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读后感3000字(2)
我以为他的可笑的疯子。
他竟然骑上一匹瘦弱的老马“驽骍难得”,找到了一柄生了锈的长矛,戴着破了洞的头盔,要去当游侠,除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又把邻村的一个挤奶姑娘想象为他的女主人,给她取了名字叫杜尔西内雅,还以一个未受正式封号的骑士身份出去找寻冒险事业,他完全失掉对现实的感觉而沉入了漫无边际的幻想中,唯心地对待一切,处理一切。
然而他这个疯子,身上寄存着执迷不悟的灵魂。
他坚信追求的东西是存在的,他怀着中世纪的骑士精神,除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一路的冷嘲热讽,并没有打击他的自信心,他从始至终都带着骑士的骄傲勇往前行。再想想,那些现实压迫下的逐梦者,不也是执着地坚定着自己的信念吗?时常在现代潮流里迷失自我的我们,有资格去嘲笑堂吉诃德是一个疯子吗?比起我们,他最珍贵的品质是坚持不懈。
正是他这种疯子,正不予余力的渴望改变世界。
一个时代里,太多千人一面的生活,人群像一滩死水,给予那些逆流的叛逆者狠狠一巴掌。我们在潮流里至死前行,又被冲回此岸,我们循环在生命的轮回,渐渐疲惫在追梦旅程里。我们的力量在时代里渐渐流失,梦想也不再渴求,我们,也成为人群的一员,嘲笑着那些可笑的少数。
然而,时代的疯子,他不惧怕一切,只懂得拼死前进。
像听见世界在怒号,细胞在颤栗,大地在颤抖,疯子没有后退的想法,疯子没有后退的理由。
终了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在,终明白,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狷狂。
不在乎!做一个时代的疯子,做一个坚持的自我!
#676487堂吉诃德读后感3000字5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到今,书都与人们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竹简到奏折,从奏折到线订书,再到现在的纸制书本。炎黄子孙知识的增长怎能离开书?所以,为了增长知识,我就阅读了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外国名著?? ——《堂吉诃德》。
说这本书是一部名著一点也不夸张,如今这本书已用一百多种文字译成数百种译本,广为流传。这本书的作者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他是一个命运坎坷的人,但他却谱写了不朽著作《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西班牙的拉曼查有一位年近五十的老单身吉哈达先生,他整天沉浸在骑士侠义小说里,梦想做一个勇敢的骑士。于是他全副武装,还给自己取名拉曼查的堂吉诃德,还模仿古代骑士忠诚于贵妇人的传统做法,物色了邻村一个挤奶女工做自己的意中人,并给她取名为托博索的杜尔西内娅,可事实上这个挤奶女工与堂吉诃德从未见过面,更不用说相爱了。堂吉诃德第一次想解救放羊孩子,可是却使放羊孩子的处境举步维艰。后来他又和桑丘来到许多大风车下,他硬把大风车看成是巨人,结果他连人带马都狼狈不堪,后来他又和桑丘遇到了拿他们寻开心的公爵夫妇,他们二人受尽了公爵的残酷捉弄,几乎丧命。
堂吉诃德所做的事没有一件不荒.唐,没有一件不失败。他所做的事情就好比在当今社会有人穿着古装茹毛饮血一样可笑。他是可笑的、可怜的,也是可悲的。堂吉诃德直到临终前,才醒悟过来,不许他的亲人—唯一的侄女嫁给读过骑士小说的人,否则就剥夺她的遗产继承权。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啊!堂吉诃德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生前疯癫,死后留名。
《堂吉诃德》这本书有力地抨击了西班牙空洞的骑士文学,也不禁让我思考:如果当今社会尔虞我诈,持强凌弱,那么与乐于助人,行侠仗义的堂吉诃德相比,究竟谁更可笑?
书合上了,心开始思考了……
#579939堂吉诃德读后感3000字6
泰戈尔的诗歌颂母亲、儿童、大自然,文字优美纯净,充满了神秘的印度宗教精神。
形式和韵味都给人以一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花异草的印象
20世纪世界经典着作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泰戈尔的代表作
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奖会上,一部诗集成为评委们争相阅读的作品,委员会以12?1的投票比例将当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这部诗集的作者,这也是瑞典文学院第一次将诺贝尔奖颁给一个东方人。
当时,一些西方媒体抱怨委员会不应该将这份荣誉授予了一个"名字拗口、不见经传的亚洲人",但是,大部分读过这部名叫《吉檀迦利》的诗集的人都对这次授奖感到非常满意,他们将诗集的作者称为"东方圣人",这个人就是泰戈尔。
堂吉诃德阅读心得相关文章:
★ 堂吉诃德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