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三回读后感高一

关键词: 红楼梦第三回高一读后感,红楼梦,第三回
婕音0 分享 时间:

红楼梦这本小说讲的是贾母及王熙凤等人爱惜宝玉的身体,决定让他与宝钗完婚。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们怕宝玉对黛玉的过分痴情,从而悔婚。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红楼梦第三回读后感高一,方便大家学习。

红楼梦第三回读后感高一篇1

在红楼梦里我最喜欢林黛玉。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

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我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次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忧伤。

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宝玉让她诉说,却又总是患得患失。唉,这都是黛玉的命。

红楼梦第三回读后感高一篇2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们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红楼梦第三回读后感高一篇3

司棋这个人,说起来和抱琴、侍书、入画一样,是打小跟着贾府四位小姐的,然而四春在红楼中还是陪衬宝黛钗湘的第二层人物,琴棋书画四婢自然也无法和平袭鸳紫相提并论。迎春又是四春里最不起眼的一个,连她悲惨的命运也因其素日的可有可无而给不了人太大的震撼,跟了这样的主子作丫头,理所当然更加不会引人注目了。

然而雪芹就是雪芹,在这个最没什么戏的地方依然让他唱出了彩儿,琴棋书画能够给人留下印象,大半要归功于她——因为大观园里最叛逆的一个丫头就出在这里,她既不象晴雯有名无实,蒙冤而死;也不象袭人善于掩饰,得保贤名——她是名副其实地和表弟有私情、而且被人抓了现行,声名扫地,然后被赶出了大观园——在那一群清雅干净的女儿中,司棋这样的女子“便留下,也难见园里的人”,而且“把姑娘都带的不好了”,她的被逐,简直是恶有恶报,让人连同情之感都不会产生——这就是司棋!

司棋绝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物,在61回里她第一次出场,就是为小丫头莲花儿和柳家的拌了几句嘴,便带人来把大观园的厨房给砸了。这一段本是 “断冤决狱平儿行权”的引子,然而雪芹一不肯虚掷,这段柴米油盐的俗事写得极其精彩,几个当事人的性情为人几句话就全写活了,司琪的形象便是在这里活灵活现地立了起来。

司棋想要吃一碗鸡蛋,叫小丫头来传话,让“炖得嫩嫩的”,管厨房的柳家的不肯,于是两边开始拌嘴吵架。柳家的当然有些欺软怕硬,迎春最没气性,所以她房里来要东西当然能挡便挡,因为这要的本来就是额外的,“买来的又不吃,又要别的去!”浪费的东西要厨房里赔补,她当然不愿意。而且这显然不是第一回,莲花儿以前还来替司棋要过豆腐,她给是给了,却是馊的。小丫头莲花儿的伶牙俐齿给人的印象很深——因为有旧怨,你不给我就翻,结果真翻出来了,越发得理不饶人“这不是?你就这么利害?吃的是主子分给我们的分例,你为什么心疼?又不是你下的蛋,怕人吃了!”

柳家的一向小意殷勤,任人不敢得罪,今天被莲花儿刻薄话一逼,一肚子委屈不免借机往外倒;这一说不要紧,莲花儿要强好胜,立即把她巴结宝玉那房的事端了出来,于是柳家的说出原因:人家给过钱的,“有的没的,名声好听。”邢夫人的吝啬是有名的,迎春一房怕也有此余风。迎春又不会做人,既没势力,又没什么好处给人家,人家自然不买帐。莲花儿事情没办成,又惹了一肚子气,自然回去搬了大姐司棋出来。

莲花儿本是司棋调教出来的,从她身上就可以看出些司棋素日行事之刻薄自大——这只是第一层铺垫,接下来真人未出场,又铺垫第二层,仍是先声夺人:打发人来催莲花儿,说她“死在这里?怎么就不回去?”——等不及当然要催,然而张口就是“死在这里?”小丫头竟也原话照搬,可见其言之司空见惯。莲花儿回去搬嘴时司棋正伺候迎春吃饭,本没工夫吃东西的,那她为什么催的这样急?那么不是和小姐一起吃就是伺候主子吃饭前自己先点补点补——绣橘说过“我们这屋里是没礼的”,二小姐一向不管事,司琪在丫头里为大,以她的厉害若是自己行的正做的直下头也未必就敢那么无法无天,这没礼数想也是上行下效,由来已久了。

