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游记三十一章读后感(2)
接下来的美猴王大闹蟠桃会、偷吃仙丹、大闹天宫等情节更加吸引人,读完一遍,还想再看一遍。后来美猴王被关进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不但没有把它炼成丹,反倒炼成了一双火眼金睛。美猴王确实是一个无人能敌的大英雄。
现在,我看了《西游记》原著部分内容,听了孙敬修爷爷讲西游故事,也看了连环画,每个都喜欢,每回都看得我心旷神怡、热血沸腾,那真是“元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只有一点,我觉得书中有的段落杀妖灭怪的描写太残忍了。
《西游记》中词语和句子写得非常的美,用了很多修饰词,比如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优美词句。书中描写的孙悟空活灵活现,感觉我跟着孙悟空腾云驾雾,拿着金箍棒,大喝一声,妖怪立刻就变出原形,好不得意。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就有《猴王出世》的描写,太美了。
齐天大圣孙悟空降妖伏魔、帮助别人的正义感,是我们要学习的。
读西游记三十一章读后感篇4
看完《西游记》后,我对书中号称“齐天大圣”的孙悟空佩服的五体投地。从拜师学艺中展现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聪明才智,到东海龙王那取得如意金箍棒,就能看出他那种坚强的信心和永不言弃的决心。当然他也因看不惯天庭的官僚主义做出了一些不理性的事情。但后来经过观音菩萨的点拨为他指明了一条方向:保护唐朝的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真经以造福人类。
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的路上,他那种精神再一次展现出来,他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但他脚下的路是那么的艰辛和坎坷,以他的本领,他完全可以架一个筋斗云把他们送过去,但他却没有这样做,他一路斩妖除魔,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困境,造福一方百姓,一路上孙悟空也受过委屈,但在观音菩萨和他师傅的正确指引下,他没有气馁,最终保护唐僧取得了真经,他也因此取得了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得到了他应有的美誉。
然而我们的求学之路也该向孙悟空学习学习了。我们的父母就像书中的观音菩萨,我们的老师就像书中的唐三藏。我们也应该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我们的求学之路不可能是一马平川,学习生活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也可能会走错了方向。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在父母和老师的关心和指引下,我们一定要做到坚强的面对,而不是逃避。,遇到一个困难解决一个,如遇到自己实在不能解决的困难,就像孙悟空一样去请教高人帮忙,但也要有孙悟空一样有不到万不得以不求人的决心。
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永不逃避,生活中的困难,学习上的难题,我们会得到收获的……
读西游记三十一章读后感篇5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一朵怒放的齐葩。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读了《西游记》这本名著,使我深受启发。他让我深深的知道:成功是一个多么仍人羡慕的字眼啊!想要成功,那一定得持之以恒。
《西游记》每个人都喜爱它不同的写作地方: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可我却十分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孙悟空,他可真是自由的化生:闯龙宫,闹天宫,在花果山上称王。他还十分的勇敢,尽心尽力的保护着师傅,即使师傅被妖怪抓住,第一个奋不顾身,去救师傅的人却是他。他这种鲜活的形象给予我们一种要有责任心,一种追求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说到吃,大家一定会想到贪吃懒惰的二师兄猪八戒:他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打下人间,又错投猪胎,面部象猪一样,虽然他丑陋,但他也有优点:他憨厚淳朴,吃苦耐劳,对妖魔斗争也很勇敢,可同时他的缺点也有不少:他贪谗好色,无心取经,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猪八戒时而自私懒惰,时而真情流露深受读者的喜爱。
《西游记》里最勤劳的非沙僧莫属了,他忠心耿耿,从电视剧里他喊大师兄那种厚重的声音和真诚的眼神可以看出来。他不象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象八戒那样花痴不改,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从不左顾右盼,谨守佛门戒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