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读后感700字
呼啸山庄它讲述了在一座山上的一个山庄里的故事。弃婴赫斯克莱夫在山庄里长大,却因为心爱的人要出嫁而远走他乡。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呼啸山庄读后感700字,方便大家学习。
呼啸山庄读后感700字篇1
《呼啸山庄》作为一部英国古典文学名著,和其它十九世纪初女作家的作品一样,充满温文尔雅的贵族气派,弥漫着浪漫温馨的庄园气息,带着典雅和小资品位,展示着俊男靓女的谈清说爱。这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情趣,传递着绅士和淑女理应准循的爱情原则。象奥斯丁,象夏洛蒂.勃郎特的作品,都是美好而幽雅,但或多或少,我觉得有那么一点乏味。
可是,《呼啸山庄》却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或者说,它不仅超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观念和欣赏水平,即使在今天,评论家也将它作为蕴藏着无数谜团,出自天才之手的世纪经典。
它完全不同于十九世纪初的大众文学,在《呼啸山庄》中,你看不到浪漫的品味和高尚的生活,看不到阳光、草坪、洋伞和咖啡,看不到值得效仿的得体举止,也无法领略英国贵族特有的典雅气质。相反,你只看到狂风肆虐下的荒凉原野,只看到因压迫和虐待导致的刻骨仇恨,只看到跨越生死、超越天地的激情,只看到人性的撕裂、堕落和冰冻……。
这就是《呼啸山庄》,爱和恨极端对立,又统一和谐;这就是《呼啸山庄》,象一把利剑,直接刺穿人性的本质。
关于这样一部作品,可以领悟地实在是太多太多,但是,正如一名翻译家所言,许多人在看过第一遍后,就再也没有勇气看第二遍。我也是如此,每次阅读,都会害怕深陷激情而无法自拔,害怕被那源于生命、连死亡都无法宽恕的爱燃烧殆尽。
这就是小说最奇特、最神秘、最激动人心的内核——爱与恨的纠缠反复。克厉夫和凯瑟琳的爱,爱到彼此的灵魂合二为一,感受彼此的痛苦和欢欣,承担彼此的灵魂和生命;克厉夫和凯瑟琳的恨,恨到宁愿死后也不得安宁,在彼此纠缠、彼此折磨中期待团聚。
很难想象一个十九世纪终身未婚,保守、内向、沉默寡言的女性会写下如此惊世骇俗的爱情宣言。难怪自小说问世以来就倍受争议:在女作家活着的时候,恶评如潮、骂声不绝;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却被评论界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十部作品之一。
小说之所以被不断争论的关键,就在于男主人公克厉夫的角色定位。这是一个内心阴暗狂野,耍尽手段报复世界的魔鬼。
他从出场就是个被欧肖家收养的,没有来历的街边叫花子,在老主人去世后受到凯瑟琳兄长亨得利的长期虐待和压迫,性格扭曲变态,仇视人类,甚至仇视世界。在他得知深爱的凯瑟琳嫌弃他而选择嫁给富有贵族林顿后,愤然离家出走,三年后重返呼啸山庄,开始了邪恶的复仇计划。最终,他用龌龊卑鄙的手段毁灭了两个家族,用上一代的恩怨惩罚下一代的生活,在这片野风肆虐的平原上,把所有人的心冰封。
用原著中一句话来形容克厉夫的人格最为贴切:“克厉夫先生他可是个人?如果是人,他可是疯了?如果不是,他可是个魔鬼?”
呼啸山庄读后感700字篇2
《呼啸山庄》,唯一一部有着永久艺术魅力的光辉作品。它是一部完全不同于当时流行的作品,他没有经过城市的熏陶和浸染,是完全用山乡荒原的自然协调绘成的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湮没的杰出作品。
我用了我一个星期多的时间看完了《呼啸山庄》。合上书,不禁惊叹,这个久居深山,几乎从不和外界接触的未婚女子怎么能写出爱的如此深刻,恨的如此入骨的小说呢?这个一生都活在不幸的世界中,孤独凄凉,没有笑声,没有朋友的女子,怎么能写成这样一部富有独创性和超前性的伟大作品呢?其实不管怎么样,不管是因为什么这部极其富有内涵的奇书,已经可以让我们领悟到很多很多人生的真谛了!
