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高二读后感700字(2)
卡西莫多的外貌其丑无比。“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巴,茅草似的棕色眉毛所堵塞的细小左眼,完全被一个大瘤所遮盖的右眼,那上下两排残缺不全,宛如城堡垛子似的乱
入遭的牙齿”,把这一切综合起来看,我觉得他真是一位恐怖的野蛮人,我认为这世上不会有这么残缺的人吧。但人不可貌相。卡西莫多却有着一颗美丽、纯洁、善良的心灵。他喜爱斯梅哈尔达。对艾丝美拉达的种种厌恶,他毫不在乎。他试图使爱斯梅哈尔达远离一切伤害。但个人的实力是很有限的,最终他还是不能保护好她,最后也只好选择殉情。
那源自于现实却夸大于现实的故事,那明媚的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尖锐的刻画出一片绚烂的如梦似幻的时代悲剧,讽刺了当时的统治者与教会规矩的黑暗,正如雨果的浪漫流派,曼妙的笔触却鲜明的写出了人性的悲哀。
作者在《巴黎圣母院》中就是通过强烈的荚丑对照了塑造人物、反映现实、突出主题的。作者构思了两个王朝两个王国;两个法庭两种审判;两种法律两个绞架;两个社会两种场面;两组人物两种命运。作者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品反封建、反教会的主题。
合上书,闭上眼,脑海里回想着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巴黎圣母院高二读后感700字篇5
从小说一开始的描写来看,这是一个虔诚的、好学的教士,也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他十分疼爱他的弟弟约翰弗罗洛,为了他的弟弟而收养了卡西莫多。他有强烈的求知欲,刻苦钻研神学,也正因为求知欲太强而沉迷于炼金术,乃至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然而他却对艾丝美拉达产生了疯狂的欲念和占有欲,这跟他的教士身份产生了冲突,并最终毁灭了他。他为了得到艾丝美拉达不惜伤害他人的生命,使用卑劣的手段,陷害艾丝美拉达,使她被判处死刑。又在卡西莫多救了她并将她安置在钟楼的小屋里时想要强行占有她。在小说的末尾,他趁流浪汉攻击巴黎圣母院的混乱之际,将艾丝美拉达骗出钟楼,以向搜捕她的国王的部队告发相威胁,遭到拒绝。国王的部队最后抓住了艾丝美拉达并对她实施了绞刑。他最终毁灭了自己疯狂想占有的人。用作者的话来说,他得不到艾丝美拉达,就要毁灭她。而他本人,最后也被卡西莫多从栏杆推下而摔死。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是认为他是“恶”的化身。他作了恶,既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他的恶源自他疯狂的欲望。但是他的欲望是每个男人都会有的欲望,只不过他的欲望跟他作为教士应该拥有的虔诚的信仰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这种欲望和冲突折磨着他,他承受不了这种痛苦,在这种痛苦的驱使之下,他不顾一切地毁掉了艾丝美拉达、他的弟弟约翰弗罗洛、卡西莫多,也毁了他自己。有人说他虚伪,我觉得这并不确切,他并不是刻意想要追求崇高的地位和声望、追求别人对他的尊重,他的虚伪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教士的身份和他的疯狂欲望的冲突。
艾丝美拉达在小说中被塑造成一个美丽、天真、善良的少女。靠卖艺为生。因为被费比斯从卡西莫多手下救出而对费比斯产生了疯狂的爱恋。从流浪汉手中救下了格兰古瓦。又在卡西莫多遭受鞭刑时勇敢的给口渴的卡西莫多喂水。只可惜因为爱错了人,爱上的是一个虚有其表的好色之徒费比斯,而使自己被绞死在绞刑架上。当她在被自己的母亲认出并差点得意逃脱国王的部队的搜捕的时候,却因为对费比斯的爱恋而暴露,那一刻我真是觉得她太不理智,完全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了,最后也连累了她自己的母亲。这一点让我对她始终不能有什么好感。仅靠外表就对费比斯产生热切的爱恋,而她也最终因为这种爱恋付出了代价。有人说她是“真善美”的化身,并且十分喜欢这个角色,但是我觉得,即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因为自己的狂热的感情,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并且连累了自己的母亲,这种角色实在不能让我有“喜欢”的感觉。
我在小说中最喜欢的角色,跟大多数人一样,是外表丑陋内心善良的卡西莫多。卡西莫多被副主教收养,对副主教无比忠诚,充满了感恩、尊重、敬爱。他是一个可怜的人,有着各种身体上的缺陷,驼背,跛脚,独眼,耳聋,外表丑陋到令人畏惧。从小被副主教收养,在巴黎圣母院里长大,负责敲钟楼里的铜钟。因为外表丑陋而被人歧视,导致性格孤僻怪异。但是在他丑陋的外表下有一颗温情的心。这种温情既包括对副主教的感恩之情,更体现在他对艾丝美拉达的爱慕之情中。他虽然丑陋,但他也有爱美之心。他对艾丝美拉达不仅仅有爱美之心,还有对于她在自己受到鞭刑口渴难耐时勇敢地站出来给自己水喝的感激之情。他对艾丝美拉达的感情让他在艾丝美拉达遭受绞刑时勇敢地救下艾丝美拉达并将她带到教堂里避难,并让艾丝美拉达住在钟楼的小屋里,给她食物,在一旁保护她而没有想过占有她,并阻止了副主教强行占有艾丝美拉达。为自己的丑陋,而感到自卑,感到配不上艾丝美拉达。在流浪汉们攻打巴黎圣母院时机智勇敢地进行抵抗;亲手将副主教推下栏杆。最后在鹰山的尸骨堆中和艾丝美拉达的尸骨相拥死去。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当人们将它和它抱着的骨骼分开时,它瞬间变成了一堆骨灰。”这种夸张的写法,却能给人以触动。卡西莫多为艾丝美拉达付出了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艾丝美拉达、卡西莫多、副主教最后都死了,悲剧往往都是这样的结局。或许,这样的结局最能给人以震撼。好的,坏的,善的,恶的,最后统统都变成了虚无。这是他们的归宿。
巴黎圣母院高二读后感7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