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感受和读后感(2)
这是怎么的一种悲哀,嫉妒让人的内心变得丑陋,阿米尔从此开始梦魇的生活还有悲壮的救赎之旅……
我的内心因此波澜起伏,我无法用我的语言写出卡勒德.胡塞尼所要揭露的社会问题,只是读到这里我已喉咙哽咽,我用简短的语言记录我的内心感受,我将继续阅读下去,为了哈桑悲惨的人生和阿米尔艰辛的救赎……
阿米尔希望哈桑离开,离开父亲,离开自己的生活,如果这样,父亲的爱就只属于自己一人……但是,哈桑的离开,带走的除了自己破旧的毛毯,还有阿米尔幸福的生活。
当战争来临,阿米尔历尽艰辛同父亲逃往美国,那段艰难的生活是他感受足足的父爱,甚至收获爱情,但生活里似乎总是充满报复,爱人曾经的经历提醒阿米尔不为人知的过往,让他的灵魂无法安宁……父亲的离开,也将带走他所渴望的父爱。彼此身体健康,但却始终无法孕育孩子,这似乎是上天的安排……因为哈桑的孩子在苦恼中等待救赎……
这里有重新成为好人的路……拉辛汗的一个电话,改变了他的生活。哈桑,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自己名字的人,身体里也同样流淌着父亲的血液的兄弟,那个始终把自己当朋友的人……
让伤害终止,让灵魂得到解放,最终阿米尔战胜困难,解救了哈桑的儿子。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曾经这样为阿米尔付出,但当阿米尔为哈桑的儿子付出时,更多的似乎是为了自己的内心……
追风筝的人感受和读后感篇4
当这本书出版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来信表达了他们对阿富汗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不再仅仅把这个国家看作是一片不幸,麻烦不断,灾难深重的土地,很多人想捐钱给阿富汗人,甚至想收养阿富汗孤儿。这些信体现了优秀的小说作品所独有的联结人们的力量,从中还可看到人类的体验有多么的共通,;廉耻,负疚,后悔,爱情,友谊,宽宥和赎罪。它不分种族,不分贫贱。
“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的忠诚与阿米尔的背叛最终导致了阿米尔的铤而走险,他救回了侄子,也让自己的灵魂解救,从此不再噩梦萦绕。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他正视了人的弱点,人没有十全十美的,在成长乃至成熟的过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失去自己固守的信条,自责和逃避解决不了任何事,不管你是位尊还是位卑,良心的折磨是最令人痛苦的,只要当罪行导致善行,那才是真正的救赎。
读书,读一本真正的好书,它会荡涤你的灵魂。
追风筝的人感受和读后感篇5
小说总是能表达出各种情感:悲伤快乐又或是残忍,本周若说起最大的收获除了课堂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就是看了《追风筝的人》这样残忍而又美丽的故事,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给寒冬的季节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心间顿生暖暖的感动。
悲剧是什么?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阿米尔和仆人的儿子哈桑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要赢得最终的胜利,还必须追到被他最后割断的风筝。哈桑是当地最出色的追风筝高手,他替阿米尔去追,承诺阿米尔一定追到。然而,风筝追到了。哈桑却被几个少年抓住耻笑与伤害哈桑。阿米尔目睹一了,格软弱的他却选择了袖手旁观,并再次错误地选择了逼哈桑离开家门。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和他父亲亡命出逃,阿米尔远迁美国,但他对哈桑的负罪感未减,后来他知晓了有关家庭的巨大秘密,原来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为了找回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重返阿富汗,而哈桑已死,阿米尔在被拳击的捶打中我看到了久违的感动,那是一种勇敢,一道动人的风景线,一瞥惊鸿的亮光。阿米尔最终救出哈桑的孩子找到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在《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是一个象征。它是珍贵的友情、温暖的亲情、美好的爱情,也是忠诚、友善、勇敢……而对阿米尔而言,童年时的那次追风筝,他的自私、怯懦伤害了哈桑,他在对友情的背叛中也丧失了自己的最美好的心;而他为哈桑的儿子追风筝其实是获得救赎的途径,追风筝成为阿米尔成长史中的仪式!也是一种对希望的寄予,我相信这个时候阿米尔的心已经得到了救赎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失去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