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三十五章读后感600字

关键词: 水浒传三十五章读后感600字,水浒传,三十五章
婕音0 分享 时间:

《水浒传》中这本书的108位英雄好汉,虽说是曾经盛极一时,可由于他们分别来自各种不同的阶层,彼此上梁山的目的和动机也各有不同。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水浒传三十五章读后感600字,方便大家学习。

水浒传三十五章读后感600字篇1

大约是初中的时候吧,初次看《水浒传》,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着我,我甚至被感动得涕泪横流,但偶然的机会,我又一次拿起了《水浒传》,想重温儿时的记忆,没想到,曾经感动过我的《水浒传》却让我很失望。我佩服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但这本书,在思想方面却显得很不足。

一、无是非观。我总结了一下,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杀人,而且有些是无辜的人。史进杀李吉,李吉并非有罪,即使有罪,也罪不至死。即使是我敬重的武松,也在杀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时,杀了后槽、两个丫鬟、张都监的两个亲随和其他一些人。石秀杀死了和杨雄妻子通奸的和尚和帮助和尚通奸的头陀,杨雄杀死了丫鬟迎儿和自己的妻子。还有,在攻陷一座城池或庄寨时,都要把长官一家良贱杀尽。

为救宋江,劫法场时,李逵杀人最多,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地,血流成渠,推倒颠翻的,不计其数。

李逵嗜杀成性,在血洗扈家庄后,宋江斥责他说,扈成已经投降,何必杀他一家人。但念在李逵有功劳的份上,权且将功折罪,李逵却说:“虽然没了功劳,也吃我杀得快活!”杀人竟然还杀得快活,骇人呐!

宋江在浔阳楼上提的反诗里,有这样两句,“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似乎杀人是为了报个人的冤仇。

攻打完祝家庄后,宋江与吴用商议,要把这祝家庄村坊洗荡了。石秀禀说起这钟离老人指路之力,“也有此善心良民在内,亦不可屈坏了好人。”宋江听罢,叫石秀去寻那老人来。石秀去不多时,引着那个钟离老人来到庄上,拜见宋江、吴学究。

水浒传三十五章读后感600字篇2

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本好书,而我心中的那本好书就是《水浒传》。

《水浒传》与《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书中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宋代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还通过精彩的描述,让我们知道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朝廷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实乃“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水浒“一百零八将”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智多星”吴用和“花和尚”鲁智深这一文一武两个形象。军师吴用自从上了梁山,就一直为众位兄弟出谋划策:《智取生辰纲》中,他设计用药把杨志他们迷倒,轻而易举地就把梁中书送给蔡太师的金银财宝夺走,看了实在大快人心,要知道,那可是梁中书从老百姓那儿搜刮而来的不义之财;浔阳楼上,宋江因喝醉酒写了莫须有的“反诗”而被抓入狱,押到刑场正要斩头时,又是吴用领人乔装打扮舍命劫刑场,才把宋江从“鬼门关”里给救了出来。

再说鲁智深,单单“倒拔垂杨柳”的神力就已经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虽说他过于直率和鲁莽,有时候脑筋转不过来,总是喊打喊杀,但他能够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他听说金氏妇女被镇关西欺负时,义不容辞“拔刀相助”,三拳结果了卖肉的郑屠,为民除了害。因为杀了人(尽管是个坏人),官府通缉他,他迫不得已离开渭州,躲到五台山避难,要不是为了别人,他何以至此?

这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身上都有这样的共同点,那就是“忠”和“义”。他们除恶惩奸,替天行道,绝不背叛,这让我想起了秦桧等卖国贼,他们与梁山好汉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虽然书中不少人物是虚构的,但在我心里,他们都是响当当的铁汉子,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水浒传三十五章读后感600字篇3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里面有108位英雄好汉,比如及时雨宋江。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等等。他们有的粗犷豪放,有的义气深重,性情耿直,有的聪明伶俐,足智多谋……我最喜欢的就是行者武松。他勇敢无畏。

酒店的老板劝武松,冈子上有老虎,可是武松不听。执意的去冈子上,结果真遇到了老虎,老虎要吃了武松。武松和老虎决斗了。武松和老虎打了一会儿,停了下来,打了一会儿停了下来,打了一会儿又停了下来。最后武松打败了老虎。虽然武松凭借着自己的本领险中求胜,但是同时我们更应该记住任何事情都不要不听别人的劝告而一味的蛮干。

武松不但是大虎英雄,还能为他哥哥报仇,杀死了西门庆。我想那个世道太乱了,西门庆再恶,有法律制裁,不能乱杀人啊!

233693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