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2)
推荐文章
读完了这本书,我最想说的是:我最应该学习的就是作者海伦·凯勒的强大的意志。如果一个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有海伦十分之一的意志,我们很多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都会变成指日可待的现实。
高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篇4
暑假期间,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令我深有感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讲述了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历程。小时候的海伦是个聪明活泼的女孩,比一般的孩子乖巧而好学。然而好景不长,一场高烧带走了小海伦的听力、视力,并失去了语言能力。六岁前后,海伦的脾气日益见长,谁也碰不得,动不动就发疯似的踢、闹、砸,直到筋疲力竭。而家人可怜她是个残疾人,不分青红皂白,是非对错,一切都听她的,处处放纵她。然而,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到来,改变了海伦一生的命运。莎莉文老师先从纠正她的坏脾气着手,教海伦起码的文明和礼法,再耐心地教她手语,教她语言和表达、拼写。无论这个“小暴君”如何一次次为难她、作弄她、暗算她,莎莉文老师都坚持着她无私的付出,最终海伦凯勒成为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讲家、教育家。
感叹海伦凯勒惊人的毅力、战胜命运的勇气的同时,油然而生的是对安妮莎莉文老师的敬意!并从中获得启迪。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自身的行动去感染学生,用理性而不失幽默的言语去打动学生,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并适时地把自己积极的生活态度传达给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感受到教师的真诚爱心,学生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其次,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众所周知,教学应该是“教”与“学”两方面的互动,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思考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掌握、应用。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全面而充分地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对教学过程有足够的预测,有备而来,有备无患。再次,教师要“活用”教材。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要有课程意识和教材意识,撰写时要有目标意识和年段意识,上课时要有生本意识和训练意识,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只有如此才能像安妮莎莉文老师一样,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化腐朽为神奇!
高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篇5
马克吐温曾经说:“19世纪有两位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的确是一位独特而了不起的女作家。不过,她是不幸的,在生命的八十八个春秋中,有八十七年是在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里度过;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幽闭在黑暗与沉寂世界里的聋哑盲人,竟然学会了开口说话,并毕业于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全世界的人们为之惊叹。海伦凯勒虽然生活在黑暗之中,却给许多的盲人带来了光明。她的一生都在为残疾人奔走,创建了一家又一家的慈善机构,为残疾人谋得福利。她不仅仅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命运的勇气,而且还将自己一生中所经历的痛苦和幸福记录下来,告诉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们:永不放弃,勇敢地活下去!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伟大的灵魂对话。的确,在海伦凯勒身上,有挖不尽的精神宝藏。
打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就像阿里巴巴打开了宝藏的入口,我深深体会到海伦带给我的人格震撼和心灵的涤荡。在书中,海伦凯勒展现出了她那无与伦比的毅力、努力、坚强、爱心。她的精神,激励、引导了世界上无数的人。当你陷于困境以为没有希望时,看看海伦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当你觉得生活无聊、无所事事时,看看盲聋的海伦是怎样享受生活的;当你和别人产生矛盾时,让海伦告诉你,友情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当你伸出双手帮助别人时,相信你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原来,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海伦在最后两段写道:“善用你的眼睛吧!就像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同样,用心去聆听鸟儿的歌声、美妙的乐曲、喧闹的人声吧,就像明天你就会失去触觉;嗅遍所有的鲜花,品尝每一口佳肴吧,就像明天你就要失去嗅觉和味觉!——不过,我始终认为,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最珍贵的。不信,你闭上眼睛5分钟试试。”于是,我深情地闭上眼睛,慢慢感受:啊,岁月飞逝中,生命像火焰,需要热情呵护;生命像广阔天空,要奋勇翱翔;生命,更是时间的见证。
正如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提出的启示,从此,我将珍惜拥有的幸福,善待生命的过程。
高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