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读后感800字(2)

关键词: 红岩读后感800字,红岩,读后感
涵樱0 分享 时间:

些烈士们致敬,并珍惜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

红岩读后感800字篇5

有一种色彩,渲染生命的灿烂,那是战士鲜血的辉煌;

有一种言语,唤醒沉睡的思想,那是烈士不屈的誓言;

有一种情感,领航时代的前进,那是不朽的红岩精神!

最近,我看了《红岩》。每当我打开这本书,我的激情不禁被点 燃,我的热血因此而沸腾。我的灵魂在那一刻又一次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 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我是多么激动、崇敬、悲愤!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临近,社会上涌起一股“唱走红路、读红书、讲红事”的热潮,使我燃起了细读《红岩》的兴趣。《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小说描写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下,地下共产党组织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懈斗争的故事。小说《红岩》被称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虽然之前就曾读过这本书,却被时间搁浅了记忆,重新捧起这本红皮的书, 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心境已经不同往日了,但我们革命先烈那“顽强的精神”与“不屈的气节”仍不禁让我潸然泪下。

本书中我最敬佩江姐,以前,我听说过好多有关江姐的事迹,

江姐的钢铁形象早已深深地扎根在我心中。看了《红岩》后,我更加敬佩江姐了。当江姐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而变得不堪一击,她擦了擦泪,站了起来,因为她知道,自己不能够倒下,因为共产党交给她的任务,她还没完成,江姐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让我深深的敬佩,我能做到江姐这样吗?在渣滓洞的监狱生活时,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不向敌人屈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敌人用尽办法,看到这些严厉的刑法,我很气愤,却什么也不能做,我想象不到江姐是怎么在这刑法下撑下去的。敌人软硬兼施,还是撬不开江姐的嘴巴„„

“狱中八条意见,回味无穷。革命胜利至今,此八条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和现实仍特别适用,这难道不该令我们痛心和重视吗?在今天没有流血牺牲的和平年代,作为每一个共产党人又应该怎么去做,应该怎样去奋斗追求、怎样去看待自己的生命意义。”

红岩读后感800字篇6

《红岩》这本红色经典小说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接触到的,当时只是觉得江姐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很让我震撼,现在重新回味一遍,感触就更加深刻了,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 1948—1949年,正是新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在这时的山城重庆,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的活动比任何时期都要活跃,而同样,在此时,敌人的镇压与迫害也比任何时候都要残酷。在渣滓洞和白公馆,无数中国共产党人靠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反抗、斗争,谱出一曲曲生命的赞歌!《红岩》描写的就是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的英雄事迹。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这是《红岩》里面的一首诗,全书都透着诗中所述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这种语言深深得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岩精神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同样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有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热情。红岩里最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的精神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其具体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身怀远大抱负,为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也许信仰不再像那个年代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标却一直牵引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红岩读后感800字篇7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它基本情节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地下党领导的城市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不屈,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余新江等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辉。

读完这本小说,被里面情节深深震撼,在书中,江姐面对凶残敌人的鞭挞棒打,竹刺针扎,她总是毅然地说“毒刑拷打

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还有可怜的“小罗卜头”牺牲时年仅9岁,他已经在监狱里待了8年,他在狱中从事着狱友与外界联络的革命工作,然而就在反动派潜逃之前将年仅9岁的“小罗卜头”杀害。有多少共产党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中国的伟大胜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我的理解下,作者用《红岩》来给这本书命名原因有两点,其一、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重庆的红岩村;其二、红是革命的颜色,岩石是非常坚硬的物资,而革命者在狱中也坚持斗争,坚忍不拔,不正是岩石的本质吗?

《红岩》这部小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信念执着追求的高度概括。“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说到“红岩精神”不由的让我想起了我们西部铁军的“铁军精神”,从父辈们的“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的支援攀钢建设到现在的“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转型发展都展现了不惧任何困难一往无前的铁军精神。50年来中国十九冶秉承了“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用深厚的文化积淀着力打造了“西部铁军”品牌。“西部铁军”的“将士”们转战大江南北,战严寒斗酷暑,打下一个又一个“硬仗”,取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使得“西部铁军”的品牌不仅受到业内外认可,更是为国际市场的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南京分公司近年来的发展,也是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传承“西部铁军”精神,勇于拼搏,敢打硬仗,从酒钢高炉到日照钢铁,从芜湖新兴铸管到海外印尼镍铁,我们啃下的是一个又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硬骨头,才有了南京分公司如今游刃有余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中国十九冶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市场占有稳步扩大,尤其是响应国家和中冶集团“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的战略号召,国际工程业务进入越南、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纳米比亚、等20余个国家,海外工程业务有力支撑了公司未来的发展。南京分公司近两年的“主战场”也是海外工程——印尼镍铁项目和印尼塔岛选矿项目,我们的“铁军将士”高举着“西部铁军,祖国放心”的旗帜,在印尼的工地上挑战艰苦的施工和生活环境,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续写着“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铁军精神”。

我们的“铁军精神”不正是“红岩精神”的延续吗?曾经,我们是一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如今我们是西部铁军。如果说“红岩精神”是我们价值取向的参照,那么“铁军精神”就是我们思想的升华,它引导着我们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世界观,自觉把个人前途同企业命运相结合,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建设人才。

30524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