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一读后感800字参考
推荐文章
一条充满未知和艰险的路,为了爱,迪伦选择了一场可能让自己灵魂灰飞烟灭的豪赌,尽管前途未卜,可她依然步履坚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摆渡人读后感,欢迎查阅!
摆渡人读后感1
本周读书科目是《摆渡人》。
这是一个需要极大的勇气去读下去的内容沉重的故事,对于我来说。我不知道对于你是何感受,毕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经历决定了阅读这个故事时的感受,而我之所以感觉异常沉重,是因为我刚刚经历了亲人的离世。是的,我非常想念他们,想知道他们离开人世后又经历了什么,如果果真是路途艰险而他们又备受煎熬,我会真的真的非常非常痛苦,最重要的,我,还能不能与他们相见,回归之前的生活。人世间,真的有没有后悔药,供我们重新选择走过的人生路。
迪伦来自于一个父母离异的不完美的家庭,学校的生活也令其倍感沮丧。在造访多年未见以致形象模糊的生父的旅途列车上,迪伦遭遇了车祸,她是唯一一个未能逃出来的乘客,当然,在灵魂离开躯体的一段时间里,她并不是这么认为---她以为自己是唯一逃出来的那个。之后,是故事的主体部分,她遇到了崔斯坦,她的灵魂的摆渡人,知道了自己的死亡的真相,并开始穿越荒原。荒原,是每个人心像的投射,其中的高山、陡坡、沼泽、湖水、太阳等等,包括最重要的保护灵魂度过黑暗时光的安全屋,皆是每个人心像的投射。荒原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其中充斥着饥肠辘辘、阴险邪恶的恶魔,被恶魔抓入地下吃掉的灵魂,不光魂飞魄散,永无再生之日,而且自此也会变成恶魔中的一员,在荒原中为非作歹制造恐怖。恶魔不光在晚上出现,在灵魂的心像出现波动时,天空也会随着心情变得阴晴不定,而一旦出现阴影,恶魔也便乘机发动攻击。迪伦在自己的摆渡人崔斯坦的引领和护佑下,历经千难万险,险象环生,但最终成功抵达了灵魂的去处与荒原的交接点,跨过去,就是灵魂的安息地,在这里,亲人们的灵魂会再次相聚。
这是迪伦的故事的前半程,我未述及迪伦和崔斯坦的情感变化,这些容我后边再叙述。我之所以先说这些,是因为这段情节的设置太触及我的内心感受,在读的过程中,我时时惊醒到,这里说的都是灵魂,刚刚失去生命的灵魂,令在世的亲人肝肠寸断的逝去的生命。我也刚刚失去了亲人,在后来的无数个不眠之夜里,我也在思考是否有一个平行世界,是失去生命的灵魂安息的地方,而我们,最终都离开这个世界后,是否还能再相见。我带着极其痛苦的感情读完了这段迪伦的灵魂穿越荒原的历程,脑子却时时思索着自己逝去亲人是否也一样需要经历这样的炼狱之旅。如果,一切都不可避免,我唯祈祷他们在各自灵魂摆渡人的引领护佑下,成功穿越自己的荒原到达灵魂的安息地。我也希望自己百年后能最终与他们在那里相聚。泪目。
接着说迪伦的历程。事实上,迪伦和崔斯坦在共度险境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男女之间的情愫。这一点都不奇怪,迪伦在现实世界中是个缺爱的孩子,而崔斯坦,事实上是身处青春期的迪伦对男朋友形象想象的心像投射的产物。崔斯坦的爱护,虽是职责所在,却让迪伦倍感暖心,而迪伦的感情升温,也让崔斯坦发生了变化。他们最终在交界处接吻互诉情肠。迪伦要求崔斯坦与自己共同跨越交界点。崔斯坦明白自己不属于那个地方,只能痛苦的欺骗迪伦先跨过交界点后,转身离去,去摆渡其它的灵魂。迪伦痛苦不堪,在其他人的指点下,最终冒险重返荒原,找到了崔斯坦,再次九死一生,携手逆程找到火车,重返人间。令人欣慰的是,崔斯坦也跟迪伦一样来到了人世间,而他一度认为,自己只属于荒原。崔斯坦在隧道的尽头等着迪伦,“嘿,原来你在这里”,我们读到了迪伦的如释重负和欣喜若狂,“我在这里”崔斯坦也应该在内心喜极而泣。
