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最新读后感850字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至今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骆驼祥子最新读后感85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704522骆驼祥子最新读后感850字篇1
《骆驼祥子》这本书,我去年暑假读过,至今未忘其中的故事情节,这主要是老舍先生精灿的文笔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先介绍一下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是以平民出身儿跻身文坛的人之一,而始终坚持平民风格,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城市平民生活大获成功者,唯老舍先生一人。我们常见的老舍先生的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二马》等,可惜我只读过《骆驼祥子》,且对老舍先生了解甚少,看来我得补习一下空缺了。那今日我就来谈一谈《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我想大家都十分熟悉了,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这个车夫叫祥子,之所以书名在祥子前加了个“骆驼”两字,是因为是骆驼救了他的命,使他拉上了人力车,所以所以得名,可见起名也有个技巧呀!如果此书定名《祥子的生活》则显得过于直白,毫无生趣了。
老舍先生写文章——平易近人,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像有的作家写车夫是以知识分子来应对车夫,而他是平民对平民,架子放下了,去描述人物的形象就写得真,也容易感动人。
我喜欢这一段文字: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又生气。他有自我的打算,有些新颜,但不好向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我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向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这一段文字便把祥子的性格与生活的环境介绍的清清楚楚,语言平实,但又不似白描手法干燥无味,正是文章的精妙所在。
#905229骆驼祥子最新读后感850字篇2
《骆驼祥子》这本书看下来,让人既无奈,又着急,看着一个心里纯洁,思想崇高的人,慢慢的被社会给腐蚀。老舍这本书讲述的时期大概是晚清,社会腐败,黑暗,到处都是流言蜚语和战争,这时,一个呆头呆脑的农村小伙——祥子,带着无知与懵懂来到了北平(北京旧称)。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这就是作者对他大概的一个描写,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憨厚的人,他因为没什么知识,只能凭借自己高大威猛的身体和用不完的力气去拉车,从他当上车夫的那天起就开始盘算如何自己赚钱买车,就不用给车份,在他日夜努力下,刚买来一辆新车,可是,在接一单时被莫名的抓去了,在监狱里待着,后来凭借努力跑了出来,可是车没了,全身上下只有一套衣服和他偶然得到的三只骆驼,他出去后别人也就叫他骆驼祥子了。他无处可归,只能卖了骆驼,找个小店休息一阵,找到了人和厂,也遇见了虎妞,整篇故事从这里才算真正开始。
祥子:以前憨厚老实,听话,安分守己,经历了许多事情后变得和其他车夫毫无区别,他也去白房子,也吸烟喝酒,他心中最后那点崇高的信念也被腐蚀的干干净净的。
虎妞:书中的原话是:又老又丑,没有女人样,蛮横无理,嘴皮子厉害,连男的都怕他,爱骗人,如骗了祥子,说她怀了祥子的孩子才能把祥子玩弄在手中。虽然是女儿身,却是个男儿心。最后怀胎时难产,带个死孩子,断了气。
这本书看完后,我觉得祥子的性格变化很大,从憨厚诚实变成欺骗邪恶,从老实变成狡猾。没有办法,一个经历了感情破灭,家庭支离破碎,被欺骗,被利用的人,他能变得怎样?老舍这篇文章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书中结尾有一个片段,居然是那个时期的人爱看别人被砍头,看别人被枪毙,这是多么血腥,荒谬的心里啊。
#740157骆驼祥子最新读后感850字篇3
在暑假中,我细细地阅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这本书使我懂得了在旧社会的人民那时候生活下来是多么艰苦,并且批判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使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当时人们的穷苦生活。
这本书讲的是:祥子是一个农村人,他18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和薄田,跑到北平来做了人力车夫,他苦苦干了三年,自己独自买了一辆车,但是因为有一次他冒着险拉着一个人去清华,他的车在路上被兵给夺了去,他自己还被拉进了军营给人干活,直到有一天,他拉着三匹骆驼趁乱混出了军营,然后又把那三匹骆驼卖了三十五块大洋。他还是过上了拉车的生活,有一天,他又碰到了老主顾曹先生,于是,他在曹家拉上了包月,但是有一天,他拉完曹先生以后却被一个孙侦探给骗走了他的所有财产,而曹先生一家也到上海去了,于是他被迫和虎妞结了婚,但是最后虎妞因为难产而去世了,于是他又想娶小福子为妻,但是等他混好了,小福子却已经上吊自杀了。于是他就成为了在街头流浪的“刺头”。
想一想旧社会的人们,再想一想我们现在。看一看那个时候的人们,得辛苦劳动才能养活自己,他们有时候甚至连吃都吃不饱。而我们现在吃的都是好吃的,玩的都是好玩的,而我们却还不知足,有些事情经常让父母来做,自己却动一下都不肯。
从今以后,我要勤劳起来,做一个不让父母操心的好孩子。
#773141骆驼祥子最新读后感850字篇4
《骆驼祥子》一书是老舍的京味代表作。小说描写了祥子从农村流落到城市后,由一个善良本分的车夫变成了一个“人不人鬼不鬼”的无赖的悲惨遭遇。读完全书,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自私、黑暗”
自私,即是不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重。祥子为了金钱甘愿堕落,放弃了一些一直坚守着的道德准则,为了个人享受,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毁灭了自己。这是自私。
黑暗,包括了太多内容。《骆驼祥子》中祥子、刘四爷、虎妞,为金钱,为利益,为享乐,造就了黑暗;欺骗、伤害也造就了黑暗。黑暗从哪来?为什么会造就黑暗?黑暗光靠个人不能造成,反观那些带给祥子黑暗,摧残祥子的人,他们都不是单个的人。这不禁让我想起文中人物老马儿说过一句话:蚂蚱要是成了群,一会儿就能吃掉整顷庄稼。可不是,坏人成了群就难治,那好人不成群的说,如何抵挡坏人的伤害呢?
大家想想,我们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祥子他们却忍受着种种羞辱、疼痛……我们每天一日三餐,不愁吃喝,春夏秋冬,不忧冷热。可祥子他们说不定在哪挨饿受冻呢。我们生病了,没关系,有药吃,有膏擦,可祥子他们只能忍着,只能忍,因为他们得省钱,得养活一家老小……
这本书告诉了我一个道理:失去奋斗的目标,就和行尸走肉没什么分别了,所以要珍惜美好的生活,即使再苦再累,总有甜蜜的未来!
#758773骆驼祥子最新读后感850字篇5
《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他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象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作品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读者的心坎。
全书充满了北京地区的生活风光,不少描写点染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北京风俗画和世态画。老舍十分熟悉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他用一种朴素的叙述笔调,生动的北京口语,简洁有力地写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画面和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在写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的凝炼上,都取得了成功。《骆驼祥子》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的小说。
#704521骆驼祥子最新读后感850字篇6
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他在扬宅的发怒辞职,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境,都能够说明这一点;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钱,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所认为的“有了自我的车就有了一切”,并不是想借此往上爬,买车当车主剥削别人;他所梦想的可是是以自我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