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读后感800字范文(2)
不谈活着有什么意义,因为到最后不管什么意义,皮囊终究还是这副皮囊,而一颗活着、醒着的心才是皮囊真正标志出生命的限度,正如臧克家曾经说的“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书里温情而又残酷的家乡故事与现实纠缠的影子,像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生活影子,可最后谁又能彻底明白生活的意义呢?所以当你觉得你正在经受生活的折磨和挫折时,不必抱怨,至少你活得比别人幸福。皮囊如是,地坛里的史铁生也是,虽然经历过挫折,但他终究还是走过去了,虽然没有道尽生死,但他让我们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皮囊让我们学会“看见”自己,也同样“看见”更多人。想要什么样的皮囊,就要看我们要选择怎么样的人生,也只有过完人生我们才能知道我们皮囊是厚是薄。苦难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的确确的存在,经历让我们不断认识并完善自我。无论如何,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
皮囊读后感4
看完了蔡崇达老师的《皮囊》一书,不禁为其中的细腻感情而震惊,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母亲的房子》一篇了。
在《母亲的房子》这一篇中,他的父亲在迎娶他的母亲时许诺给她买下一栋房子,并以两人的名字命名。他买下一块地,并以两人的名字写了对联,挂在上面。后来父亲因为工作不顺,颓废了,在家里也不出去挣钱,只剩母亲一人养家,可她也没说什么。后来父亲又因不慎跌落,生了一场大病,最后落下了个左半身瘫痪的下场,使本就贫穷的家更加不堪一击。
可母亲从未放弃过父亲,一直暗暗支持、宽慰他,即使父亲不太理解也不想去理解这种帮助。父亲去世以后,她把对父亲的爱转到了房子上,即便知道房子马上就要被拆掉了,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可她仍然不顾别人的反对,一有闲钱就去改建房子,最后以她和父亲的名字命名了这座房子。蔡老师虽然知道在他人眼中这是件怪异的事,可他也支持着母亲建完房子,因为他知道,这是母亲对已逝的父亲的一份浓浓的爱。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家之间的那份浓浓的亲情,是在父亲身患重病时仍不离不弃,打气加油;那份浓浓的亲情,又是母亲坚持替父亲修建好房子;那份浓浓的亲情,还在于母亲四处奔波,只为让父亲的灵魂在天堂过的更好;那份浓浓的亲情,是蔡老师愿意用自己用来买房的钱去替父亲修好那栋房子;那份浓浓的亲情,是蔡老师在闲暇之余会去翻动地图,只为找到母亲的那栋房子,让自己有家的味道;那份浓浓的亲情,是家人对父亲老小孩的任性的宠溺;那份浓浓的亲情……
我同情他们的不幸,不能有一个健全的家,要承担比同龄人更多的东西,甚至苦苦付出,到头来却被人误解的无奈,却又羡慕他们虽然过得清苦,但是有着许多人没有的亲情。如果让蔡老师再重新选择一次,他会选这个家吗,我觉得他会,因为我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他对他的家和他的家人那份浓浓的、无法割舍的、无比看重,值得他为之付出所有力量的爱。
十分感谢蔡老师的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亲情可贵,更是体会到了他们家中那份可贵的浓浓的亲情……
皮囊读后感5
这几天,我看了《皮囊》这本书,被它的内容所深深吸引。
开篇就写到阿太,她虽绝情,但她是作者心灵的归宿,她教会作者:"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可以说,这句话对作者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全文的主旨。
当时,母亲就算倾家荡产也要建好房子,她经历过挫折,许多人都让她放弃。而且当时他们家境贫寒,不得不兼职着几份工作,一个人干很重的活,作者也必须在放假时做家教来负担沉重的建房费用。作者开始并不懂,直到后来,他知道,母亲这样做不过是想让父亲在街坊邻里面前抬得起头来。这件事不就充分体现出母亲对父亲从未表达过也不可能说出口,但又万分深沉的爱吗?这样的爱,让作者感受到家的温暖,让作者就算在外打拼,也知道自己永远是个有家可回的人。不幸的是,父亲半身瘫痪了。为了让父亲振作起来,他们一家人都传递着一种乐观的心态,以及一种对彼此,对未来的信心。父亲在台风来时还坚持要出去练习走路,也能看出父亲对这个家很有责任心,以及对生活给他带来的苦难的不屈服。这象征着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但命运终究给他开了个玩笑,他的努力并没有结果,他半身瘫痪的状况并没有因他的每天练习而改变。最后因为他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竟然有了一种小孩子的脾气,这或许是他瘫痪后唯一能让他振作的生活方式。他对生命更是释然了,这也是他对生活最后的屈服。作者得知父亲走的时候,是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开幕式正在倒计时的时候。这时候是全世界的狂欢,但没人知道,这一刻,作者的世界崩塌了;这一天,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走了。让作者感触最深的,大抵是和父亲一起做手术但后来却不知踪影的一个男孩及他的父亲吧。他突然知道了生命的.脆弱和转瞬即逝,一个人活在过世界上的痕迹,被风一吹被,或者沙子一埋,就不见了。
这本书中,让我最有感触的,就是 "阿小和阿小"这个篇章。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读出了作者自以为的卑微。刚刚认识香港阿小的时候,作者面对一个社会上游人士,嫉妒他抢走了些许赞扬他的目光,又因为他时尚的玩具,穿着和思想而自。因此,当他读懂了香港阿小与他不一的心理的时候,他选择了疏远。但有钱并不意味着全部,香港阿小也很孤独,他心里装着骄傲,却失去了孩子般的童年。长大了,作者来到了北京,诺大的城市,快速的生活节奏,当他走在人山人海的地方,总能轻易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而在那个小村子里,虽人少条件不好,有的却是存在感。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作者的人生,感受到他曾感受到过的事情,他写下的是刻在骨头里的故事,留下的是那些我们终究要回答的问题。
皮囊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