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四十回的读后感700字

关键词: 西游记四十回的读后感700字,西游记,四十回
婕音0 分享 时间: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降伏妖魔、西天取经的故事。作者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西游记四十回的读后感700字,方便大家学习。

西游记四十回的读后感700字篇1

《西游记》最主要讲的是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在师徒四人里,也许让你印象最深的是孙悟空,它从一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小猴子到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再被如来困在五行山脚下,最后被唐僧解救,并通过取经之路修成正果。生活中也有相同的例子:我们像孙悟空,一只不懂事面的小猴子;老师像唐僧,一心为孙悟空着想;妈妈像沙僧,一直为我们加油;爸爸像猪八戒,虽然会和我但还是容易被女妖勾去。取经路像生活一样有喜怒哀乐,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能达到目的地,不管它有多遥远。

我在看《西游记》的时候并不知道唐僧是真有其人的。

在那时,他已经是一位高僧了,他可不叫唐三藏,而是唐玄藏。当他提出要取经时,唐朝皇帝李世明很赞同他,于是他就偷偷出了国界(当时打仗,出国界被发现会被当成间谍杀头)。有一天,他路过一个地方叫白墩子,墩子旁就是八百里无人的沙漠。为什么这人白墩子有人守呢?因为墩子后有一个小水池,小水池里的水很干净,水可以印出蓝天可以直接喝。只要守住水,不管再大的军队也会被渴死。唐玄藏因为带的水全喝光了,刚好路过白墩子,到了晚上想去偷水喝,结果被抓住了。他们问唐玄藏是什么人,唐玄藏说自己是唐朝取经的和尚。正好,他们的总指挥官是唐玄藏的铁杆粉丝。唐玄藏非但没有被杀头,指挥官还为他准备了充足的粮食和水,并给他指点路线,告诉哪里有军队。而这只是取经路上一颗小米粒大小的事情,唐玄藏所受的苦是平常人所不知道的,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不怕艰难勇敢向前的精神。

虽然现在没有取经之路,但我的学习过程中也有类似的困难。比如考试考95分以上,身为差生的我根本是不可能的。但妈妈送了我一个妙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整理错题。口算正确率低怎么办,“多多练习、每页最多只错一个最好不错,如果错一个以上再做一页”爸爸对我说。听写错太多太多怎么办,自称超级无敌爸爸对我说过“首先把课文背下来,再看看重点词。把整篇课文默写下来,这就万事大吉啦。

在我们的“取经之路”上有困难和艰难,我们只要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一直走下去,总会达到目的。

西游记四十回的读后感700字篇2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耳畔总会响起这熟悉的旋律。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西游记》时都会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唐僧_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_正义大胆、本领高超,猪八戒_贪财好色,憨态可掬,沙僧_心地善良、安于天命;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但在我看来,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戏之作”,是一个单纯的神话世界。我在读这本小说时常常有一种共鸣感,想必这是我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而孙悟空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破土而出,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自称为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虽然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受约束的世界包围着我们,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变得广阔而舒坦,让它能够自由的生活。

而在《西游记》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我最敬佩的还是他知恩图报,宽宏大量的高尚品质了。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想孙悟空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五百年前他大闹天空后被如来佛压在了五行山下,唐三藏只是撕去了符咒,让孙悟空重获自由罢了。就这点微不足道的恩情,他竟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途中,他斩妖除魔,明察秋毫,为了唐僧有时竟舍命相救,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孙悟空知恩图报的精神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他宽宏大量的精神更是至高无尚的。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在取经途中,孙悟空多次为师父排忧解难,唐僧却毫不领情,多次把他逐出师门,但孙悟空不计前嫌,一次次宽容师父,定要坚守在师父身边。

《西游记》的故事不仅有趣,还深深蕴含着一些道理:任何事一开始总是非常艰难的,但只要能树立信心和勇气,经过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

西游记四十回的读后感700字篇3

读过富含军事策略的《三国演义》,仰慕过行侠仗义绿林好汉的《水浒传》,欣赏过初读时“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后时尝到一个家族的兴亡衰盛的《红楼梦》……可最使我百读不厌,爱不释手的非属那曲折惊险的《西游记》不可。?

说起《西游记》大家肯定不会陌生,那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那好吃懒做的猪悟能等形象便浮现在我们眼前。

大英雄孙悟空手持金箍棒,号称“齐天大圣”,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靠他那出神入化的七十二变和明辨是非的火眼金睛让师徒四人多次死里逃生,还有他那个倔脾气,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也宁死不屈,他那精神是我们男子汉的楷模,更是我的偶像。别看三徒弟沙僧长得凶神恶煞,其实内心可善良着呢!整天“扁担不离肩,行李不离手”假如没有他这个为师兄化解矛盾的老好人和事佬,这取经路上不知要经过多少破折啊!猪八戒是我心中的猪悟能、猪呆子,抛开他长得猪头猪脑,笨的可怜不说。还经常在师傅面前诽谤别人,师傅赶走孙悟空都与他脱不了干系,更可恨的他还是一个好色之徒,他的前世天蓬元帅就是因调戏嫦娥而被贬下界的,他的一生只爱三件东西:吃、睡、女人。怎么样?可耻吧!这三位的师傅唐僧那才叫一个榆木疙瘩,看他长得一表人才,又那么慈悲善良,但他太执迷不悟、愚昧无知。话说《三打白骨精》那回,孙悟空忍着紧箍咒的疼痛保护他,而他不领情,竟毫不含糊地将悟空赶回花果山。气得我直咬牙,破口大骂:“你的脑子被驴踢了还是进水生锈了,竟这么不近情理,笨蛋!”这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郭沫若和毛泽东看《三打白骨精》时,郭沫若这样评价唐僧: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千刀万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而毛泽东则认为:僧是愚民有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

笔落至此,仔细想想:猪八戒很现实;沙僧忠厚老实;孙悟空智勇双全;唐僧慈悲怜悯、执迷不悟。读了《西游记》,我感想颇多:不论是生活中,学习中,我们一定像孙悟空那样足智多谋不畏艰险,要像沙僧那样忠厚、踏实能干,忠心耿耿。而不要像唐僧那样优柔寡断、愚昧无知。更不要像猪八戒那样好逸恶劳,讽刺、诽谤别人。

222936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