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镜花缘读后感700字5篇
《镜花缘》是清代神魔小说,鲁迅爷爷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能“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镜花缘读后感,欢迎查阅!
镜花缘读后感1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镜花缘》的木偶戏,对各个神奇的国度印象还是比较深刻。当然这次如果不是为了帮鑫鑫选论文估计也要很久才会去看这部小说的了。
整本书阅读完毕以后,撇开故事情节,可以读出的是李汝珍本身属于非常的博学多才的,甚至于连璇玑图都能够融入书中,真的是非常的佩服,至于琴棋书画诗酒花医卜星象骰子牌九这类的就更加不肖多说了,几乎可以说是方方面面都有涉猎外加研究,想来真的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最擅长的应该是韵这一块,在全书出现的频率也是最高的,后来搜索了一下李汝珍果然写了一本《李氏音鉴》。如果过来写一部百科全书想来也是很不错的,可惜通过镜花缘这样的故事来阐述似有炫技的嫌疑以外对于故事本身的精彩程度似乎没有多少的加强。
回到故事本身,前半本应该算是山海经的游记版本,李汝珍的想象力和博学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阅读起来也属于让人兴致盎然,后半本则有点像是红楼梦或者说是才女们的日常,除了通过一众才女的言行介绍了一系列民俗以外并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阅读起来比较无趣,文学性上的造诣也不是很高。最后几章应该是模仿封神演义然后闯关破关,有了一定的神魔体系和较量,然而不知道是因为故事要结束了还是作者没兴趣写了,有很兴奋的开头,然后很平淡的结束的破关节奏。
人物构架上,出现了百花仙子,不知道是不是模仿的水浒传。但也是因为要凑齐百花,所以除却主要的几个仙子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以外,剩下的实在是非常的没有存在感,因为故事过半才开始让百花出场,到后来七八个人一批一批的一起出来,名字又非常的相似几本也就是一瞥而过也就是了。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有为了凑齐百花强行拼凑人数的嫌疑呢。也在思考为什么不像金陵十二钗那样仔细的描述主要的十二仙子就好了呢?或者像水浒传一样从一开始就让人物一个个的出来展开故事,而现在非要在前面展示奇异的海外世界讲述故事,然后又要一个不落的描述百花却又没有那么多的人物个性和出场故事,反而很奇怪也没有特殊感。
然后花花属于什么花呢?
镜花缘读后感2
中国女子,沉默了千年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中国古代的女子有过花容月貌,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充当着配角。大多数时候总是被人忽略。
妇女在被忽视的这几千年里,她们的行为举止被一个所谓的“礼仪” 约束,谈婚论嫁身不由己,只能听凭父母安排。没有人权,只能任人贱卖,做人的奴婢,充当下贱之人。
在女儿国林之洋裹小脚那一段,作者云:“试问鼻大者削之以小,额高者削之使平,人必谓为残废之人。何以两足残缺,步履维艰,此又为美?”的确如此。这原是惩戒措施,却成了每名女子都要经受的,如此荒唐离奇!由此看来,这几千年,中国妇女没有了尊严,任人摆布,只能顺应这大流,以为生存。
我认为这几千年来女子崛起的时日甚少,是风气至此,不得不从。她们从小只学针线活,不知书达理,自然到不了那个年代的巅峰,所以生死存亡都只能依赖她们的丈夫,历来如此,也就以为理所应当。反其道而行之这甚少,由此才致妇女问题拖了几千年。《镜花缘》对于妇女问题的答案是:男女应该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选举制度。
我们常见那宫斗剧中众妃斗得如火如荼,心思废的跟日理万机似的。如果有一个朝代能相对公平对待女子,这些嫔妃不用过度依赖丈夫,把这些算计别人的心思都用到学习上去,那一个个都是高手啊!使多少条人命et/遭灭顶之灾啊!技术能前进多少年啊!
几千年来,中国大部分妇女都是在“浪费”。真正在推进文化进步的是那些男子。如果能更早认识到妇女的重要性。让妇女也接受教育,我相信中国比现在不止进步一点点。中国古代也涌现出过不少杰出的女性。像李清照、武则天等就是。就证明中国女性不是不行,只是时代不给她们机会!她们连探索更大世界的敲门砖都没有,又何能与受过教育的男儿相比!
中国历史上并不是没有上官婉儿和李易安,只是缺乏一种正确的女子教育制度。黑齿国人虽丑陋,但她们有女学塾。文化之间平等,竞争公平,文化底蕴似乎高出天朝。林之洋带些脂粉上来本意也知她们丑陋,所谓人不可貌相同样也出现在两面国和白民国。对于黑齿国人的歧视使他们自大。这也就像中国古代男性看女性力不及己,慢慢忽视了他们。这是同一个道理,看人不能只看表象,得入其深意。
本篇看似再讲一件事:那就是对待女子要公平。的确,就算是在当今社会公平二字想做到也比跳出银河系还难。但现代社会的进步,让女子们开始发声。巾帼不让须眉,向历史证明女子也能大有作为!不要忽视身边任何一个微小的存在,他们的存在都有意义,经过雕琢,一定能绽放万丈光芒!
在如今这个相对公平的世界,希望努力的人被公平所待。越努力,越幸运!前途漫漫,光明坦荡。优秀的人终会被铭记!
镜花缘读后感3
《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比较优秀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晚年的一部作品,共一百回。《镜花缘》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武则天称帝,打败了唐室旧臣徐敬业、骆宾王的反叛。有一天醉后观花,令白花严冬齐放。众花神不敢违背圣旨,就齐聚皇家花园喷蕊吐艳。哪知违背了天规,被玉帝贬下凡尘成了一百个才女。众花领袖白花仙子被贬到岭南,托生为唐敖的女儿小山。唐敖殿试落第,心情沉闷,就随妹夫林之洋泛海出游,经舵工多九公导游,观览了海外异国风情,看到许多奇人异事。后来进入小蓬莱,求仙弃世,一去不返。小山思亲心切,让舅父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回家,历经磨难后终于找到小蓬莱,却意外地在泣红亭中录下一卷“天书”,上面有一百名女子的事迹。并遵照父亲的意思改名为唐闺臣。
第二部分写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红亭天书上载得分毫不差。这些才女及第后,拜见宗师,连日饮宴,赋诗游戏,表演了书、画、棋、医、卜、星相、音韵、算术等,以及灯谜、酒令、斗草、投壶等,尽欢而散,唐闺臣也重返仙山。这时,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联合剑南节度使文芸,起兵反对武则天,一些才女也因姻亲关系加入军中,不少人殉难,终于打破了“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大阵,武则天失败。后来唐中宗复辟,仍尊则天为“大圣皇帝”,则天又下新诏,宣布明年重开女试,并命前科录取的才女重赴“红文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