《呼啸山庄》到底凭借什么成为了一部不朽之作呢?首先它没有受到城市里大众化的影响和控制,完全描绘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山村荒野的景象。使人们领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故事中的主人公都保留着原始的性格:爱起来不顾一切,恨起来不计后果。这一切的一切在我们这些长期受到传统礼仪的约束的人们看来就显得非常特别,非常有新鲜感。有人说《呼啸山庄》是“人间情爱最宏伟的史诗”要我说这都要归功于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极丰富想象力;极强烈的激情;极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她那把主题升华的才华和能力。我认为这些也就是为什么《呼啸山庄》能如此畅销的原因了。
当我回味着这本书的深刻内涵和本质时,我发现在《呼啸山庄》中我学到了许许多多,其中另我感触最深的是它教会了我保持人性的尊严和心灵的自由。无论我们面临着多么严峻的挑战或是多么残酷的考验,我们都应该向往自由。
这就是我读完《呼啸山庄》的感悟。
呼啸山庄读后感700字篇3
这是一本可怕的书!书里的主人公让我毛骨悚然。在我还不知道他是怎么变得怎么可怕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可怕的人物了。
爱是什么?我无法从希刺克厉夫身上得到满意的答复,也无法从凯瑟琳那里得到正确的答案。“在这个世界上,我的的悲痛就是希刺克厉夫的悲痛,而且我从一开始就注意并且感受到了。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的思念。如果别的一切都毁灭了,而他还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如果别的一切都留下来了,而他却毁灭了,这个世界对于我将成为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多么深切的真情告白!可是为了身份,为了物质,为了虚荣凯瑟琳不顾希刺克厉夫的感受自以为是地背叛了他,还天真地以为可以利用丈夫的名誉和地位、财富来帮助并提升希刺克厉夫。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爱啊!
也许,希刺克厉夫就是从哪一刻开始变的吧。世界除了恨和占有,再也没有别的颜色,为了报复、漠视一切,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只有利用和虐待,再也没有多余的感情。
不该死的死了,该死的也死了,想占有的都占为己有了。一直背负的仇恨痛快地报复了。那一刻,我想希刺克厉夫是无法承受生命之轻了。凯瑟琳的离去,仇恨的长期占据使他失去了快乐的功能!当他看到他所要报复的两家人的孩子在他的眼皮底下戏剧性的幸福快乐地结合在一起时,他彻底地崩溃了!他要算计的是什么?他要毁灭的又是什么?最后一无所有的又是谁?恩萧家有儿子哈里顿在他魔鬼般的教育下健康地成人,林顿家有女儿凯蒂在他恶魔般的虐待下也找到了快乐。而他希刺克厉夫得到了什么?死,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是幸福的归宿。
有多少爱就有多少恨!
小凯瑟琳是最有温度的人。是她抚去我心中对这本书的寒颤,我愿意看到她得回属于她的一切,包括和哈里顿的幸福!
这是世界名著,如果再次欣赏我会选择在自己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如果是晚上,必须是灯火通明,家人都在;如果是白天也必须要选在有外界声音干扰的时候。我害怕这种被仇恨、恶毒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世界是可怕的,世界是美好的!
呼啸山庄读后感700字篇4
“我爱他并不是因为他长得漂亮,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凯瑟琳“你就算一刻不停的爱,爱上80年,也不抵我一天的爱。”——希思克里利夫对林顿如是说一个爱得死去活来故事对人确实有极大的吸引力,不过我并不是来赞颂这个炽热癫狂的爱情的,它并不能引起我的欣赏。也许我不是一个完美的浪漫主义者,因为有人说完美的浪漫主义者通常都会对敢爱敢恨的希思克里夫给予赞赏和同情,反之,那些理智的现实主义者则不会。看来在这件事儿上,我是当不了文人欣赏的完美的浪漫主义者了。不过也无妨,让我们来啃啃,希思克里夫和凯瑟琳这对佳人的陈年往事。一个是白人堆里的吉普赛孤儿,聪颖又隐忍乖戾,其貌不扬又粗鲁孤僻,长于谋计;一个是庄园的富贵公主,自私虚伪,工于心计,他们的爱就是对另一个自己的爱。我们都渴望能有一个柏拉图式的灵魂伴侣,他们,确实可以称之为灵魂的伴侣,只是当这两个极其不健全的灵魂相爱时,却也只是一个悲剧的开始。当凯瑟琳因为身份差距,选择深爱着她而她却不爱的林顿时,他们的相爱有了新的转折。凯瑟琳无法放弃自己的尊贵的身份去和一个粗俗野蛮的吉普赛人在一起,而希思克里夫也无法挽回凯瑟琳,只是他把失去凯瑟琳的恨发泄在林顿身上。若真要论起恨来,他也只能恨凯瑟琳,然而凯瑟琳不过只是另一个翻版的自己,所以无辜的林顿就这样陷入他们之间的爱情纠葛中。可怜的林顿爱上这样的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