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6读后感300字(2)
#843717西游记的6读后感300字4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经久不息的旋律伴随着许多人的成长。《西游记》一到暑假大多数电视台都在播,谁没看过?看的多了也就释然了,据说每年全世界轮播400多遍呢!看电视不过瘾还是看书吧。我翻了翻老爸的书柜,有本书落满了灰尘,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将其摸了下来。真是《西游记》啊!灰蓝色的封面,大气的楷字“西游记,吴承恩”,书的旁边是用白线扎的,书页微微卷起,颇有原著之感。于是我带着强烈的好奇翻开了第一面。
一个月,这本老版《西游记》在我床头伴了我一个月,整本书看起来内容大相径庭,就是文体上稍有出入。共一百回,六十余万字。分回标目每一回目以整齐对偶表现。例如:“三打白骨精”到了书上摇身一变为“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合辙押韵。全书分三个部分,一至七回介绍孙悟空神通广大,八至十二回叙述三藏取经缘由,十三至一百回是全书故事主体。吴承恩,《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可他看不惯官场黑暗,愤而辞官,贫老以终。他笔下的孙悟空机智、勇猛,猪八戒诙谐幽默,沙僧忠厚老实,文学色彩极为浓厚,书上的想象空间更大,你会感觉你仿佛就是旁观者,犹有进入神秘世界的觉悟和快感。
仔细阅读不难发现吴承恩笔下塑造人物活灵活现,现在网络上最红的就是沙师弟了:“大师兄,师傅让妖怪抓去了的……”云云。善于发现的人不只是发现这些而是更多,能体会到吴承恩的写作目的,从背景中也能透露出当时的现实状况:明朝中期,经济虽然繁荣,可政治却日益败坏,百姓生活困苦。而正是这样的状况,吴承恩才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巨著。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而我又能充分理解他的心情,一本书成为经典的前提是能写出别人没写过、不敢写、新奇的题材,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了吧!
#460145西游记的6读后感300字5
如果说名著是一把开启历史文化宝藏的钥匙,那么《西游记》就是镶在这把钥匙上的宝石。我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这部名著读完了。读完后,感慨万千!
《西游记》主要讲了沙和尚、孙悟空、猪八戒、三人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一路上,他们求取芭蕉扇、翻过火焰山、三打白骨精……历经千难万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妖魔鬼怪,走过了十万八千里,前后历时十四年,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成了正果,取得了真经!
孙悟空的所作所为更是让我佩服:他嫉恶如仇,是正义的化身。他杀尽了作恶多端的妖怪,保护师傅取经成功。路上不管遇到什么,他都不怀二心,多么忠心耿耿啊!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的正直,学习他的忠心耿耿,学习他的不怀二心。当然,我们还要学习三徒弟间的同心协力,学习他们的勇气与信念!
可是,回想我们的现实生活,这样的人似乎很难找到。有些人表面上踏踏实实地工作,暗地里却处心积虑的用尽一切办法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自己的欲望,有时甚至谋害别人的生命!我身边就有一个普通的村官,为了霸占一分之地,不惜把一个八十高龄的老爷爷给打死了……这种行为我觉得是可耻的!我们不要被利、欲冲昏了头脑,要时刻保持一颗对人民忠心耿耿的心,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完完全全为人民谋福利的人!
品读经典名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从小就开始,追随历史名人的步伐,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真正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人!
西游记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