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七年级读后感(2)
风筝是该书的灵魂,蕴含了丰富的意象。风筝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感情,是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更是正直、善良、勇敢、诚实的完美结合的象征。阿米尔和他父亲的一生都在追求自我完善无非就是为了达到真善美的境界。我想对于我们来说,"真善美"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永远都要追的那一只风筝。只要每一个人用真、用善、用美去表达对世界的爱,对生命的爱。我相信世界将会更加美丽,生活将会更加灿烂。
追风筝的人七年级读后感篇3
该书是美籍阿富汗人卡勒德·胡赛尼所写,《追风筝的人》是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网上说它是关于背叛和救赎的书,而我认为它是一本人生成长传记,记录了主角的童年,少年,不惑之年。
它的优点在于语言简洁,叙事条理清晰,没有对情节进行太多跌宕起伏的修饰,当剧情展开其中的温情与残酷时,又会有一种冲击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故事当中。网上评论说:这部小说值得瞩目,因为它不仅是一部政治史诗,也是一个关于童年选择如何影响成年生活的极度贴近人性的故事。单就书中的角色刻画来看,这部初试啼声之作就已值得一读。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这本《追风筝的人》使我感慨,人生道路上坎坷颇多,一不小心就会摔跤、松手,让手里的“风筝”飞走。一旦它飞走了,想要把它寻回就不容易了。唯有不忘初心、坚定信念、脚踏实地走好这条人生路,才能紧紧捉住手中的“风筝”,不让它飞走。
一本好书能让人获得极大的满足,更能使读者开阔视野、坚定信念、提升精神境界。找一本好书,抛开身边的纷扰细细品读,亦如书中有一情节说到“他从来不抬头看天上的风筝,一直跑着就好像一直都知道风筝会去哪”。我找到了这本好书《追风筝的人》,你呢?
追风筝的人七年级读后感篇4
“小时候,爸爸的房子有条车道,边上种着白杨树,哈桑和我经常爬上去,用一块镜子的碎片把阳光反照进邻居家里,惹得他们很恼火。在那高高的枝丫上,我们相对而坐,没穿鞋子的脚丫晃来荡去,裤兜里满是桑葚干和胡桃。我们换着玩那破镜子,边吃桑葚干,边用它们扔对方,忽而吃吃逗乐,忽而开怀大笑。我依然能记得哈桑坐在树上的样子,阳光穿过叶子,照着他那浑圆的脸庞。”生活在阿富汗斯坦这一古老的城市,阿米尔和哈桑的童年伴随着追风筝的故事。而更多的,是哈桑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是喀布尔的传统民俗。放飞的风筝在空中追逐,孩子们施展技艺,尽力用玻璃线将别人的风筝线割断,然后追赶飘落的风筝作为战利品。普什图族的少爷阿米尔和哈扎里族仆人阿里的孩子哈桑,自小便一起长大。哈桑对阿米尔忠心耿耿,阿米尔也甚是欢喜。阿米尔理所应当地接受着哈桑无时不刻的守护和心甘情愿的奉献。
而现实总是喜欢在弱者身上多刻几刀……正是追风筝的时节,阿米尔的风筝完美的划断而哈桑也一如往常追逐着哈桑的蓝风筝。故事中三位骄纵的少爷也登场了。他们在风筝掉落的小巷中围堵哈桑,并威胁哈桑只要交出风筝变了放过他。但如同往日,哈桑对阿米尔的忠心未曾改变,即使,即使在一堵墙的后面阿米尔看着坏孩子对哈桑的所作所为而丝毫没有冲上去救赎哈桑的勇气。阿米尔害怕、担忧、恐惧,百味心情在心中反复,但事实亦然如此,他看着哈桑受到了无尽的耻辱。甚至在阿米尔离去之后,想着怎样远离哈桑,远离自己不堪的内心。便是妄图忘却自己的懦弱。阿米尔得到了风筝,却将自己的手表藏于哈桑的床上,欺骗父亲是哈桑偷了手表。哈桑知道,是阿米尔放的,但是,他仍旧忠诚,承认是他偷的,也在仆人阿里的带领下离开了阿米尔的家……
追风筝的人七年级读后感篇5
这本书,让我哭了,笑了,愤怒了,反省了,最终敬佩了。
书中讲诉了两个阿富汗孩子的故事,其中交织着我们整个人生中相当重要的主题:爱,友情,恐惧,愧疚,赎罪。书中一句话,令人疼惜有令人敬佩“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不知道自己已经为这句话哭过多少次。我从未想象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会这么深。我甚至觉得,这已经变成了“信仰”。哈桑,只为了帮阿米尔追那只风筝,而受到了别人的侵犯,到死都不知道,他们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我真的是猜到了开头,没猜到结尾。
在看这本书是,我曾极度讨厌阿米尔,他的嫉妒,他的懦弱。但我也佩服他,他继承了他爸爸的好,知错就改,他听了拉辛汗的“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他走了那条可以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但转念一想,我们有何资格去讨厌阿米尔,我们同样如他一般重伤过深爱着我们的人,不是吗?
伤得最深的,应该是我们的父母吧!网友排出的上加入最深的话之最“你好烦,别管我。”这句话,大多数人应该都说过。我同样说过。我们都曾像阿米尔一般,把那个深爱我们的人伤得体无完肤,或许,阿米尔比我们过一些。他为了赶哈桑走,还做了那般不耻之事。但我们又有什么区别?就好比一个杀了人不知悔改,还捅上两刀的禽兽与一个杀了人,还分尸的禽兽一样,他们在本质上没区别,都是没良心的禽兽。而我们似乎比禽兽更过。
禽兽杀人,一刀解决干净,让人没了痛苦。而我们从内而外,一点点的伤,甚至还厚颜无耻的继续赖在身旁伤,索取着。因为这是他们应该给我们的一切。但是,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索取,去对他们抱怨?他们没欠我们,我们也未曾付出过。阿米尔会噩梦惊醒,而我们却安眠于世。这不公平也不合常理。
阿米尔与他的父亲都护学会了救赎,那我们呢?难道要等到,他们一个个离我们而,才想到悔改吗?或许别人愿意,但我不会。
我可以想象得出,我若厚着脸皮索取,那将不是我。我的灵魂、信仰、自尊都不允许这种事发生。看过一些书,让我明白一件事“心之外的事,都可以不是大事。”我想,这句话,我只能理解一半,而理解这一半,活在这世间,心灵都是无比快乐,充实的。所以,我每天怀着感恩的心,面对世间的一切。尽量让自己处于冷静,平静的状态。去对待别人,谦卑的。
以平常心面对一切,用爱保护身边的人,对于自己,活在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