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年级读后感500字(2)
推荐文章
格列佛游记中的教育意义深刻而深远,不一而足。
格列佛游记年级读后感500字篇4
《格列佛游记》成书于1720_年,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作的长篇讽刺类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他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了一个离奇的童话世界。全书分四个部分:小人国游记、大人国游记、飞岛国游记、慧马国游记。
书中的主人公——格列佛在一次航海事故中独自漂流到了小人国,在这里,小人国的居民把他当作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以至于一不留神就能踩死几个小人国居民,甚至他的小便就嫩扑灭王宫大火。一顿饭要数百小人做。他可以让小人在他的手掌上跳舞,轻而易举地打败小人国的敌人。
在大人国,他却显得非常渺小,以至于成了大人国儿童的玩具,那里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显得非常庞大弹钢琴也要站在琴凳上,并且不断地来回跑动,用拳头砸琴键,才能弹出声音来。一个大人国居民差点把他当食物吃了。在那里,苍蝇是他的天敌,冰雹似枪林弹雨……
而飞岛国的统治对下方城市而言很霸道。要是谁反抗飞岛国,他们就移动飞岛到反抗他们的城市上空,不让他们享受阳光权和雨水权。不过,自从下方城市居民准备了尖顶金刚石建筑和燃烧液体后,飞岛国屈服了。
在慧马国,马有了人拥有的理性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也比人高明。那里的人就成了没思想,没感情的畜生!
其实,《格列佛游记》写的不仅仅是离奇的童话,也有讽刺的意思。它重在讽刺18世纪英国统治集团争权夺位,并抨击侵略战争和殖民扩张。
不过我们无法领略《格列佛游记》的深层含义,还是要学学它的写作技巧。
格列佛游记年级读后感500字篇5
暑假期间,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极具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小说描述的是一位名叫格列佛的外科医生在海上的冒险故事。通过书里的几个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描述,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生活状况。
主人翁格列佛出海而中途遇险,死里逃生,来到了小人国。在那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并刀枪不入;第二次,又来到了巨人国,被高达二十米的农夫带回了家;还有神秘的飞岛国和一个由有理性,被称为“慧骃”组成的国家。他在这些小岛里的不同遭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慧骃国”那段了。
在这段里讲述了格列佛因水手叛乱被放逐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慧骃国”。格列佛从“椰胡”的围攻中逃生并遇见了温柔、友善的慧骃。他们长得像马,并拥有者理智。在它们的国家中没有恶的行为,甚至没有恶的观念。慧骃们虽然没有文字,天赋道德,知识少却不花哨,没有谎言,不勾心斗角,与“椰胡”的残暴、贪婪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中折射出当时英国统治的阴险和野心。这是作者对理想国家的勾画。
随着故事的发展,讽刺的矛头指向了整个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即使是百年后的今天,这部作品的思想深度对我们、社会都有很大的启发,并让人反思与检讨。
格列佛游记年级读后感500字篇6
我读书从来不是老师说看什么,我就看什么的,我是全凭自己的兴趣,小学三年级的时侯,迷恋冒险小说,那时我就读过这本书了。那时我关注的只有冒险,对于更深层次的含义我并未了解。
上了初中之后,我才知道,《格列佛游记》并不是同《鲁宾逊漂流记》一样是冒险小说,它从严格意义与历史背景上说是本讽刺小说,所以我误打误撞的踏进了讽刺小说的殿堂。
具有成熟心智的我重读这篇小说,才发现讽刺是这篇小说的精髓与灵魂。小说第一卷是小人国,格列佛因意外来到了小人国。文中描写的小人国其实就是旧时期英国的缩影,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当政,严重的资本主义加大了贫富差距,政党相互争权,看似繁荣的大不列颠帝国实则风雨飘渺,富人朱门酒肉臭,而穷人而路有冻死骨,现实还原到小说中,小人国亦是如此。印像深刻的是小人国通过结绳取悦国王来选拔官员,小说中将官员像小丑一般表演的丑态,描写的淋漓尽致,强有力的讽刺了英国的官员行政不作为的现象。这种讽刺法为“暗讽”,表面只是描写格列佛惊险刺激的冒险,实则抒发对社会制度的不满。
小说发展到第二卷大人国,我个人认为已经进入了小说的高潮篇,情结更加曲折,在大人国,格列佛十分渺小,我印像深刻的有一段,格列佛作为玩物被卖进皇宫,成为皇后的玩物,皇后的仆从因此失宠,便开始陷害格列佛,他将格列佛丢进皇后的汤里,格列佛差点淹死;他还将格列佛塞进空心粉内,差点被皇后吃下去。事后我认为仆从会被赐死,可皇后只是把仆从送给一个贵妇以作惩戒。当格列佛被国王召见,格列佛骄傲的谈论着他的国家议会制度、法律,却让国王嗤之以鼻。而小说也从隐讽转为明讽,没有绕弯子,直接讽刺英国的社会制度,所以我认为文章到了这已经进入了高潮篇。
小说的第三卷飞岛国,纵观整个小说,这一卷是独立的,前两卷的隐讽、明讽,在这一卷都有。当时英国的工业、科技大革命,虽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也出现了许多弊端,比如教皇的权威打压坚持真理的人,工业发展迅速破坏了环境,各种杀人的热兵器问世,这些事都一一发生,而飞岛国之旅,刚讽刺了发展科技这一现象。当今人们提倡科技改变生活,若真的没有了科技,反而平凡的生活更安逸。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到了小说终章慧骃国,作者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争,只有聪明的马与善良的人的国度。专家评论这是将慧骃国与当时的英国相对比,突显人性的贪婪、嫉妒、丑陋。而我自己则认为,这则讽刺小说到了结尾,已经不再是讽刺了,而是一种憧憬,可以说这时的乔纳森与陶渊明一样,是在憧憬一处世外桃源,而慧骃国,就是乔纳森心中的桃花源。
时隔数百年,《格列佛游记》流传之广,是因为其描绘的冒险之旅而受人青睐,可是,无忧无虑的冒险背后,其实也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血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