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十三章读后感700字
法布尔是过昆虫学家,他用了几十年时间,深入昆虫世界,写了一部非常有名的《昆虫记》。这部作品充满了爱之情,以及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昆虫记十三章读后感700字,方便大家学习。
昆虫记十三章读后感700字篇1
《昆虫记》是着名的科学家法布尔的作品,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它深深的迷住了。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知道了青竹峰的巢住在潮湿的泥土下;螳螂的天敌是个头最小的蚂蚁;狼蛛在蜘蛛中毒性最大的,人们被它咬后会失去知觉,小动物被它咬后就会立即死去等,还有好多我没听过名字的昆虫。
法布尔总是珍惜每一个生命,哪怕是很微小的生命,他也从不杀死它们。昆虫和我们人类一样,也会有自己可爱的小宝宝,它也有自己的家,各有各的本领,只不过它们不会说话。
昆虫的世界真奇妙啊!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还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甚至比人类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的话,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是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怎么样?动物们够聪明吧!
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不过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课的路上,我发现了一队蚂蚁正在搬食物,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窝里,然后原路返回,再搬。这次我虽然仔细观察了,但这是对我感兴趣的事。现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这是我读完《昆虫记》后,深刻体会到的。
昆虫记十三章读后感700字篇2
有人喜爱《三国演义》;有人喜爱《格林童话》;也有人喜爱《一千零一夜》;但我更喜爱《昆虫记》。
从小我就喜欢植物、动物,尤其喜爱小昆虫。有一次我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昆虫记》,我高兴极了!我拿起书迫不及待地打开一页、两页,狼吞虎咽地读着,连生日都忘记了。
看完了《昆虫记》,我知道了大自然的奇妙。原来昆虫世界里还有很多不可思议、令人惊讶的事。我原以为每个昆虫的妈妈都会抚养自己的孩子。没想到螳螂妈妈生完宝宝就离家出走,就再也没回来。它连一次都没有回来瞅瞅自己的宝宝,真是个狠心的妈!一点责任心都没有!在生活中,要是我们的父母也像螳螂妈妈一样,那孩子没钱吃饭,没人抚养,岂不成孤儿了?所以父母们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父母,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螳螂宝宝从小就独自生活,相比之下,我每天有父母的呵护,还有其他长辈的疼爱,我的生活真是无比幸福。在这段幸福的日子里,我要好好珍惜,刻苦学习,享受生活。
我以为带着美丽的光芒,在夜空中为人们带来光明的萤火虫只吃植物,没想到它却是一只残忍的昆虫。它首先找到它的食物——蜗牛,然后把它随身携带的小兵器——两颗獠牙,迅速抽出来,向蜗牛注射毒素,再用一种特殊消化液把肉汤液化。可见它是多么残忍啊!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睁开雪亮的眼睛,千万不要被美丽的外表所迷惑。
我觉得蜘蛛织一个网应该很简单,可是看了《昆虫记》后,我发现织一个网谈何容易!只见小蜘蛛从嘴里慢慢地吐出白色的细丝,然后从墙角这边爬到墙角那边,好不容易织好第一根线,可是风一吹,“嘣”的一声线断了,然后它又一次这样织起来,不到一半线又断了。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织啊织,终于把一张网织出来了。小蜘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使我感动了。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小蜘蛛那不怕困难、顽强学习的精神。
昆虫记十三章读后感700字篇3
他倾尽一生,只为观察虫子的一生;他观察虫子的时间里鲜为人知,甚至他发表了著名的《昆虫记》后才一炮成名。
没错,这个人就是科学界诗人,被雨果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的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
而他的《昆虫记》却为后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今虫子的世界。其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了无数努力。
该书多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绿色蝈蝈比作了歌手,又将其遇上比它大很多的蚕勇猛搏斗时比和勇士。红蚂蚁全靠记忆回家,但一旦放在了陌生的地方,便完全认不清回家的路等等。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方一个贫穷农民家中,之后在15岁时进入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教了几年初中数学便辞职,用积蓄专门研究昆虫的世界,帮助人们叩开了神秘的昆虫世界的大门,从而《昆虫记》问世。
法布尔说:“你们研究的是死亡,而我研究的是生命。”的确,他虽目的为了解昆虫世界,却不像其他的昆虫学家那样,将昆虫开膛破肚……而是走进昆虫世界,与昆虫互动,比起昆虫学家,他更像是昆虫的朋友,从未伤害过它们。
这些内容既表达了作者对作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与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更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精神。
回望法布尔的昆虫世界,展望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突然发现虫子的世界与人类的世界是何等的相似!在昆虫世界里,也有贪婪与自私存在,但也不乏和睦,团结等本该人才具有的优秀品质。某种意义上讲,《昆虫记》就像一面镜子,在我们阅读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其实在看人类的社会!难怪巴金所说:“《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为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读完《昆虫记》,我小有感慨。我们应该具有法布尔这样细致入微的科学探索精神,但必须要先保持自然的完整与活力,不停探索是必须的,但不能忘了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