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的英文读后感800字(2)
爱便要告诉!那时艾希礼欧洲归国,思嘉走廊上,看见他骑在马上沿着长长的林荫道走来。阳光下,他那一头金发和抖擞的装束、他困倦的灰色眼睛,他悠扬,悦耳的声音,让她为他倾心,那个瞬间,她想要得到他,单纯而不加思量。白瑞德说,思嘉从来就不是个上等女人。她的血脉里流淌这爱尔兰的倔强与高傲。艾希礼订婚了又如何?于是,她在藏书室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可是,换来的却是艾希礼的退缩。那又如何,好胜使她嫁给了查尔斯,然后变成了寡妇。这对一个十七岁的女孩来说是何等痛苦,可她只是耸耸肩膀,说“明天,我一定会把他给夺回来的。”
南北战争爆发,亚特兰大的大火,这场在美国内战中载入史册的事件。就在围城危在旦夕的时刻,炮声冲天,火光隆隆,面对着临产的媚兰,没有任何助产经验的思嘉却毅然决然的担任了接生的工作,并在媚兰顺利产子后找到白瑞德,让媚兰母子顺利回到了塔拉,这是怎样的决断与冷静,让一个小小的女孩,爆发出足以保护身边人的力量。皮特姑妈说“有她在,我便安心了。”媚兰说“她比男人可靠。”思嘉,我佩服你的决断。
接下来,在满目苍痍,饥渴难耐,无衣无食的情况下。思嘉,这个从小生活在贵族家庭,或者无忧无虑的,衣食无忧的公主般的生活的女孩,像是黑奴一样,跑到田里去干着艰苦的农活儿,她为了生计,为了一家人免于挨饿,忍受苦累。这是何等的坚强!从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的闺阁千金,到落魄的如奴隶般的干活,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一家的衣食。思嘉,你艰苦卓绝的精神,让我感动,你的毅力,让我敬佩!
第一次,是为了赌气嫁给查尔斯,第二次是为了金钱。许多人说思嘉是一个任性,轻率,自私,冷酷,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可我却不这么想,在战火冲冲的时代,有几个人敢到监牢里去。明知塔拉农场的危机,她依然坚持回家,一个女子,挑起了一个农场的重担,一季回环,一季变换。教育家李霁野说过:“人生的确是无常的,不过人生的可爱处也多半就在这无常之间。”在义卖会上,当白瑞德出资一百五十元金币时,思嘉那声大胆又响亮的:“我肯的。”道出了多少十九世纪被压抑女性对于个性与解放的渴望,这般的勇敢与大胆,又有几个人能有。
对于这本书,有人说,这只是一本流行一时的通俗小说,一本畅销书罢了。有人说,《飘》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一个个生动而又个性鲜明的人物跃然纸上,女主思嘉更是堪称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的艺术典型。书中对人物心里的刻画真实细腻而深刻,让读者感同身受。情节的描绘具体生动,情节具有戏剧性,可以说是经典之作。我认为,作为一个读者,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享乐与震撼,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一个南方奴隶主的全新视野了解了南北战争,这便是成功。
对我来说,《飘》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昙花一现的畅销书,而思嘉,也足以成为我敬佩的良师益友。
飘读后感5
一部经典的爱情故事,一段离奇的感情经历,一个耐人寻味的悲苦结局,这是我读了几遍《飘》之后的大体感受。
有人讨厌斯嘉丽,讨厌她的自私,孤傲与虚荣,讨厌她抢走妹妹的丈夫,讨厌她看不起贫苦的农民,讨厌她为了钱可以不顾一切的丑陋姿态。但我并不讨厌她,事实上,她令我不得不敬佩她。我佩服她的坚强勇敢,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在那种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面对困难时,她选择迎接,当她面对责任时,她选择承担,可当她面对爱的抉择时,她却选择了蒙蔽自己,当她终于认清要面对时,却已为时已晚。而她在无能为力时,就会告诉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会好了,Tomorrow is another day。不管她面临着什么,她永远充满了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然而她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异常执着,却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却不屑一顾。一面在拼命让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断地把幸福推离,把爱人推向深渊。斯佳丽爱的是艾希里,可是,艾希里却不要她。就像瑞德说的,艾希里是个君子,只是生在了一个和他格格不入的时代。他还是用旧世界的游戏规则生活,只会撞得一鼻子灰。斯佳丽不了解艾希里,所以她爱他,想尽一切办法得到他,而当她认清他时,她再也不爱他了。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德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梦中的王子——艾希里。她认为她所欣赏的优点艾希里都有,实际上只是她人为的加诸在他身上的而已。这就如同她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艾希里穿上,而后爱上他。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她就如同一个小孩子,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异常执着,而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却不屑一顾。一面在拼命让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断地把幸福推离,把爱人推向深渊。然而当她明白时已经太晚了,唉,正如文中所说“期待的心经不起太久的等待”,思佳丽从来都不敢正视她的情感,一直以为自己爱的是艾希里,实际上呢,直到她的他离开的那一天,她才发现,那个一直守护着她的人原来才是自己最爱的人,可是人去不再,她能上哪里去寻找?她又怎么追回他这么多年的爱?她已经把他伤害得那么深了,还会追的回来吗?人,为什么总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呢?从来不会好好珍惜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这就是人吗?期待的心经不起太久的等待啊,千万不要等失去了才发现那个他(她)是那么重要啊!
