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经典《朝花夕拾》感悟800字10篇

关键词: 经典朝花夕拾感悟800字,朝花夕拾,感悟
美琪0 分享 时间:

大家有没有看过《朝花夕拾》这部作品呢?《朝花夕拾》原名是《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经典《朝花夕拾》感悟800字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2经典《朝花夕拾》感悟800字篇1

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童年,人皆有之。或幸福。或悲惨。可惜,我们不曾珍惜过它,长大了,领悟了,却已晚了——童年,渐行渐远。

曾经,鲁迅先生的童年,遇到过真诚善良的阿长,拥有一个严厉的父亲,更经历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趣味到乏味的生活。其中,他在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许多同学应该也和他一样对学习感到厌烦吧。而之前,鲁迅先生是多么自由自在:有植物,有动物相伴。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碧绿的菜畦……构成了一座小村庄——百草园。它很小,但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不用过于浮夸的语言,鲁迅先生便能演奏一支绿色的自然圆舞曲。而随着音乐响起的,还有我的回忆:活动课,我们寻找传说中的幸运草;美术课,我们放着自制的风筝;班会课,当了回小小推销员……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学习紧紧地束缚着。当然,也曾有过不悦、烦恼,但我们看得很轻,风一吹,就过去了,只是被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留下的,更多是美好的、快乐的。

长大后的鲁迅先生,不再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会害怕“美女蛇”,不会拔何首乌,更不会和闰土一起去瓜田刺猹了。他长大了……去日本留学了……遇到了敬爱的藤野先生,后来却弃医从文了……

过去,往往是美好的回忆;现在,却常是成堆的烦恼;未来,未知。

很多人都说过,活在当下。是这样的,时间无法倒流,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未来的却还未来,唯有珍惜现在,过好每一天,才是最好的选择。若每个人都永远活在过去,活在回忆,那一天将比一天更糟糕。过去的一年,我正是这样,总是想着小学那段美好的时光,导致这一年的心情都很糟糕。

从现在起,牢记:活在当下!不要忧郁了,不要永远紧握清晨的一缕阳光不放手。日出,日落,每天都会发生,明天,还有更加灿烂的阳光!

2022经典《朝花夕拾》感悟800字篇2

朝花夕拾,字面意义就是,早上的花晚上拾起,内在含义是朝年的事被暮年回忆。

与旧事重提这个名字相比,朝花夕拾更加生动,有趣,鲁迅先生称之为带露拆花。这是鲁迅先生他特意改的名字。

朝花夕拾的前十篇是鲁迅童年和少年时的事,以年少时自己的故事为背景,用犀利的文笔批判着封建社会的各种阴暗面。从迂腐的规矩到中医的无能,最后到24孝的负面,教育的愚昧和见外。中国的封建社会给鲁迅留下了一道道伤痕,这也许是鲁迅一直站在革命前线的原因之一吧。

先说说迂腐的规矩吧,懂得最多“麻烦”规矩的自然是阿长了,阿长懂得许多过年时的规矩:包括一起床就说:“恭喜恭喜!”然后再塞上一块冰冷的福橘……看得出,鲁迅从小就对这类规矩表现出反感和讨厌。那个时候,鲁迅也许会想着改变这个一成不变,死板的世界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父亲的病一定坚定了鲁迅的决心。

鲁迅的父亲得病后,换了几个愚医轮番“医治”,鲁迅的父亲终于不治身亡,于是鲁迅下定决心要“医人”。在鲁迅下定决心之后,他从百草堂学到三味书屋。后因特殊原因来到南京,进入了比较开放的雷电学堂,然后阴差阳错的得到了去日本留学的机会。

在鲁迅去仙台留学时,他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他的出现,改变了鲁迅的一生。

这位导师交给了鲁迅很多东西,就像冯卡门与钱学森一样,他也教会了鲁迅很多学习以外的,对待知识的态度,批判别人的勇气,等等等等。同样与冯卡门在黑板上写出再回二字一样,他——藤野先生在鲁迅过世后写出了《谨忆周树人君》这篇文章。

就这样,鲁迅在这位导师的帮助下,学习了很长时间,直到坐在全是中国人的教室里观看一次日俄战争的录像,录像中,身为间谍的中国人被日军抓住,然后枪毙。台下的中国人却高喊着万岁。这是鲁迅明白了,中国现在比起“医人”,更需要“医心”。

