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六十三章的读后感(2)
暑假我读了一本名著——《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里面描写了机智灵巧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不怕吃苦的沙和尚,保护一心想要取真经的唐僧去取经的神话故事,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他们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越过高山,跨过大河,战胜一切困难。我要向他们学习,干什么都要坚持,都不能怕难。
孙悟空是《西游记》里面我最喜欢的人物。他非常了不起,手拿一根如意金箍棒,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机智勇敢,就是好闹。他还有一种正义大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是所有妖怪们的克星。我要像他一样在学习上要多动脑筋。
比如说:《西游记》中有一个精彩的片段——《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非常狡猾,她想长生不老,要吃唐僧肉,趁孙悟空去化斋了,就变成一个女子前来欺骗唐僧等人,眼看就要成功,被及时赶回的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一棒将她打跑,后来她又变了两次前来骗取唐僧,被悟空都一一识破,最后打死了白骨精。
从这个片段我看到了孙悟空的执着、智慧。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我想,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不要半途而废,要把一件事从头做到尾,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尽力去做,最后终会成功。
西游记六十三章的读后感篇4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并驾齐驱的《西游记》,这四本书合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作者是吴承恩,他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幕幕栩栩如生的情景,塑造出一个个令人叫绝、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四个主人公:赴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正是因为这四个活灵活现的人物,我才喜欢上这本书,才觉得这本书魅力无穷。下面我给大家说说我读了这本书对这四个人物的评价:
师父唐僧,为人诚实善良,生为一个和尚,他不贪图美色,不恋金银财宝,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但他又非常懦弱,遇到事情就不知所措。我敢说,如果没有他的那三个徒弟,说不定他刚离开京城就被妖怪给吃了,他是一个很没主见的人,用书上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合格的和尚,可他却不同一个合格的师父。
再说说猪八戒吧,他言行不一,油嘴滑舌,最喜欢挑拨大孙悟空和师父之间的感情。他虽然有几分力气,但天生胆小,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不忘分些东西。我想如果孙悟空不在,师父被抓,他肯定不敢去救。不过他的率直还是值得欣赏的,最起码他想做就说,从不隐隐藏藏。
三徒弟沙和尚却与猪八戒大大不同,他为人忠厚老实,作事安分守己,兢兢业业,只不过功夫欠火候,只落得在二人的后面。
我最喜欢的就是其中的孙悟空了,他惩恶扬善的美名家喻户晓。他法力无边,有七十二般变化,再加上他的如意金箍棒和一又火眼金睛,有万夫不挡之勇,可由于性情太急,疾恶如仇,常常被师父责备,但他还是忠心耿耿地保护师父到西天取经,没有一点怨言。我觉得,他像我所欣赏的男子汉的样子,真了不起。
自从读了《西游记》,我全面了解了唐僧师徒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体会着惩恶除奸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有着滴水穿石的精神,不管做什么事都会成功,就像唐僧师徒一样,坚持就能取得真经!
西游记六十三章的读后感篇5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成功取得真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说起《西游记》,不得不提一提这几位主人公。
话说唐僧奉太宗皇帝的旨意前往西天取经。在佛祖和观音菩萨的指点下,他收下了三个本领高强的徒弟。如若不是这三位徒弟,光凭他本人根本就没有斗妖除魔的本事。正是由于四人的齐心协力,面对磨难时一起面对以及唐僧的那份不取真经誓不回的坚定信念,使得他们最终破除万难成功取得真经。
再来说说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掌握着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本领,使着一根如意金箍棒,这几点就让妖魔闻风丧胆。他不畏强敌,胆大包天,连玉帝老儿都敬畏他三分。
说到《西游记》,那就不得不提一提好吃懒做,喜恋美色的猪八戒啦。猪八戒原是天上的天蓬元帅,本来掌管着漫漫银河,好不威风。后来却因贪恋美色,调戏嫦娥而被贬下凡间。世事难料,却被错投了猪胎。好在最后在观音菩萨的指点下,被唐僧解救,协助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
而沙和尚呢,他也原是天上的一员大将,只因在蟠桃盛会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而被贬下人间。后来一直在流沙河中混迹,直到唐僧的达到才最终得以解救。不同于猪八戒,他心无杂念,一心向佛。
《西游记》里的故事也是精彩纷呈,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孙悟空大闹天空的那段。孙悟空因为不满既有的秩序,自恃一身本领无人能敌。于是上天入地,大闹天宫,搅得玉帝不得安宁。然而,佛法无边,纵使你有万千本领,也难逃如来掌心,最后这一身戾气的泼猴被压在了五行山下。最后在唐僧的帮助下,担任起唐僧的大徒弟一职,护送他西天取经,由此一段充满艰险和传奇色彩的取经之旅就此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