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上的人读后感作文600字
也许,孤独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都曾拥有,只是在时光中渐渐丧失。但是,总有一些人,一直饱有这样的灵魂。《星星上的人》讲述了一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温暖与孤独的故事,我不是你,所以不能感受你的痛苦;我不是你,也无法看到你眼中斑斓的世界。而那些用独特眼光观察世界的人,最终改变了世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星星上的人的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各位。
星星上的人读后感1
断断续续读完,用时颇久的一本书。
“自闭症的孩子是星星的孩子,他们像星星一样纯净,美好,也像星星一样孤独的闪烁。”
因为以前看到的这句话才想看这本书。
一开始是因为知道描写自闭症儿童的才选择进来看,看了一半觉得不贵不想半途而废就买了下来读完。
没看这本书之前,以为自闭症儿童都是安静抑郁的,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原来有这么一类“蒂莉”般的孩子也是自闭症儿童。这些孩子一出生就带有一双翅膀,注定与众不同。可是这份不同让不少家庭感到压力与,于是斯各特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他组织了几个有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共同创建了“和谐夏令营”。
我愿把世界建成一座夏令营,在每一个角落里倾注希望。头顶闪耀着星光,孩子们茁壮成长,爱是治愈一切的妙药良方。他希望能用爱治愈他们。可是,从一开始,信赖就不存在。总觉得之后他的自杀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失望,他以为,本可以做得到,做得好,可是,没有人愿意义无反顾从始至终地相信他。
当然,越读到后面越觉得他的性格有些极端,情绪管理不足,这可能是因为他完全是靠热情在做这件事,却不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可是热情这个东西,来的快也失去的快,尤其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孩子们的恶作剧是压死斯科特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书采用三人视角写成,以夏令营为界,妈妈讲述“过去”,一步步交代了来这的原因;小女儿艾莉丝讲述“现在”发生的一切;而大女儿蒂莉则在描写“将来”,说实话,看不太懂她的世界。
不知道写了什么,反正对我来说,它不是一本让我很有阅读欲望的书。记录着好能回忆讲的是什么。
星星上的人读后感2
起初我以为这是一本自闭症儿童的鸡汤味小说……抱着这个心情去品读了,发现有些偏差。
低估了《巴别塔之犬》作者的实力,这本书想表达的元素太多了,特殊儿童,家庭关系,母与子,人与人的信任,想象力,同理心……这些我都感受到了(卡罗琳一向很擅长高概念的道德两难议题)书中的主角们——斯科特、艾丽丝、亚历珊德拉、蒂莉是孤独的,甚至整个和谐夏令营里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无法完全了解另一个人,所以我不能感受你的痛苦,也看不到你眼中斑斓的世界。这是个无解的命题。而斯科特之死是必然的,导火线不是蒂莉的恶作剧引起的警方调查,恰恰是夏令营的所有人在日常点滴积累的不信任,于是矛盾激发到了最高点,掏枪自杀也不算是意外了。
也许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新罕布什尔州那片空旷的营地上,犯罪者游戏依旧在持续,歌声一如既往地嘹亮,就好像什么芥蒂都不曾有过。可每个人都清楚那种无法诉说和不被理解的孤单,对某些帮助望而生畏,踌躇满志却不被认可,孤单得仿佛那里只剩下你一个人。
你看,我们一辈子都在努力忘记生命是多么的短暂和脆弱,都在努力说服自己就是那抹不一样的烟火。可我们都清楚,每个人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故事模板,在重复着前人走过的路。
自闭症儿童蒂莉每每问道,凭什么只有伟人被歌颂,而普通人不给立雕像呢?于是在她的世界里她臆想了一尊哈蒙德家族纪念碑,后世过来瞻仰的人不计其数。
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值得被纪念,假如我们的生命都像历史上的伟人们得到尊重,我们的生活被认真记录小心保存。每个生命的诞生都像一场海战的胜利一样伟大,每个生命的死亡都像一场国家的灾难一样令人悲叹。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活得更加肆意又快活呢?
又或许,相同即是平庸?在那个世界里我们依旧在复刻着同样的人生模板呢。
星星上的人读后感3
斯科特的结局真的意料之外,蒂莉应该算是幕后推手,不管她有意无意,真的是一个拥有翅膀的天使
星星上的人,一个很特殊的群体,至今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应该很自在吧,就是对父母残忍了一点。但是,说不定过了若干年后,一百年,两百年…就真的像书里面讲到的那样,那时候大家都不觉得这一类孩子有什么特殊
真的好喜欢蒂莉,天马行空的想法和提问会也会让我有所启发,为什么非得这样不那样呢?
我们可研究的资料并不多:也许只是几件破旧的武器、残损的碗碟。但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每一样东西,都述说着我们未曾经历的故事。
那个年代的父母们真心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帮助他们的孩子。他们担心孩子的一些本能和趋势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而不加干预,会造成更具毁灭性的后果。这样的做法与一百年前家长们为了防止孩子手淫而把他们捆在床上的做法同样愚昧。
想象这样一个世界,当人们去世后,影像会从照片中消失。就像《回到未来》中男主角险些失去让父母在一起的机会时那样,只不过照片中的影像不会经历一个由模糊到渐渐消失的过程。人活着,影像在,人死了,影像就没了。就这么简单。于是,成千上万的寡妇对着只剩下她们自己的照片哭泣;成千上万的母亲对着臂弯下的空白微笑;成千上万的婴儿悬在了半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