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后感700字左右(2)

关键词: 边城读后感700字,读后感,边城
启智0 分享 时间:

这座小小的山城,鸟语花香,青山翠竹;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一脉清流相伴随花自开来水自流,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它是美的集合,也是孤独的离散。因为孤独,所以等待。

翠翠自小父母离散,只有爷爷相伴随,同时陪伴她的还有那只狗儿和那条不可分离的小渡船。翠翠自幼与摆渡不分离,便也与孤独结了缘。可翠翠却还是那么快乐、天真、善良,在翠翠平凡快乐的日子里却只为端午节的一次相遇,她沉默了整整一晚,之后心便离开了渡口,去了更远的一个港湾,那也许是充满爱和美的天堂。可最后,翠翠的相思却化成了轻烟般的等待。这等待是漫长的,起初它就像含羞娇嫩的萌芽,不知成长的方向。后来在傩送的默默呵护下,这颗萌芽开始迸发活力,不曾想,又遇险滩阻隔,让其无法成熟而最终衰败。无奈,曲终人散。在爷爷死后,孤苦的翠翠,在大雪纷飞的渡船上,守待江边,遥望重山,念着傩送的归来,“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就在明天”。

身为摆渡者,她的职责本应该就是守候吧。在木屋里休憩,在山坡上耕种,只听有人一喊“过渡喽”,她便匆匆却自然地上了船,尽力却不吃力地尽着职责,不收钱,不讨好,这些寻常小事,却成了她一辈子的事。

天保与傩送的爱意,为翠翠平凡的生活增添了些许甜蜜,这样一来,摆渡者翠翠无论选择哪一个,她的这条渡船都可渡来一次美如茶峒山水的爱旅。天保的死让这一两难的选择看似简单了许多,却又让翠翠与傩送更加无可奈何。傩送只有逃离茶峒,选择孤独远行。

边城看似热闹非凡,实则如山中疏竹,从生长到干枯,全都在孤独地演奏着注定的生命乐曲。这里的滩溪水也像个摆渡者,看着渡者的变化,看着无尽的轮回,重演着人生的一场场悲喜剧。

这座湘西小城,花自开来水自流,生生不息地孕育着一代代湘西儿女,但它却是那样朦胧无常,或许我们就是那条溪水中的摆渡者或渡者,等待着那一条溪水、一座山城、一户人家,一个藏在内心深处的女孩

愿渡者可渡,待者不待,细水长流。

边城读后感700字左右5

合上《边城》,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这是一首情歌,由悲哀奏出。

可以说,这只是一场简单的三角恋,傩送爱翠翠,天保爱翠翠,翠翠爱傩送。也可以说这一场现代版的爱情闹剧,以悲剧结尾。我认为这是一曲情歌,悲哀的情歌。一曲情歌动九天,来得悄无声息,去的轰轰烈烈,但这也凸显了人性的善良美好和心灵的澄澈纯净。

湘西小小的山城茶峒,鸟语花香,青山翠竹,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一脉清流相伴随和谐静谧。一脚踏三省,宛如桃花源。沈从文的语言是诗画般的语言,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傩送细心、善良,傩送和翠翠很般配可他们有了互相倾诉相爱之情的机会都被浪费了。最后在那命运手中,两人被玩弄。

天保豪爽,敢爱敢恨,拿的起,放的下,在兄弟手足情和爱情之间苦苦挣扎,最后放弃爱情,选择了远离,选择了成全,成全傩送与翠翠。

老船夫心地善良,虽然他曾为孙女的婚事设下障碍,但这也不能怪他,女儿的遭遇让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怕孙女重蹈覆辙。

顺顺虽是掌水码头,但他也是人,不是神,扼杀了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但他没有错。他是一个家长。

都是对的,所有人得没有错,可结局就是无法挽回的悲剧:天保离开人世了,熟识水性的他竟是被淹死的;老船夫也去了,在风雨交加的晚上,伴随着白塔的坍塌;傩送离开大山了,孤独地走出,不知如今漂泊在哪里;翠翠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的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我有些迷惘了,既然所有人都是对的,那么这悲剧从何而来?

或许,这就是命吧。该来的阻挡不了,该去的挽留不住。在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命运手中,我们不过是蝼蚁,可能有人想过反抗,那只是爱蹦的蝼蚁。命运只允许留下一曲悲哀婉转的情歌。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坏。

掩上书,泪水已干涸,或许从某个角度来说,《边城》的魅力就是这曲由悲哀奏出的情歌吧!



边城读后感700字左右相关文章:

《边城》节选读后感700字范文

边城高中读后感700字范文

边城600字左右读后感

关于文学名著边城的读后感

边城读后感六百字作文

边城文章读后感600字

《边城》读后感300字

边城读后感美文佳作

边城读后感范文600字

边城前五章读后感500字

238033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