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大学优秀300字(2)

关键词: 呼兰河传读后感大学300字,呼兰河传读后感,呼兰河传个人读后
阿祖0 分享 时间:

童年不同样,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童年记忆中无论是美好或不美好,都是生命必经的旅程,好好活着,好好珍惜,活出我们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395878呼兰河传读后感大学优秀300字4

那深深文字,让我细细投入;那淡淡的文述,让我终有感触,那就是萧红用一特别手法写出的名著—《呼兰河传》。

这本《呼兰河传》是一本充满童趣、诗趣、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它里面的事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它讲说了萧红小时候一件件真实的故事。我最爱看第三章,它里面讲的是萧红五岁时,和祖父度过的快乐时光,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和祖父去后院时,萧红把韭菜当野草挖了,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在田里,那时她是多么傻呀,可是祖父还是笑嘻嘻的,还耐性地给萧红细细讲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说明,萧红儿时过的还是非常开心的快乐的,因为她觉得有了祖父就行了。

萧红写的这些故事表达了许多感情,如:她觉得呼兰河这边的人都很可怜;她很怀念小时候的快乐;对有二伯的看法;对小团圆媳妇的同情和可怜……我觉得萧红最主要讲他们呼兰河那边各种各样的事物,和自己对他们的想法、意见,她主要想抒发她对她的家乡——呼兰河的思念。她的文字让我也投入进她的文字里去了,感受那儿的事、景、物,我只觉得除了萧红童年时,那儿的人都很可怜,使人一看,心感到酸酸的,为那儿的一些人感到难过。

最奇特算萧红的写作手法了,萧红的写法不像一些高手,用一些美文妙句写一长篇大论,而是用深深淡淡细细的文笔写得另有一番风味,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读起来别有味道。

我读了呼兰河传后深有感触,既感受到了以前年代的人是多么可怜,还学到了萧红写作手法,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受益匪浅,什么叫一举两得!

#751305呼兰河传读后感大学优秀300字5

开始读《呼兰河传》,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什么里面的人物都好像一点儿情感都没有为什么除祖父外,人们都是那么地自私自利为什么他们不但不认为损人利己的行为很可耻,不同情收到伤害的人,反而会像看戏一样叫好,或是哈哈大笑这些场面像一把把尖刀刺进我的心,又仿佛将我置于冰天雪地,被冷漠的人心冻得阵阵颤抖。

我一向相信,人都是有请的,不论环境多么恶劣,不论生存多么艰难。若不是那一份情,奥茨怎会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而选取走向暴风雪中的死神若不是那一份情,余秋雨笔下的信客怎会数十年如一日地顶着重重压力奔走于城乡间,只为不辜负老信客的嘱托于是,我不敢相信,呼兰河的人们,怎样这般自私无情。是的,极端的自私无情——对和自己亲近的人更好,这是人之常情,可书中的人,连父母去世都不会很悲伤,连自己的女儿要嫁给穷人家受罪,亲娘也只撇一句:“这都是你的命!”

看到后面,我渐渐明白,自私和无情,原先都是一个表象。自私源于资源匮乏,而无情则是由于精神的空虚。

我们都是凡人,在资源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时,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能。呼兰河的资源有多匮乏“人们对待叫花子们是很平凡的”。为什么很“平凡”,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样不幸的人太多啦!再有,人们连每顿饭都要精打细算,又如何去顾及他人呢

再来看他们的生活状态。“人活着是为吃饭穿衣”,“人死了就完了”——这将是多么无聊、空虚的一生啊!呼兰河的人们只有一个目标:活着。纵使遭遇了再大的不幸,又能怎样样呢还不是只有一个继续平静地活着!心中就是再悲痛,大哭上几场,到头来还是要应对白天黑夜,春夏秋冬这样活着。看起来他们活得有好处(“为了吃饭穿衣”),可事实就应是,吃饭穿衣是为了活着啊!于是,我们从这“不假思索”的回答中听出了深深的无奈。他们必须是想过“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的!表面的“不假思索”也许是被他们思索过无数遍的结果!但是,得到了答案又能怎样样呢况且也没有人能够回答。于是他们发现,与其纠缠于这个问题,还不如想想有什么办法赚钱!这样活着,当然会极度空虚——这和等死有什么区别则这种极度的空虚下,人们的“娱乐”就显得残酷而又苦涩。一是拿别人的不幸取乐,小说中的说法就是“说长道短”;二是迷信。每一天生活在说长道短和迷信中的人怎样去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也许,在稀缺的物质和空虚的精神下,自私和无情会是唯一的选取。

呼兰河传读书感悟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读后感200字10篇

2021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简短

呼兰河传读后感100字

呼兰河传读后感100字作文

呼兰河传三四章读后感300字

呼兰河传最新5篇读后感500字大全

呼兰河传800字读后感5篇

呼兰河传读三百字读后感

呼兰河传阅读心得大全

198871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