚愎自用。他落难时,刘备收留了他,他却趁机夺取了徐州。吕布做人出尔反尔,不讲信义。人们都厌恶他、害怕他。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身死白门楼的下场。
而反观关羽,武艺高强,义气当先。他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中的二哥。这一拜,他终身追随大哥,这一拜他任劳任怨,这一拜直到兵败麦城他都虽死无憾。他温酒斩华雄,他勇斗吕布身不败,他诛颜良、杀文丑,他武艺高强,是闻名于世的勇将。当刘备兵败,曹操欣赏他,千方百计要收服他时,因为坚信刘备还活着,为了以后和刘备重聚,为了照顾刘备的家小。他约法三章后,暂时投靠了曹操。曹操对关羽三日一宴,赏赐金银财宝、美女宝马。关羽却代替刘备照顾嫂子,让曹操送来的美女服侍嫂子。自身坚守礼仪,不入嫂子所居房屋。当离开曹操时,金银财宝分文不取,美女仆人全部留下,只带了从前在刘备军中就一直跟着他的随从,过五关、斩六将,只为追寻结拜大哥-刘备。当很好地诠释了做人的“义”和“礼”。所以后世人们封他当“武圣”。
由此可见,有“武”无“义”,虽能不“圣”。“武”、“义”兼备,纵然不是武艺天下第一,也能当“武圣”,百世流芳。
#666967三国演义读后感150字左右3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烽火连天的世界里,却引发了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那正是在罗贯中笔下的著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内容丰富,成语众多,虽然看起来比较麻烦,但是能让我们正真领会作者的艺术才华。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被评为 “治世之能人,乱世之奸雄”的曹操以及才华横溢的诸葛亮。
曹操是一位纵横捭阖的政治家。曹操参与的大小战役有许多,如破黄巾、斩刘辟、黄邵、攻下邳、绞吕布。特别是官、官渡之战,曹操以 “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的情况战胜“众十余万”的袁绍。他的胜利是侥幸吗?不,绝不是!这说明了曹操过人的军事才能。有人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卑鄙。但我不这样认为,曹操处在一个群雄角逐的时代,英雄们四处割据,四处扩张,在这样一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年代,“挟天子以令诸侯”正说明了曹操有高超的政治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