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有感昆虫记读后感命题作文(2)

关键词: 昆虫记有感,昆虫记读后感心得
戴衔0 分享 时间:

螳螂都是爱吃活的昆虫的。软颈、大刀和锯齿是螳螂最具杀伤力的三大武器。在所有昆虫中,只有螳螂的颈部是软的。但是它的凶恶和残忍是人们想象不出来的。因为,螳螂不仅仅吃其它的昆虫,还会吃自己的亲朋好友。还有更惊人的,那就是雌螳螂会把自己的丈夫给吃了!

真没想到,大自然里还会有自相残杀的事情发生。真不知道,大自然里还会有哪些我们没有发现的可怕的、惊奇的事情!法布尔他观察某种昆虫,一观察就是几个小时,几天,或更长的时间。他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用一生的时间写完《昆虫记》,他的这种可贵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们只有用心去品味这本书的精华,才能对他所研究的昆虫有更深一层次的认识。

昆虫记读后感4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大多没有那么了解螳螂猎食的情景。而螳螂晕染着淡绿色的外壳,被外壳包裹着的纤细高挑的身躯,前臂标志性修长的优美线条,是众人皆知的。但螳螂是否如其外表一般温柔娴雅,却很少有人能完整诠释。面对这样的难题,法布尔告诉了我们答案。

草丛中传来轻微的响动,那是不久后一场殊死搏斗的战利品。螳螂高举着祈祷的手臂,霎时化为死神冷冽的镰刀,轻盈薄翼掩盖下的,是幢幢刀影,是斑斑血痕,是掀起无数腥风血雨一瞬的兴奋与残暴。这位高贵虔诚的修女,终于原形毕露。用法布尔的话来说,“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专食活着的动物,对路边被抛弃的尸体毫无兴趣。它前足上那对极具杀伤力和攻击性的武器,最为进攻防守的重要工具,与其纤细的身材形成难以置信的鲜明对比。至此,我们才真正的了解螳螂,这种温存与残忍并存的小动物,运用其看似纤细修长的身躯,迸发出坚韧巨大的能量,甚至能驾驭凛冽肃杀的气场以震慑对手,用它锋利尖锐的锯齿将比自己更加庞大的对手四分五裂。

何其幸运,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将其一生中宽广磅礴的学识,细致入微的探索,坚定不移的信念,执着坚韧的性格,他富有魅力的光辉人格,同他在虫性社会中所探讨的对人性的解读与收获,都收录在了,这张薄薄的之中小说。而如今,当我们再次捧起那熟悉的书卷时,所看到的,联想到的,沉沦其中的,也就不再仅仅是昆虫的世界了。

昆虫记读后感5

还记得刚刚看到《昆虫记》这本书时,看到封面上“昆虫”两个字时,不禁兴趣大失,这比起《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的刺激探险,比起《童年》、《简爱》一个个令人回味的故事,似乎看起来平淡无奇。

我拿起这本书,渐渐地被这本书的内容给吸引起来,作者用他轻松诙谐、细腻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可爱的昆虫:为快乐而高声放歌的蝉,不知动脑筋的建筑家黄蜂,可怕、恐怖而又对自己儿女慈祥至极的迷宫蛛 ,还有被“篡夺”了名声的绿色蝈蝈等等,一个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昆虫被作者描述成了一个个感情丰富、聪明智慧、栩栩如生的小生灵。特别是当我读到蟋蟀这个故事的时候,它在地下等待了一年,当钻出土地时只能活一 个星期,却仍然放声高歌,蟋蟀那珍惜自己、活出自己的精神让我感动。而作者说到:他们不仅为大自然的美好而高歌,更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复苏而歌唱,这句话久久刻在我的心里。

我想这就是对大自然的热爱!

还记得我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趴在草丛上看蚂蚁,当那暗红色的小东西钻过密密麻麻的草丛,总喜欢把手按在它的前面,等它爬上这肉乎乎的大柱子,在把手抬起来,蚂蚁就只能在我手上漫无目的的乱跑了,看着它 们细细的脚快速来回的交织,那焦急的样子,总让我忍不住笑起来。我当时是那么的痴迷于这种游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也渐渐的失去了兴趣。而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的充满好奇与热爱,并 一直延续和坚持着这份热爱,才会让他写出如此真实,文学和科学融为一体的《昆虫记》。

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像法布尔一样,对自己的目标多一份热爱,多一份执着,多一份坚持,多一份努力,你也将到达胜利的彼岸!

35886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