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十八章读后感800字

关键词: 骆驼祥子十八章读后感800字,骆驼祥子,十八章
婕音0 分享 时间:

祥子善良纯朴,热爱劳动,身上具有骆驼般的积极性和韧性。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不干一切有违自己意愿的事。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骆驼祥子十八章读后感800字,方便大家学习。

骆驼祥子十八章读后感800字篇1

《骆驼祥子》讲述了旧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坎坷的生活遭遇,祥子正直向上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的人生,却屡屡受挫,最终从身体到灵魂上的堕落,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最初,祥子来到城市,渴望用自己的努力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他为了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拼命的赚钱,经过三年的省吃俭用,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新车。但痛快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祥子的车被官兵抢了去,他的理想第一次破灭。

后来大兵败仗,祥子逃出军营并牵走了三匹骆驼,以三十五块大洋把三皮骆驼卖给了一个老头,“骆驼祥子”的称号由此而来,祥子不甘失败打算买新车,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所有积蓄也被反动f的侦探骗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了。

后来,他娶了虎妞,用虎妞的钱买了车,本来这样过日子也好,可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不得不卖掉车料理虎妞的丧事。最终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终于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祥子自甘堕落,吃喝嫖赌,无一不做,成为了无耻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祥子没了理想,没了目标,没了干劲。他已经不能从那黑暗的环境中站起来,而是被堕落的环境腐化。祥子对世界充满敌意,他游戏生活,报复身边的人,欺骗利用朋友,变得奸诈无耻,堕落成城市的垃圾,留下悲哀的故事。

祥子的悲剧,是当时社会生活环境造成的,小说描写祥子的生活,真实的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堕落的丑恶面孔。当时连续不断的战争,让老百姓们穷困潦倒。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虽然充满激烈竞争但和平的社会中,没有战争,我们要学习祥子前几次的不断站起,不断为美好明天而奋斗,一个人追求理想的过程是困难重重的,需历经挫折,不能被困难打倒,意志始终要坚定,要勇往直前。

理想和现实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融合一起,却同时处于这个世界上。现实是复杂的,它不会为人的理想做改变,但人往往会为了现实将理想抛弃,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付出太多,要经历太多,坚持下去的人少之又少。祥子没能战胜现实、社会,终究被打败。

为了实现理想,我们必须适应这个社会,要有追求理想的资本,在社会中立住脚,才有资格去追求、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即使这样,最终也不一定会成功,像祥子那样能坚持那么长时间的人都只有悲伤的结局,我们能够实现理想么,所以我们必须更加坚定。

骆驼祥子十八章读后感800字篇2

三起三落的买车生涯造就了一个人力车夫祥子惨淡的人生。从一个自食其力、简简单单的低层市民向往着平淡的生活到最后对生活绝望以致沉沦悲剧的命运。不惊让人感慨万千。

第一次储钱买车——满怀激情

年轻的祥子充满活力,从早拉到晚,都不曾觉得累,因为一心想着储钱买自己的车。有了自己的车就可以自食其力,不用出车份,可以自由独立的拉。这是他最简单和朴实的愿望。一个从农村来的小伙子带着这个愿望并且仅靠自己的健魄的身体来到北平闯荡。心里没有邪念,满腔热情。一心想储钱的他心里却是充满爱心。他不抢老人的车,不逼顾客给多少钱,却只是简单的说瞧着给。他勤劳、节俭,即使生病也不舍得花钱买药。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心地善良纯朴的劳动人民形象。经过三年的奔波和努力,他终于储够了买车的钱。他买了一辆属于他自己的车。他把这天当做他的生日来庆祝。有点傻却让人觉得很实在。他是如此的欢喜,只是好景并不长,拉了半年的车,在一次外出拉车的路上,碰到了十几个兵。他连人带车被兵给捉去了。他的梦想落空了。花了三年的时间辛辛苦苦才买到的车就这样没了。他侥幸从军阀部队逃回北京,途中卖掉了他从死亡线牵回来的骆驼,也是他的小名骆驼祥子的由来。