文中我们还不能忽视的一个女性就是普遍受大家欢迎的媚兰,我不得不说她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如此一位坚强的女性,却又是如此的温柔善良和善解人意。正如瑞德说的,她是他所见过的少数贵夫人中的一个。她温柔,对艾希里非常体贴,对所有的孩子都非常关爱,她贤惠,让家庭温馨,家人和睦,她又是宽容的,对于斯嘉丽与艾希里犯的错不仅不计较而且还保护他们,她文弱却更坚强,敢于面对任何事情。她用她的心爱身边所有的人。当她丈夫打仗时,她在后方默默守侯,做她力所能及的事,当北佬打进城而她又快要临盆时,她依然镇定,当她身体虚弱而没人下地干活快要没饭吃时,她和斯佳丽一样,放下过去所受的教育和优越感,拖着虚弱的身体下地干活,当她看到斯佳丽杀了一个北佬时,她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帮着掩埋尸体,搜查钱财,擦拭血迹,当战争终于结束,她痛恨的北佬士兵来到她门前要求照顾而她们自己也没有过多粮食时,她还是尽她所能地帮助他们,因为她希望在远方也有一个好心的北佬女人给她正在回家的丈夫一口饭吃。她明知自己的身体无法再承受生育的痛苦,却执着地要再为艾希里生个孩子,最终离开了她爱了一辈子的亲人们,看着媚兰,使我想到许许多多的中国古代女性,她们也是如此的善良,任劳任怨,相夫教子,然后默默无名地老去、死去…而恰恰因为她太完美,我觉得太不真实。我认为没有缺憾的人生似乎更不完美,也许《飘》正因为结局的遗憾而更完美吧!
有时候特别羡慕斯嘉丽,有一个特别了解自己的人,而且还特别疼爱自己,有时想这种男的存在吗?他勇敢、执着,他能那么深地爱着斯佳丽十几年不变。他想保护斯佳丽,宠爱斯佳丽,照料斯佳丽,让她事事称心,而斯佳丽却拒绝了。所以当他们的女儿出生时,瑞德把他所有的爱都倾注于她的身上,邦妮不像斯嘉丽,邦妮爱她的爸爸,瑞德能从她的身上找到温暖,找到希望,找到爱。但是他曾经说过,再永恒的爱也会有磨光的时候,而他的爱,是被斯佳丽愚蠢的固执磨光的。当他女儿离开他时,他的心,再也回不来了。他说过,他从来没有那个耐心把剪碎的裤子缝好,再告诉自己这就和新的一样,自欺欺人罢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缝,再也不是原来那条了。 瑞德是个复杂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却仍和旧时代格格不入,他有锐利的眼睛,可以在乱世找到自己的处身之道,他对国家有热情,即使他明知必败无疑,却仍在最后关头入了军。他爱斯佳丽,但他更了解斯佳丽,所以他从不说,只是通过行动表达,而斯佳丽却从来不想去了解他。最后,他绝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没有勇气再去尝试,他累了。
唉,想起来也的确挺伤感!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艾希里,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德,那她就不会失去他。
《飘》绝对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书,文字优美,情节跌荡起伏、扣人心弦,以文学角度来说,这绝对是一部绝世佳作,值得一看。
飘的英文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