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

关键词: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婕音0 分享 时间:

也许故事的结局不完美,也许有些苦涩与苦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在用一生来挽回。我总认为哈桑太傻,太宽容了。他总是在帮助阿米尔,原谅阿米尔的一切错误。可是,细想,他只是阿米尔的仆人,不应该有那么多的抱怨,他唯一能做的只是让阿米尔不受到伤害。正如哈桑离开时对他说的:“为你,千千万遍。”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这本书的一句经典名言。现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人不敢面对自己的言行,总是在逃避,逃避他们的错误,逃避所有对其他人造成的伤害。但是想要改变这样的结局,我们只有勇于承担。才会改变现状。

风筝,这本书的主线,是亲情,是爱情,是友情,是正直,是善良,是诚实,是人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追到,才能是健全的人。

曾经那个人愿为我千千万万次捡风筝的人已经逝去,人生中错过了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放飞风筝的那一刻,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过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篇4

当我看到《追风筝的人》这个书名,引发了我无限的联想。又看到它的封面——黄昏的天空。层层斑驳彩云中有一片通透的湛蓝天空,似乎把人带到更深更广远的国际。一只拖着长长尾巴的风筝在余晖中翩然起舞。这是一个梦啊!由于一个书名,由于一个梦境,我买下了它。而事实证明我这次的决定是对的。

从翻开这本书开端,一向就觉得故事中隐藏着让人透不过气的伤心,整篇小说都是以一种压抑的感受写的。湛蓝的天空中,飘荡着五颜六色的风筝,每一只风筝线的尽头都有一个英勇的斗士。当然,一切的风筝要在天空中进行决战,就像一场隆重的奋斗,你有必要要把你周围一切的敌人消除光,你才干变成成功,相同,你有必要把你走位的风筝都打败,你才会变成万种注目和赞赏的焦点,那样会有无限的荣誉和亮光集聚你一身,这在我看来,是一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或许游戏,但在阿米尔那个时候,这对他来说具有着无尚的重要性,由于爸爸,由于父爱,他只有经过这么才干取得爸爸的赞许和笑脸,不再是唾弃的眼光,他迫切需要着!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篇5

许多一般的书在你看后不久便会渐渐地忘却,但好书不会,好书如一杯香醇的咖啡,充满香和苦,甜和涩。

令我至今为之震撼的还是《追风筝的人》。这篇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在阿富汗战争背景下,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的故事。

这个故事真是五味杂陈。爱,恨,恐惧,忏悔,救赎……都如丝一般,交织于这惊世之作中。

故事中的阿米尔和父亲都是两个痛苦的人。其实,哈桑是父亲与仆人阿里的妻子所生的私生子(这件事哈桑到死都不知道),但在阿里带着哈桑出走时,父亲连儿子都不敢认(为了名声)。他为此深深忏悔。为了达到自我的救赎,他做了许多善事:开设蓄孤院,帮助他人……但最终患肺癌而死。

主人公阿米尔则为他十二岁时那件懦弱的事而忏悔。他看着坏蛋阿塞夫和几个人在欺凌哈桑却不敢上前。但为了自我救赎,他做出了比他父亲更勇敢的决定,在三十年后,深入“塔利班”恐怖组织,从头目阿塞夫手中夺回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有的人说阿米尔和父亲怯弱,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们有忏悔,有救赎的勇气……

哈桑,风筝;父亲,风筝;索拉博,风筝。阿米尔便是“追风筝的人”。

他(阿米尔),目睹哈桑被阿塞夫欺凌却远远观望;他,因犯错冻结他与父亲之间的感情;他,因一些作为失去了索拉博的信任;他,因没有勇气,而不敢上前去找索拉娅……阿米尔的一生中要追的风筝实在太多。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好书《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参照

2022追风筝的人600字读后感大全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600字心得

初中《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范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400字

追风筝的人300字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4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700字范文

精选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的600字

221316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