这是一部关于勇敢、爱和抉择的伟大作品。我们在其中感受悲伤、恐惧、温暖,我们在其中思考、回忆和展望未来,我们也仿佛在其中历经了一次或者多次生死和抉择,它无形中增大了我们生命的厚度。它像宗教教义一般指引苦闷四顾无出路的灵魂,却又像太阳给了我们生活在人世间的勇气。佛教释迦牟尼佛自称“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那么,每个灵魂的遭遇都是一个历劫自渡的幻象。当有一天,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如果生命进入再次的轮回,你是否心甘情愿的离开和重新开始?你又愿意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这个故事,给世间每个人的灵魂注入了一种力量。
摆渡人读后感2
灵魂深处,有一座城,有一颗心,住着一个人。
——题记
“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是因为你需要我。”这是崔斯坦对迪伦说过的一句话,我记忆犹新。人——摆渡人;对一个人——死去的人;产生了情——爱情。
他们之间有着一种伟大的力量像一根红线,牵引着他们走向旅途,他们相亲相爱,共同进退,难分难舍。
当灵魂的神降临的时候,他们遇见了。谁说没有一见钟情?一见倾心?崔斯坦就是一个,一个没有生命的光一般的人物,却爱着一个现实上的死去的人。他说,“为了你,我愿意牺牲我自己而送你进入灵的另一边。”这是怎样的一份责任啊!或许这并不是尽的摆渡人的责任,而是尽上一棵大树的责任。当他被魔鬼抓去,却意外流血不能复原时,他就知道,眼前这个人注定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最终他们相互倾诉,相互融入,他们都谁也离不开谁了。
他们都拥有奋进的人生,他们都给予了我巨大感动:
责任:人生在世,为了什么?为了一份责任与担当。那么,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的责任是什么呢?就是为了中华,为了崛起。故事中的崔斯坦尽职尽责,他摆渡了成千上万的魂灵。他摆渡灵魂,得不到丝毫回报,却依然坚持着。或许,有人会认为他的人生没有意义吧!可是错了,他跨越荒原,迎接新生,他体会其中的乐趣与感动,他从不孤单,从不绝望。因为一作文//Www.ZuoWEn8.Com/切都是他心灵的映射。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生活就像挖井,挖得越深则越纯净,我们绝不允许让自己的生活像掘土一般只注重表面。”崔斯坦正是懂得了这种道理,所以他固守职业,越来越净。
信任:记得有一个关于黑奴的故事。一个小黑奴在三角贸易中落水了,他挣扎着,船上却无人知晓。他告诫自己,船长一定会来救他的。正是这种信念,支撑了他在水中的呼救,最后船长真的来救他了。故事中的迪伦也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将自己托付给摆渡人,选择去信任他。当崔斯坦不再出现时,迪伦告诫自己,“崔斯坦会来的,我相信他。”她站在安全屋里等待,呼喊,熬过了无依无靠的漫长日夜。正是她这种信任救回了崔斯坦的命(或许不是救吧),也救回了自己的命。她毫不怀疑的选择去信任摆渡人,最终赢回了属于自己的幸运。
爱情:爱情是两个人情投意合,爱情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两个人相识相知那是一种最美好的境界。故事中的迪伦失去了崔斯坦,她感觉自己的人生失去了价值,她不惜一切代价去寻找他。她打破命运的瓶子,穿越去新的世界。她跨过魔鬼出没的荒原,她趟过污水漫天的魔湖。她奔跑,她失去知觉的奔跑,为的只是去见他一面。崔斯坦离开了她,也不自在,也心不在焉。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远隔千里的爱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