这是鲁迅决定回国,弃医从文,用言语医治了新一代中国人的心。而这一切都被记录在朝花夕拾的十章故事里。

2022经典《朝花夕拾》感悟800字篇3

著名作家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刚读完鲁迅的《朝花夕拾》,我对这句话深有感触。细品这本书,就像品一杯名茶,既苦涩,回味时却又十分香醇。

我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这是鲁迅先生唯一本散文集。它记述了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经历,也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往日亲友的怀念之情和对恩师的尊敬之情。从一个个故事里,我重温着鲁迅先生的成长故事,眼前也不知不觉出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令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藤野先生》这篇小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求学时的老师,他是一个日本人,他穿衣不拘小节,但对待工作却一丝不苟,而且他并没有因为鲁迅先生是中国人而歧视他。藤野先生在教导学生时一视同仁,他还希望鲁迅能将他所教的医术传到中国去,为中国人治病。他对鲁迅的影响非常大,藤野先生也是鲁迅先生成长过程中,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而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有一位对我影响十分大的人。她就是我的老师,每当我陷入困境沮丧时,她就会鼓励我,将我拉出困境。即使她现在已经不再教我了,但我永远都将她的谆谆教导铭记于心。

在这本书中,我不仅看到了鲁迅先生的往事,也看到了旧中国的弊端。鲁迅先生在抨击旧社会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一些劳动人民的惋惜与同情。忧国忧民的鲁迅先生立志要改变这种现状,他先是东渡日本学习,可是后来发现再高的医术也医治不了愚昧的中国人,所以他果断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他像一位战士在中国黑暗的大地上呐喊着,战斗着,用自己的文章来唤醒无数愚昧麻木的中国人。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是中国人永远值得骄傲和赞颂的一个民族战士,他的光辉形象永远代代相传。

这本书语言亲切感人,而且色彩纷呈。有的尖锐辛辣,有的质朴清新,有的精辟,有的机警……读它,我感觉到了生命的律动,亲临了鲁迅先生成长的地方,感受了真挚感人的悲情气氛,意识到了身为革命者肩上的重任,激发了我的爱国之情。

2022经典《朝花夕拾》感悟800字篇4

《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书的内容不过是十篇文章,断断续续的生活,不知是我的反应较为迟钝,还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太过深奥,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个长长的故事,记录了鲁迅的成长,而且记录的还不怎么仔细,断续的回忆吧。

《朝花夕拾》里的字字句句记录了鲁迅三十年来的经历,思想变化。我对鲁迅的了解也不过是课本里的几篇文章而已,现在通过这本书,也许我就能更了解鲁迅这个,在我国甚至是世界文学史都有着重要地位的人。

从这本书中,我读出了鲁迅那时的血气方刚,我读出了他的思想,我读出了鲁迅那内心深处的正义……顿时,一种景仰之情犹然而生,他就是哲学的化身!

我不是那个年代的人,所以现在我只能从那一个个的小字中,找寻那从前的年华,猜想那时人们的心境。

鲁迅的作品留给我们的只有凝思吧,思量着为何,但却永远不能体会,那书中人物的欢与乐,苦与痛。这种凝思也许就是回忆的引子吧,随鲁迅先生的回忆,也在记忆中慢慢找寻那些属于我们自己的珍贵的回忆。在鲁迅先生的引导之下,我的眼前所浮现的是我那懵懂无知的童年,伴随着那些另人啼笑皆非的记忆,我的嘴角不经意的上扬了起来。

