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文章200字10篇(2)

关键词: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字,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三国演义读书感悟
文凤0 分享 时间:

诸葛亮真是一个聪明的人,我要向他学习他那聪明的品质。

三国演义读后感文章200字7

我最喜欢的故事,莫过于《三国演义》了。暑假期间,我再一次阅读了宁波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

诸葛亮是这本书中我最佩服的一个人,他的智慧无人能及,他胸有成竹的气质总能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温酒斩华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许许多多经典的故事都出自《三国演义》。

三国是指曹操,刘备,孙权各自占领自我的地盘,互相征战对抗,这段历史中的勇不可挡的大将不计其数,聪慧绝顶的智者更是数不胜数。

虽然爸爸说我此刻还不能透彻的读懂这本书,可是仍挡不住我喜欢它。我想,等我长大了读这本《三国演义》,也许就能真正领悟吧,不管怎样说,喜欢就是喜欢,跟年龄没有关系。

三国演义读后感文章200字8

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一部章回体小说,作者是明代的罗贯中,讲述了魏、蜀、吴三家之间的矛盾与争斗。众多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最佩服是诸葛亮在空城计中的足智多谋和镇定自若。

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刚走到西城,司马懿就领着15万大军追过来了,诸葛亮的身边只有几名文官和2500名士兵。因为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生性多疑,因此他叫了几名士兵打扮成老百姓,在城门口扫地,他自己在城墙上弹琴,司马懿看到后起了疑心,撤兵回去了。

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聪明呢?因为他博览群书,而且能灵活运用,让他成了一代名士。

三国演义读后感文章200字9

读完了《三国演义》,我大有感受。

关羽被孙权危害了,刘备下决心要为二弟报仇,踏平江东。但诸葛亮劝他说:“现在我们主要是抗拒曹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必须先联合东吴攻打曹操” 。刘备一心只想为二弟报仇,不听诸葛亮之言,率大军攻打江东,然而他却让大军在树林中下寨,被陆逊火烧连营,刘备最终病死在白帝城。

这个故事是因刘备不听劝告引起的,俗话说:“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这样做了吗?大多数人经常不听劝告,最后吃了大亏,到时才后悔,没有听劝,那时后悔已经晚了。所以,我们要听别人说的对的话,不要吃亏了才后悔。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知道了:听别人一句好话,往往是对自己好。

三国演义读后感文章200字10

《三国演义》中的情节繁多,节节都很精彩,引人入胜。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空城退敌了。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无奈之下只得退守西城。

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西城涌来。这时诸葛亮正与众议事,探子前来禀报,众人听后大惊失色。西城内军士不足三千,这如何是好?诸葛亮却并不慌张,他让人藏起所有旌旗,把城门打开,门口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扫地。自己在城上坐下带两名书童,悠然自得的弹着琴。司马懿再三思索,担心城中有埋伏,最终让军队撤退了。诸葛亮用自己的聪明机智和过人胆识吓退了司马懿,真叫人佩服。

三国演义读后感文章200字10篇相关文章:

大学三国演义读后感200字10篇

三国演义200字读后感10篇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作文200字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200字

初一三国演义读后感200字10篇

三国演义第二回观后感100字10篇

三国演义第二回读后感200字10篇

三国演义第五回读后感200字10篇

三国演义第14回读后感200字10篇

三国演义第50回读后感200字10篇

237524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