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女神》有感最新心得体会800字5篇

关键词: 女神,女神读后感,女神读书笔记
自畅13 分享 时间:

  《女神》对当时的旧时代大加诅咒,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祖国热情地歌颂,对正在崛起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给予厚望。难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五篇优秀的女神读后感,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女神读后感(一)

  听老师讲过郭沫若《女神》来由的一个演义版本。郭沫若读到所谓“新诗第一人”胡适的新诗集《尝试集》——特别是读到“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和“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时,非常非常地激动,不是因为觉得写得好,而是因为非常非常地遗憾,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把本该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拱手让给了胡博士。“像这样——或者比这还要好许多——的诗,我在家里写了一大本子呢!可惜没拿出去发表!”

  今天读过《女神》之后,其实我更愿意相信,当郭沫若读到胡适博士的诗后,心中诗情勃发,熬了几个晚上,于是《女神》就诞生了。

  读郭沫若的《女神》读出的是蓬勃的激情。那恣肆汪洋的情感,犹如滚滚不断钱塘潮,在人们的心中激荡起万丈高的浪花。比如在《晨安》一诗中,作者写道:“……晨安!我年青的祖国呀!晨安!我新生的同胞呀!晨安!我浩荡荡的南方的扬子江呀!晨安!我冻结着的北方的黄河呀!黄河呀!我望你胸中的冰块早早融化呀!晨安!万里长城呀!啊啊!雪的旷野呀!啊啊!我所畏敬的俄罗斯呀!晨安!我所畏敬的Pioneer(先驱者)呀!晨安!雪的帕米尔呀!晨安!雪的喜玛拉雅呀!晨安!Bengal的泰戈尔翁呀!晨安!自然学园里的学友们呀!晨安!恒河呀!恒河里面流泻着的灵光呀!晨安!印度洋呀!红海呀!苏彝士的运河呀!晨安!尼罗河畔的金字塔呀!……”诗人以最真切的感情、最真挚的敬意,用自豪的声音,遥向大海西岸的祖国问安,一口气喊出27个“晨安”,这喷薄而出的情感,正是诗人对祖国的无限依恋。

  我又想起老师的玩笑话:“同学们,上语文课的时候,我是不会阻挡你们冲出教室的,说不定哪位同学就是因为诗情勃发要去宣泄心中的激情,说不定哪位同学就是新时代的郭沫若呀!”当然,老师的原本用意可能是在委婉批评某些同学上课时间随意进出教室,但是,换个角度,这何尝不是对郭沫若诗歌的特点的形象概括呢?

  真的,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学习郭老想唱就唱呢?可以进KTV尽情欢歌,也可以把自己的诗情倾注笔端,让文字汩汩流淌。

  我想唱歌呀我就唱,唱起歌来心情多么舒畅……

  歌唱吧青年朋友们,因为生活本来它就是这么样。

  女神读后感(二)

  梧桐枯槁,当醴泉消歇,当世界充斥着腐朽的气息,你感到一种激情在心中涌动;当如火如荼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爱国学生运动在中国掀起了惊涛骇浪,你听到一种渴望在心中呐喊;当迂腐即将没落,新知即将盛起,你心中的力量骤然迸发,从笔尖喷涌而出。

  你怒,怒旧中国的陈腐;你哀,哀旧思想的荒谬;你叹,叹旧文化的萎靡;你盼,盼这一切能如凤凰涅盘,重获新生。于是,你写下了凤起舞的低昂凰高歌的悲壮,你渴望,渴望那凤凰连同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宇宙在熊熊火光中燃烧,将眼泪流尽,将污浊洗清,将情炎浇熄,将羞辱荡去,让这个腐朽的世界在黑暗中毁灭,让那个崭新的世界在火光中重生!

  也许笔墨并不足以发泄你心中涌动的情绪。你说,你是一只天狗,你说你要吞下日月,你说你是一切星球的光芒。是啊,我明白,你看见世界被陈腐一点点吞噬,你看见黑暗在整个宇宙中弥漫,你便要呐喊,你便要咆哮,你便要与所有的青年点燃新知的火焰,把那些屠场、囚牢、坟墓、地狱统统燃烧殆尽。到那时,世界也许就如同一片光海,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诗,到处都是笑。

  是的,这便是你的梦想。让阳光洒满世界,让天空澄澈明亮,让新鲜的生命在大地上舞蹈。奔腾的长江,蜿蜒的长城,高耸的山峰,雪的旷野,这一切一切都是你的崇拜,你的追求。因为你已经看透了陈腐对生命的麻木,看透了陈腐对生命的毒害,看透了陈腐对生命的摧残;你不愿看见古老的中国文化被腐朽污染,不愿看见深厚的民族历史被腐朽剥蚀,更不愿看见璀璨的华夏文明因腐朽衰落……所以你爱着那更生的万物,所以你向往着那纯净的世界。所以你立志要用这一杆笔,扫去那万恶的陈旧,要用这一杆笔,书写下新生的美好,要用这一杆笔,追求你心中的梦想。

  可是现实却是如此残酷,即使有无数个青年同你一样,在对崭新的世界不懈地追求,即使有无数个诗人也在赞颂希望,即使那些麻木的人在渐渐苏醒,即使,即使……但那些坚固的腐朽之墙岂能让你轻易推翻?然而,一个有梦想的人怎么会被现实轻易地打倒?乌云遮不住你炽热的理想,狂风刮不走你坚定的信念,暴雨浇不熄你燃烧着的希望。所以,你没有放弃,也决不会绝望,你说我们可以像女神一样,即使共工与颛顼斗得你死我活,折天柱,绝地维,但是圣洁的女神仍旧在黑暗与混乱中执著地追求光明,执著地造了一个新的太阳,是的,一个新的太阳。那么中国,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不也可以这样吗?当它们变得更先进,更有生命力,就可以同太阳一样,把每一缕阳光洒在每一个黑暗的角落,让昏睡的人觉醒,让懦弱的人坚强,让绝望的人看见希望……

  五百年来的眼泪倾泻如瀑,五百年来的眼泪淋漓如烛。你放下手中的笔,似是看见了旧中国如同满五百岁的凤凰集香木自焚,然后在死灰中更生,新鲜、净朗、华美、芬芳,那火红的羽毛如同燃烧的火焰,绽放出中华民族最耀眼的光芒,那时的凤凰令群鸟惊叹,那时的中国令世界惊叹。你的脸上浮现出憧憬的微笑。你重又提起笔,在那首写满了新生的诗前,重重地写下了“凤凰涅盘”。

  女神读后感(三)

  “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按此鸟殆即中国所谓凤凰。”这是著名诗人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中的代表作《凤凰涅槃》的开篇语,亦是整首诗内容的概括。为作者谱写一曲时代的颂歌添就了激昂的音符。

  香木自古以来就是高洁、正直之士的象征。无论是屈原的“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还是郭沫若的“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飞来在丹穴山上。”香木,总是代表雅洁。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各种民主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诗人的心目中,旧中国就是这样“一切都要去了”的凤凰。——同样都是含弃旧我,追求新生。凤凰是集香木来烧尽自己那陈旧的躯体;而我们的中国,有无数爱国的进步人士前赴后继,有无数高尚的革命同胞携手相助,我们那个曾经落后、保守的中华民族,“在死灰中更生”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20103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