顺风旗扯足之后,司棋正式登场——先是听罢心头火起,却暂时不动声色,等伺候迎春饭罢才带人出来发作,免得二小姐知道先来和稀泥,这口气就出不了了;带人一进厨房,众人忙起身陪笑让坐,你以为伸手不打笑面人?司棋姑娘岂能这么容易就被人哄得下?仍是喝命小丫头们“凡箱柜所有的菜蔬,只管扔出去喂狗,大家赚不成!”并不是来吓唬你们的,也不听你们废话,来了就直接砸场子!三小姐探春敢作敢为,当众就给王善保家的一个嘴巴,却仍是摆明了理由,站稳了脚跟,叫你挑不出理来。二小姐没那么多道理,司棋姑娘也不跟你们讲道理——想想“丰壮身材”的司棋叉着腰往那里一站,指挥手下人开始打砸抢的情景,简直和黑社会老大一般的霸气十足。砸完柳家的赶紧蒸了一碗鸡蛋去陪情,司棋仍是不依不饶,全给泼在了地下——多么强横霸道!晴雯再要尖好强,终究势单力孤,事事要自己出手,不象她立马能拉起一票人马出来,一派江湖帮派作风,横扫千军,无人能敌。

正是因为顺风船行惯了,司棋才敢这样大胆,竟和表弟到大观园里来偷情,以至被鸳鸯给撞见。在那个极注重男女大防的时代,女子的名节比性命还重,也唯有“二木头”迎春小姐的胡涂懦弱才会把自己的大丫头纵容得如此狂放任性。更奇的是“鸳鸯女无意遇鸳鸯”算来是八月初四晚上,抄检大观园则是八月十二夜里,其间有七八日的工夫,而且潘又安都逃走了,司棋竟不怕有人追究下来查到她,那一堆表赠私情的情书香囊也不想法子转移一下,以至于歪打正着全给抄了出来 ——细想想却也不错,当时司棋担心气恼得病着,未免精神短些;又一向没吃过什么亏,侥幸心理占了上风;况就是想转移也没地方可放,因为连家里也瞒着呢;真要一把火烧了又舍不得,就算恨情郎没担当先逃了,也没到恩断义绝的地步,这东西更要留下来做个念心儿——就是这一念之痴,结果闹到无可收拾的地步。

耐人寻味的是司棋当时的表现——她老娘臊得自己打嘴,她却只是“低头不语,也并无畏惧惭愧之意”,连凤姐都深觉可异,只怕她要寻短见,命人严密看管——在凤姐、周瑞家的包括司棋老娘王善保家的等周围人看来,司棋是很该有些羞惭的表示,甚至羞愤之下自尽而死也在意料之中——可真要那样就不是司棋了,司棋有一点和大观园诸女并不相同:她是表里如一的叛逆,她由着性子追求自己的幸福,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值得羞惭的事。

一个人想自杀,必定是断绝了所有希望,司棋是直来直去的性子,她认为自己做得原没什么大不了的!原来有所顾忌是为了遮人眼目,如今事情已败,与其烦恼懊悔,不如想想以后怎么办更实际些。一来自己在园中有些同袍旧情,说不定可以搭救;二来有个山盟海誓的情郎在外头,大不了离了这园子外头过活去。若是旁的女孩子出了这事,定然羞得没脸见人了,司棋却自始至终没闹那些虚情儿——先求迎春说情,知道她不行仍是在耳边道:“好歹打听我受罪,替我说个情儿,就是主仆一场!”预留下地步。后来看见宝玉,仍抱着一分希望“他们做不得主,好歹求求太太去!”知道实在留不下了,还说“让我到相好姊妹跟前辞一辞,也是这几年我们相好一场。”——何曾有一丝半点儿羞惭的表示?

在司棋的心里,男欢女爱是人之常情,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你们不容,我就偷着做!被撞破后虽然担心,想的却是“纵然闹出来,也该死在一处”——她在乎的只是情郎是否有情有意,有始有终,她心里最坏的打算是和情郎死在一起!决没有因为害怕而后悔的意思。黛玉骨子里也是“为了我的心”,但限于身份往往心口不一;司棋却是想做就做,百死无悔,忍辱偷生等着情郎回来。她母亲不准两人相好,她便以死抗争,一头碰死了。

248356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