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第四章读后感(2)
因为这篇故事实在太长,也着实太精彩诱人,在完成作业之余,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看这部小说上了。一个星期后,才把它全部读完,很多生僻的词并不是很明白,但这篇故事的大体意思更改算是有了个大概的印象。也许是从来没有这样读过一本幻想小说,所以很多时候,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奇幻与冒险的情节上。但是在故事快结束的时候,才猛然发现,原来最让人感动的是最后一篇中“慧驷”国人与人之间的那份信任与关怀。那里的大人和小孩,官员与平民具有相同的信誉,任何人的承诺,都将是不可反悔的,因此相互间少了思考与捉摸,更多是关心如何把家园、生活作更大的改善。
像这样一本书,仅仅读一遍,实在有些可惜,先借给爸爸读一下吧,等我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对词语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也许那时候读这本书,又会有另外一个体会。
格列佛游记第四章读后感篇5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是一位伟大的战士和超级讽刺大师。不置可否,《格列佛游记》这本书同样是一部优秀的讽 刺小说。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英国现在的政府与社会现状早就有了很大改观,也就是说作者原来的写作意图已经不再具有现实意义,但这并不妨碍《格列佛游记》在 今天赢得的广泛关注,新时期的读者们又赋予了它新的,“…..作品中那些幻想性描写让人着迷…..人们把它看作儿童文学作品,认为它包含鼓励儿童了解 世界的外向化的价值取向……”,我想,格列佛游记的涵义还不止仅限于此,它其中也包含了更深刻的教育意义。
格列佛一生的航海旅行,屡遇惊险,小人国里,先被小人们俘虏,后来又差点被刺瞎双眼;大人国中被巨人威胁卖命的演出,几乎命丧黄泉……格列佛遇 到的危险不胜枚举,然而,在每次开始新的航海时他都义无反顾,这就是他对航海的执着。我们不能说格列佛最后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但他的确获得了丰富的人生 经历,让生命更有意义。这就使执着的结果,当你认定了自己的方向后,执着的追求吧,不要轻易放弃,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冰心说过,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 羡它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当然,无论任何事情仅仅有执着是不够的。在这方面,我们就要承认格列佛是一个十分有头脑的人,虽然青年时期的格列佛一直积极的寻找各种机会学习 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零零散散地、东拼西凑地、他掌握了各种航海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航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厚积方能勃发,这些积累让他日后受益 匪浅 ----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各种恶劣的条件。而对于我们哪?青年时期正是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时刻,虽然说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但人一生中毕竟只有一个 学习的最佳时机。“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我读过这样一首诗:曾经想穿过那段最无暇的时光/去实现所有缤纷的梦想/当回首那深深浅浅的脚印/不禁顿 足扼腕/恨冬日太短/夏日不长/总想把那段没走好的时光再走一遍/便知该如何珍惜每一抹霞光/每一缕黄昏/从此再也不管懵懂与疏狂。正当年少的我们,正处 在“最无暇的时光”,好好的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知识,不致回首时再“顿足扼腕”,悔不当初。
第四次航海,格列佛被聘为船长。中途水手叛变,他被放逐到“慧马国”。在那里,他遇见了一种有智慧的马,而且那里的马儿通人性,善良、仁爱、品 格高尚。这是作者把自己对社会理想注入到了慧马国,把最完美的人性灌注在慧马身上。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像慧马一样完美无暇,但有的基本品格我们还 是应该具备的。比如慧马们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撒谎”,而我们这里哪?如今在不少商场假冒伪劣产品肆意横行,虽然有消协出来主持公道,但这种现象还是屡禁 不止,我想只有那些生产者真正把诚实守信放在心上时,这种事情才不会再发生。我们这些青年更应该把诚实守信融进血液,铭刻于心。
格列佛游记中的教育意义深刻而深远,不一而足。
格列佛游记第四章读后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