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2)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对武松这个人物更是描写得栩栩如生。虽然他也会怀疑别人的好意,但这才是施耐庵真实的描写。在店主想留他住宿时,他不仅拒绝了店主,还猜疑店主是贪图他的钱财。武松也很要面子:在他知道冈上真的有老虎时,本来想要下冈,可后来又怕店主嘲笑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上冈。虽然在看见老虎时吓出一身冷汗,但他还是跟老虎做了斗争,一个人凭着赤手空拳战胜了它。“武松打虎”这一场面描写是最精彩的,作者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写老虎,主要运用了一扑一掀一剪。老虎力大无穷,似乎不可以正面抗击。所以,作者只抓住了武松的“三闪”,既体现了他与虎斗的智慧,又体现了他身形的灵活。由此可见,武松并非一介莽夫,在读者心中留下了“英雄”的印象。
读了《景阳冈》这个故事,我懂得了我们应该学习武松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这样的“拦路虎”。这时就要像武松一样不慌张,不退缩,敢于挑战自己认为很难的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观察能力战胜困难。
《景阳冈》真是一篇好文章,让我认识了一位英雄——武松,让我学会了一种精神——勇敢。我推荐大家都去读一读。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篇5
宋江为救柴进,攻打高唐州,遇到会呼风唤雨的高廉,全无取胜的可能,可见这高廉的法术了得,宋江要想胜,只有请来也会法术的公孙胜方有胜算。
此处把高廉说的利害,自然是为了证明公孙胜利害。
先前,戴宗到蓟州去找过一次公孙胜,没有找到。现在,只有找到公孙胜,方可战胜高廉,才能救得柴进性命。戴宗又一次接受了寻找公孙胜的任务,带着李逵前往蓟州。
戴宗再去寻找公孙胜,幸亏带着李逵。李逵做了什么?
他做的第一件。在去蓟州的途中,他不听戴宗招呼,偷吃荤食,犯了禁忌,被戴宗收拾得够呛,李逵这才收敛了一些,但在路上吃素食时又同一老者争执起来,偏偏是这老者指出了能寻找到公孙胜的地方,因这老者是个道教信徒。
他做的第二件。好不容易找到公孙胜的家,没见着公孙胜,他便劈了人家的一堵墙,还以要杀公孙胜的老娘相威吓,这才逼着公孙胜露脸。
他做的第三件。公孙胜以师傅为由,不愿下山,当拜见到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罗真人也以出家人不管闲事为由,不放公孙胜下山。这本人他们师徒合谋好了的。李逵见此,想绝公孙胜的后路,便于深夜上山杀了罗真人和一个道童,到第二天,再去见罗真人,罗真人不愧为是真人,竟毫发无损。李逵见此,大惊失色。罗真人用了法术,他就被抛到了蓟州府。
他做的第四件,他人落到了蓟州府的大堂,跌得头破血流,接着被人家当做妖人,受到狗血尿屎伺候,紧接着又是一场严刑,被打得死去活来,他招了个“人妖李二,”官府才住手,将他入监了事。入了监,他借罗真人的江湖名气作起文章来,骗得好吃好活。
正是这四件事,使得李逵的形象更丰满,正是李逵所为,才有了公孙胜再上梁山。
罗真人让黄巾力士将李逵从蓟州牢中接了回来,也同意了公孙胜下山。
说是戴宗智取公孙胜,如果没有李逵的努力,公孙胜是不会再上梁山了。
这一段,道家的法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例罗真人使一白手帕,让李逵站在上面,那手帕就化做一片白云飞去,罗真人只手一招,喝一声去,李逵便从二仙山跌到蓟州府。罗真人要黄巾力士,去蓟州牢中去取回李逵,那也是瞬间的事……公孙胜说他师傅仅黄巾力士就有一千多人。
宋徽宗何不借罗真人的黄巾力士一用,北宋何至于亡国呢?
北宋亡国前还真用了这一招。当金兵攻打京城,告急,一个叫郭京的道士,称会六甲法,能胜金兵,需七千七百七十七人方可,宋徽宗的儿子赵桓真是采用了,结果是可想而,这加速宋的亡国。所以,道教中神神鬼鬼的事是不可信的,但七月十五日的鬼节,成了祭祀之节,那又应当别论,因为这是民俗民风了。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篇6
水浒传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向不太爱半文言的书,所以我现在才读了水浒传,发现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枯燥无味。
在水浒传里,我最喜欢的人不是宋江,不是吴用,而是浪里白条张顺。有人会为此感到奇怪,可能是因为自身不会游泳,所以我对会游泳的人极为钦佩,但书里会学水的有其他人,比如张顺的哥哥张横,还有李俊、童威和童猛都会水,但书中是这么说张顺的:“浑身雪练也似一身白肉,浮得四五十里水面,水下伏得七日七夜,水里形似一根白条,更兼得一身的好武艺……”虽说有夸张成分,但也显出张顺在水中的厉害,尤其是在第三十八回,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中,张顺在陆地上虽然吃亏,但在水中李逵却被张顺收拾了一顿。由于被言情小说毒害,我自动把张顺的那一身白肉脑补成雪白的肌肉,所以张顺在我心中就是一个水性好的美男子!
我也喜欢张清,因为他很强,石子掷无虚发,连打一十五员梁山泊好汉。
李逵是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人物,他很孝顺,也很讲义气,敢勇当先,说话也像个小孩子,常常引人发笑。但另一方面,他太鲁莽,不听人的劝告,好杀人,李逵杀了小衙内那回就使我很气愤。
我最喜欢看武松打虎和武松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的那几回,简直大快人心,我真佩服武松的机智!
梁山泊陆陆续续聚集多少好汉啊!我真羡慕他们的快活。
看水浒传的时候,时常在想,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把它看完?因为这一本书“胖若两人”,好了,就在七夕那天,我读到了水浒传的结局,尽管我早就知道水浒传的结局很悲凉,但自己亲自读到一个个英雄遭到惨死时心情是何其的压抑!张顺死了,张清也死了,武松断了手臂,一百零八位英雄只剩下三十六位胜利回朝,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落日江流不尽悲”。
读到张顺死了,我心中全是惋惜悲哀,但下一回接着又说,“张顺魂捉方天定”,我真是又想哭又想笑,大哥,不愧是我看上的人,猛啊!连宋江也死了,在死之前,担心李逵会反朝廷,坏了梁山泊替天行道的忠义之名,也将其毒死。连张顺死了我都没哭,看到这里我竟泪如雨下。忠义!忠义!忠义是有多么重要,梁山泊上设的堂也叫忠义堂,忠,忠心,对国家,对自己;义,义气,对兄弟。宋江一心想要报效朝廷,只是做错了选择,奸佞当道,皇帝被蒙蔽了双眼,一颗忠义之心对于那些奸臣来说是多么可笑,一颗钉子,拔就拔了吧!花开又被风吹落,云皎哪堪云雾遮!所以宋江他们走向失败该是必然的。
也许我的感受不深,也许我还有一些东西没悟懂,但这确实是我的真实感受。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