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读后感600字参考(2)
文章语言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仅用了三百二十字,叙述得扣人心弦。“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二十二个极常壳的字眼,便勾画出一片奇景,如在目前,永难忘怀。至于桃源风貌的描绘,人物活动,对答的记叙,也是着墨不多而内含丰富,令人味之不尽。“美好而淳朴”,这是桃花源和这篇散文给我们的共同印象。
桃花源记读后感5
上初中的时候学过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传世名作《桃花源记》,脍炙人口,历九不衰,堪称散文中的极品。这篇文章之所以千古传诵,不仅仅是布局严谨,文辞优美,最主要的是在这篇文章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生活,使无数人为之神往。
时隔二千多年后的今天——公元2012年10月21日又有一篇写桃花源的文章《新桃花源记》诞生了!它是当代的桃花源记,也是一篇优秀的文章,堪与陶文相蓖美。但所不同的是作者是现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桃花源是黑龙江农垦的一个小镇——逊克农场。陶文描绘的理想社会是虚幻的,但吉文描写的却是现实的幸福生活,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陶渊明的理想社会生活是追求个人温饱和无忧无虑,使老百性能过上没有烦恼的田园日子。陶渊明的愿望无法实现,历朝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都在努力追求这样的理想社会生活,但也都没法办到,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表达志趣抒怀罢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办到了,而且比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记》生活还要安逸舒适自由得多。吉炳轩所描绘的新桃花源——逊克农场人民过的日子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对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发扬“三创”精神:创业、创新、创优,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使荒芜的大地改变面貌,使不可能变为可能,在现代中国创建了新的桃花源,这是人类的创造的伟大功绩,必将载入人类史册,万世传诵。
逊克农场没有桃花,而吉炳轩书记用《新桃花源记》来描述,虽是借用陶渊明的名作来记事,但中心里想是抒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的感慨。两者不同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是不存在的,是陶渊明无奈中的幻想,而吉炳轩的“新桃花源”——逊克农场——蓝莓小镇,则是现实的,是真实的桃花源。
我是一名新桃花源人,是新桃花源人中的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育新桃花源下一代的神圣使命。做为新桃花源人,我们怎么办?做为新桃花源人中的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我们该怎么办?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新桃花源人面前的首要问题。我们每一个新桃花源人都要面对,并且要从自身出发,从本职工作出发,认真思考,努力上交一份令世人满意的优秀答卷。
首先,做为现代新桃花源人——逊克农场人倍感骄傲和自豪。古代人因向往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生活而去幻想,并由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作千古名文《桃花源记》,使我们以有这样的古人为荣,并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那么,做为现代人的我们,原不敢跟古人比,理由是我们做的不好,没有办到古人追求的理想社会和幸福生活。但是,今天我们做到了,而且做的比古人还好,你们说,我们能不感到骄傲和自豪吗?特别是现代新桃花源就是逊克农场,是我们的家乡,做为逊克农场人,你说,我们能不高兴吗?能不倍感感骄傲和自豪吗?答案是一定的,骄傲和自豪!骄傲和自豪!骄傲和自豪!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建设好新桃花源,无愧新桃花源的光荣称号。要想把新桃花源建设的更加美好,使新桃花源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教育工作出发,立足本岗,做好本职工作,发扬北大荒精神,争先创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好新桃花源的下一代,使他们从小热爱农场,努力学习,立志成才,长大后报效祖国,建设家乡,使新桃花源越来越好,使新桃花源越来越多!
我相信,也坚信,只要我们新桃花源头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的新桃花源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人民会越来越幸福!
桃花源记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