第二次买车——努力辛酸

逃回北京的祥子再一次振作起来为买车奋斗。只是现在的他心灵已经受到一点扭曲。他不在讲究体面,因为他恨那些抢了他车的官兵。所以他要更努力的储钱,亲自看着他的钱一个一个得放进他的储钱罐才踏实。他的思想也是非常的落后和木讷,他不像也不敢像高妈那样放高利贷,因为他害怕一去不复返,所以拼命的抢座积钱,十足像一匹劳累的马不停的奔波。当他快要接近目标时,生活又在一次跟他开玩笑,拼命辛苦努力储的钱却轻而易举的被孙侦探勒索一空。他恨绝望,用一种欲哭无泪的表情吼了一句“我招谁惹谁了我”尽显无奈和辛酸。当一个人的希望以次次落空的时候,心灵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尤其对于现代人来说,忍受不了那种折磨,也因此能理解祥子那种心里的苍凉和悲剧。

第三次买车——无奈

他和虎妞结婚是逼不得已。虎妞无论是在肉体还是在精神上对祥子来说都是一种更大的伤害和折磨。而虎妞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悲剧。由于自私的父亲而断送自己美好的青春,因而产生了变态的心理。却希望从健壮的祥子身上来夺取。不肯安逸劳动的她当然是不肯过着那种穷苦的日子。好吃懒惰的她把金钱管住了,这让祥子觉得很渺茫,所以她对祥子来说只能是给祥子一生带来更大的悲剧。祥子用她的钱买了第三两车,但即使这样对祥子也不能带来什么好运气。当虎妞难产死后,他不得不把车再次卖了。也因此他再一次一无所有。

最后,当他通过好心的曹先生的见解之后(事实上我一直对曹先生这个身份表示怀疑。他真的是很好心吗?如果他恨好心的话那为什么当祥子的钱因为他被勒索而为什么不还一部分给祥子。并且当祥子想开口像他要补偿的时候嘴巴被他封了。使得祥子无法开口向他要钱。这点我很怀疑)祥子把希望寄托在妓女小福子身上,而当他得知她死后,他所有的理想、信念和对生活再一次涌起的一点点希望在这一刻全部倒塌。他彻底绝望了。以致后来的他也开始享受生活,开始沉沦,开始学着省力。捡别人的烟头,被打骂也毫无反应。因为这时的他只是一个人,而并没有心。一个心地善良的市民就这样被社会、生活、当然还有一点麻木的思想而迫害了。

整篇小说给人的感觉是很辛酸,同时对祥子的一生又感到非常的同情。赤裸裸的展示了一个北平底层市民的心路过程。在他的言行和命运中,透露了生命的怜悯和悲伤。

我同情祥子的同时,也似乎感到一点不可言传的滋味。即使在现在这样和平的年代,农民要赚钱也非常的不容易,用现在的农民的话来说,少一分力气钱也无法进入口袋里。从小到大,我也干了很多苦力活,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能真切的感受到祥子那种生活的艰辛。没有谁生下来就是百万富翁,注定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赚钱,自食其力,然后好好的活着。

骆驼祥子十八章读后感800字篇3

老舍先生的这本书《骆驼祥子》所介绍的祥子并不是一只骆驼,而是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骆驼”不过只是一个外号罢了。

老舍先生是近代著名作家,他是平民出身,他从小就是在老北京的大杂院里长大的,从小就接触小商人、小手工业者、人力车夫、旧艺人等下层平民,熟悉他们的生活和心理。所以才写出了这样的名作,仿佛祥子发生的事,都是他所见到过的,都会有亲身的体验,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

祥子来自农村,他很老实,健壮,坚韧,如同骆驼一般。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里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希望能凭自己的力量挣钱吃饭。他最大的梦想不过只是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以免在受到车厂老板的盘剥。可是即使他愿望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他的希望还是一次又一次的被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他逐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到小说的最后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小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一匹行尸走肉。

211831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