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初中读后感(2)
阿米尔回到了阿富汗,去救哈桑的孩子索拉博,曾经富饶美丽的家乡喀布尔如今到处都是断壁残垣,街上都是尸体、乞丐和残疾人,人们为了给家人买吃的而卖掉自己的腿。阿米尔回到了小时候与哈桑刻下字的地方,“阿米尔和哈桑,是喀布尔的统治者”树上的字犹在,就好像哈桑和当初一样,一直支持着阿米尔一样,给了他勇气。索拉博被当地的一个塔利班头目带走,索拉博被塔利班装扮成女孩,逼他跳舞,受尽屈辱,阿米尔找到头目,那人就是拉塞夫,曾经侮辱哈桑的人。拉塞夫认出了阿米尔,并不停殴打他,就在此时索拉博和哈桑一样勇敢,用弹弓打瞎了拉塞夫,使得他们两个成功逃了出来。
阿米尔带着索拉博回到了美国,与自己的家人共同生活,然而索拉博经历了战争的创伤,痊愈需时,故事的结尾是阿米尔带着索拉博放风筝,成功割下了别人的风筝,为索拉博追风筝,“为你,千千万万遍”,虽然哈桑不在了,可是看到索拉博得到幸福,与他小时候一样能快乐地放飞风筝、追逐风筝,就是最大的安慰了。风筝是幸福的时光,即使会一去不返,使人生充满坎坷和磨难,但是每个人都不应放弃追逐,只要脚步不停,一直向着希望的方向狂奔,幸福就一定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也是每个人成为好人的路。
父亲,用自己的善意和对穷人的热心帮助来救赎自己,减轻自己的罪过;而儿子最初却打算用逃避,遗忘来求得心灵的慰藉,这一味逃避的做法终究是无用的。要走上一条善人的路,终究是要还的,罪过,终究是要救赎的。正像当初哈桑不顾一切为阿米尔挺身而出,为阿米尔,千千万万遍一样;几十年后的当下,阿米尔要为了索拉博不顾一切,在所不惜,这是他欠下的债,终究,是要还的。而当他为了索拉博奋不顾身,与阿塞夫赤手相搏之时,阿米尔才得到一种久违的释放,久违的轻松。这便是救赎的力量。当他,阿米尔,为索拉博,千千万万遍,就像当初哈桑为他千千万万遍时,故事有了圆满的结局。罪过得到了救赎。
风筝依旧飞着,只是追风筝的人与放风筝的人有所不同。当年别人为他追风筝,而今他为别人追风筝;当年别人为他千千万万遍,而今他为别人千千万万遍。这不是因果,却是轮回;不是罪过,却是救赎,这,才是焕发着爱之光芒的人性的光辉。
那曾经的罪过,随着风筝的翱翔,放逐天际,而握在手里的,是爱与救赎。
追风筝的人初中读后感篇4
我想在这个时候来回忆两个男孩的故事。阿米尔放一只有玻璃屑的巨大菱形风筝,哈桑咧着兔唇在后方傻笑着追,天真正直得没有一点瑕疵。一场风筝比赛过后,哈桑为给阿米尔逐回落下的风筝,受到了几个孩子的殴打,而阿米尔却因为胆小而留下了一生的悔恨。阿米尔明白哈桑受到的精神与肉体上的凌辱全然是为了保护自己——阿米尔少爷,而那个躲在墙后的性格懦弱的少爷是注定不会上前帮忙的。阿米尔感受到了良心上的巨大折磨。痛苦万分之下,他用不光彩的手段逼走了哈桑一家。这一别就是二十多年。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他鼓起勇气,回到故乡,在残酷现实中,找到了老朋友,在得知惊人秘密后,面临的却是更大的痛苦与更艰难的抉择。他赎罪般的努力,最终令人感动的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
我想说的这两个男孩是《追风筝的人》一书中的两个主人公——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他们就这样活在了我的心中,尽管种族不同、地位悬殊,少年的心是贴在一起一同跳动的。从阿米尔离开阿富汗到美国,他就开始不断地成长。父亲权威的轻易堕落,父亲的不治之症,哈桑的噩耗……一个一个的灾难在阿米尔年轻的心上发生着,磨砺着他向着更坚强的方向努力生长。而在成长路上,他拥有的是接受一切沧桑的巨大勇气。只有拥有这,才会对苦难不再彷徨,不再迷惘,才会对大是大非有所触动,会对任何美好有所发现。这两个男孩,终是在人生的最后岁月,学会了原谅,完成了救赎。
我羡慕他们的友情,可我认为做好自己,即使现在没有玩伴也不必感到孤寂,现在的我多么想拥有一颗明澈的宽容之心。生活中小小的不如意都会引起我心头不快:父辈的多话,被我理解为无聊;他人的个性,被我理解为张狂;微信朋友圈的分享,被我理解为虚荣。我眼中的世界曾被蒙上灰色的纱罩。读完这两个男孩的故事后,我想我缺少的就是这种沧桑,对世界的理解顿时发生了改变:父辈的多话是为了调剂平淡的生活,更是为了融洽亲子关系;他人的个性与朋友圈的分享都是别人自己做出的选择,这些都是谈不上对与错的,与其背地里生出不满,不如坦然接受。在阅读《追风筝的人》一书的同时,我的世界观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年少的我不一定经历过大风大浪,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支持走自己的路。可书中的经历是如此宝贵,值得学习与借鉴。我一路上都在成长,在身体长高长壮的同时,为人处世也应该带上历经沧桑后的谦逊平和,阿米尔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对眼前人的珍惜与理解。他人是好是坏不由我决定,我应当好好把握这一份沧桑与宽容之心,望向世界的眼神从此便格外明亮。成长路上,这两个男孩影响着我。有你们,真好!
追风筝的人初中读后感篇5
从我们诞生的一刻起,从我们踏上人生旅途的一刻起,我们开始选择。那些无穷的选择将会与你一起走向漫长的人生道路。
就像追风筝的人一样,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漂亮的风筝,它有时是理想,有时是希望,有时也是人格。我们既然选择了它,便要无悔地去追,追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判断负责,否则,它将会成为终生的遗憾、悔过,即便是自责,也无法弥补,只有加倍的去补偿,去赎罪。
在《追风筝的人》种,讲述了一位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一起长大的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一次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当时阿米尔选择了逃跑,在事后令他感到痛苦,他逼走了哈桑……成年后的他无法原谅自己当时的背叛,再度踏上故乡,希望为好友尽最后一点力,但在同时,他发现一个谎言,儿时恶梦再度重演,阿米尔做出了重大的选择……
背叛往往是一瞬间的决定,但救赎却是一条漫长的路。两者之间通常会夹杂着一个词:后悔。因为过去的永远都是过去,无论如何也无法挽救,所以后悔就是人心灵上的一种责怪。
当今社会,在追求进步,在追求人上人的同时,我们也会迷茫,迷茫着四周,我们该去做什么?该如何面对不断的选择?该怎样在选择中让自己的心灵无悔?一个左右为难的选择,在一瞬间的决定中已经决定了自我的命运,但在同时,一个小小的转折也将再次改变命运,这是一条能从背叛再次踏上好人的路,也是一个加以补偿的办法。但这种机遇并不多,重要的是对自我选择的无悔。
风筝只有一只,勇敢的追吧,去追回自己的理想!但也不要忘记,面对偶遇的选择,不要愧对人格,让心灵无悔!
追风筝的人初中读后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