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450字(2)

关键词: 红楼梦读书心得,红楼梦读后感450字,红楼梦读书笔记
阿祖0 分享 时间:

此刻很多作品对人物的描述往往达不到这种效果,所以写出的人物就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一丝灵性。别以为这一点没有多大的价值,其实它就是衡量你作品优劣的一个刻度表。其实,要想写出人影来,并不难,就需要多观察。

《红楼梦》能如此耐看,原因也在于此。据“红学家”考证,《红楼梦》就是发生在曹雪芹生活的那个年代,也就是曹雪芹天天见的事儿。所以说若没有平日观察的功底,此刻的四大名着恐怕就无法登上荣誉宝座了。

第二,就是曹雪芹刻画出的人物都具有一种神韵。经过曹雪芹的手后,《红楼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性格,王熙凤被赋予了见风使舵、善于察言观色、理家才能高超、心狠手辣的性格;林黛玉被赋予了爱哭、喜争风吃醋的性格;贾宝玉被赋予了一种独有的呆呆傻傻的性格……

对每一个主人公的刻画显得那么自然,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比起其它三部名着来,更有难度,如不细读,必不能品味透彻……

读完《红楼梦》这本书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含义。

#684959红楼梦读后感450字4

在被时间冲淡的岁月里,或许我们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记忆,不过,在我的脑海中,《红楼梦》这本书让我记忆犹为清晰,久久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红楼梦里可爱的女孩不少,而我却偏偏喜欢那个古灵精怪的女子--晴雯,如果你问我喜欢她什么,那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说:喜欢她风一般的性格。

诸多女子之中,林黛玉最为有才,她的《葬花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可她太过娇气、孤傲,那可谓云一般的女子。宝钗最为智慧,她的李代桃疆之计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可她太过世俗,那可谓雨一般的女子。凤辣子最为有趣,她的精算细谋,可以说是举世无双,可她又太过狠毒无情,那可谓电一般的女子。晴雯则不一样,她智慧而不耍手段,靓丽而不染世俗,世界女子可爱之处几乎凝聚于她一身,那是风一般的女子!

最初认识晴雯是在那怡红院下,我还记得她脸上挂着顽童似的笑脸,将扇子撕得“滋滋”作响,惹得宝玉高兴得拍手叫好,裘人则气的不可开交,正所谓“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仅仅因几把香扇,便让我喜欢上了这个会笑会闹的女孩。大观园里,愿意如此笑给大家看的,也就只有她了。她率真不计后果,如此放纵,给她添了几分英气,也埋下了祸根,正如风一样,悄然而来,又毫无顾忌地消逝而去,所谓来无影,亦去无踪。

再次看到晴雯,是在昏黄的灯下。生病了,却还坚持给宝玉补衣裳。昏暗的屋子里所传出来的断断续续的咳嗽,至今依然那么真切地在我耳边回响。甚是凄凉啊!那份属于她的大胆豪爽,可与她一比高下的也只有尤三姐了,可尤三姐哪有她的那份纯真。

最后一次遇见晴雯,不再是那雕粱画栋的怡红院,而是在那间破旧的小屋里,那才是她的家。生病的晴雯虽然远离了富贵的环境,但她依旧神彩照人,这是多么难得!纵观历史,多少须眉英雄被困时总免不了泪如雨下,可晴雯没有,她傲然而立,依旧如风。

直至生命的尽头,她也只是化为一缕清风,轻轻地归去了……

好一种风一般的做派,好一位风一般的女子!

#860467红楼梦读后感450字5

《红楼梦》讲述的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从兴旺到鼎盛最后直至衰落的全部过程,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为线索,指出了在封建社会时人们的古板和愚钝,深度地刻画了贾宝玉和林黛玉那悲催的令世人叹息的爱情。在《红楼梦》这本书中,人物的性格非常鲜明:贾宝玉痴情;林黛玉多愁善感;薛宝钗恪守本分;王熙凤心狠手辣等等,正因为有这些人物的不同性格,才使文章的情节变得生动有趣。其文章中还多处用一些诗句来铺垫人物最后的悲惨结局:“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抱,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这铺垫的就是林黛玉最后苦恋无果,抱恨而终的结局。此外,还有贾宝玉再看尽世间的悲欢离合后,对生活彻底绝望,出家当了和尚;薛宝钗因为她的恪守本分,最后守了活寡;王熙凤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四大家族曾一度蒙受皇恩“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到头来却是个“树倒猢狲散”。

《红楼梦》对于众多人物的成功塑造,是它突出的艺术成就。其中,作者还用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名字的第一个字,组成了“原应叹息”这更表现了作者的巧妙用心。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林黛玉,她内惠外秀,有才有智,身上还有一种女子少有的英气和书香气质。她还有一张利害的嘴,说话心直口快,毫不留情,许多人认为这是她气量狭小的表现;但我认为,林黛玉不过是借机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她不喜欢这种寄人篱下被忽视的感觉,她也不想给“见人下菜碟”的奴才留面子,这更表现了她个性的耿直和纯真。

看完了《红楼梦》这本书,我收获了许许多多,知道了什么是“金陵十二钗”,了解了什么是“木石前盟”等,可这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疑问,秦可卿的身世之谜,导致这四大家族衰落的导火索又是什么。我想,这也就是人们为什么又成立“红学会”的原因吧。

红楼梦读书感悟相关文章:

红楼梦最新读后感范文600字

2020红楼梦读书心得与感悟5篇精选

红楼梦读后感500字五年级作文

红楼梦读后感300左右字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高中文艺5篇

2021《红楼梦》读书心得感悟范文

2021年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

红楼梦读书感悟读后感作文500字

红楼梦的阅读心得体会

红楼梦读书心得范文

228729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