一切的一切都在记忆中。记忆这个东西,实在讨厌,有些事,那么的美好,可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有些事,并不值得怀念,甚至令人反感,可是却在脑袋里记得请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的记忆是五彩缤纷的,千奇百怪的,记忆力的每一个人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记忆里的每一件事,只是让我们认清自己,必不可少的经验。人生被记忆搜存,每每发生,每每记住,到最后,大部分记忆也只是因为思绪的繁杂而被抛之脑后,所留下的也只是那震撼人心的。那些记忆百年后也只是随着自身的灭亡一同消逝罢了,泥土纷繁,扰乱了那原本清晰的脑海,百年后,当你们,我们,他们,都躺在这冰冷的土地上,又有什么舍弃不了的呢?或者,也可以同鲁迅先生一样,把自己的记忆化成文字,永远保存下来,可是,这些无用的记忆最后的下场也只有被人遗忘而已。因为我们的脑海是有限的,我们所能集注的东西也是有限的,所以,若是想自己烙印在后人的记忆中,只能奋发图强,做鲁迅先生那样的人,让我们的生命有价值,活的有意义,这样,即便是已离开了这世事,也有人会记住你,记住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过你这个人,如果你的到来不曾出现在任何人的记忆里,那你的的人生也是没有任何意义了。

我想,我的记忆中有着那些名人,因为他们给我的心以启迪,那么要想我留在他人的记忆中,就一定要活出我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我愿聆听鲁迅先生的记忆,因为他的记忆是我们整个中国的记忆,整个时代的记忆。

读《朝花夕拾》相信你一定不会后悔的。

2022经典《朝花夕拾》感悟800字篇5

晨花初绽,沐着五彩缤纷的日光婀娜多姿地摇曳,待到夕阳西下时分去拾取零落的花蕊。失了份妍丽与美艳,却增了份披着霞光的风韵。这是怎样的心境呢鲁迅先生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可是我不能够。便是此刻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消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

翻开书的扉页,让我随着这其中细致的描述和温馨的回忆,真挚的感情和理性的批判去浅尝缀在字里行间的记忆,怀想,留恋!字里行间的亲善温暖,如晨钟暮鼓时的守望,宁静而致远,安详而永恒。手捧《朝花夕拾》,感受着鲁迅先生对过往的温馨回忆,对那些人、那些事的深情怀念:儿时留下深刻印象的长妈妈,异国他乡给予真诚关怀的藤野先生,人生坎坷、结局令人扼腕的范爱农,以往无限神往的“百草园”。

不禁被鲁迅先生扑面而来的清新隽永气息所感染,这便是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吧。鲁迅,巴金曾说:“他的人格比他的作品更伟大。近二三十年来他正义的呼声响彻了中国的暗夜,在荆棘遍地的荒野中,他高举着思想的火炬,领导无数年轻人向着远远的一丝亮光前进。”诚然,我曾惊叹过鲁迅是“民族魂”,是以笔代戈的战士,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公仆。他的思想光辉也闪此刻他的文字当中,有着对旧社会的种种抨击。伪善的衍太太,医德败坏的庸医,都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孤独终老的长妈妈,绝望投湖的范爱农,也是黑暗腐朽的旧社会造成了他们的不幸。

钟响,茶凉,卷掩;合手,远眺,心忆。不禁忆起了自我的童年时光:我们曾拾贝壳,采冰花,编柳帽,吹柳笛,捕蜻蜓,吸花蜜。时光的扉页,刻满了我们以往童年的完美,旧时光亦是青葱年华的吻痕。尽管世界很大很大,时光的齿轮在不断耦合,但在我心灵一角仍倔强地蜷伏着童年不老的回忆。那时的浅浅笑意,那时的裙裾飘飘,那时的欢声絮语,那时的嗲声嗲气,不都是一朵朵艳丽的“朝花”吗可随着时间的曝晒和岁月的雨淋,如今已是落红满地,岁月的长矛啊,你就不能停止无情的杀伐吗?

夕阳西下,倦鸟还巢。一气呵成地读完这本书仍意犹未尽,如饮尽香茗后的清香久久在舌尖徜徉。阳光透过枝枝丫丫的树梢款款地将投影打在我的脸上,读后的思绪仍挥之不散。这是鲁迅的独特罢,在年老之后所写的回忆文章仍能窥探我的内心,不能不为之一动!

鲁迅的儿时生活早已被时光珍藏,而我们的童年时光亦渐行渐远。或留恋,或不舍,或向往,这都是我的有感而发罢!

待到夕阳西下,采撷一朵晨花,那是一段带露的旧时光;手捧《朝花夕拾》,坐在凉亭的木椅上,任春风梳理秀发,沏一盅香茗,与鲁迅一齐去回味一个人,一件事,一座城。怎不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呢?

205531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