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读后感精彩文章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以幽默丰富了作品的道德含义,以讽刺揭露荒诞,并通过人物性格和叙述框架使人难以置信的事件成为现实,即使《鲁滨逊漂流记》也难以在叙述的刻薄性和多样性方面与其媲美。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各位。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这个寒假,我也去精心挑了一本好书,它的名字叫《格列佛游记》,读了几页我就爱不释手了,我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格列佛游记》它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斯威夫特的杰作。打一这本书,书中那优美生动的语句深深地吸引了我,更重要的是主人公格列佛的精神感染了我。这部充满童话色彩般的讽刺小说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它主要讲述了格列佛在四个神奇国度——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历险奇遇。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格列佛在大人国的奇妙探险。大人国的居民身高如尖塔,武器精良,国威赫赫,格列佛在这里连连遭遇危机,差点儿成为老鹰的盘中餐。虽然格列佛变成了“小人”但是他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这种勇敢顽强的精神实在令人佩服。总之,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反思:它道出了一个国家贪婪、残暴、阴险、伪善的丑陋一面,尖锐深邃的点评和讽刺了这个国家,从而让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更坦荡的人,不能再有丑陋的时候自暴自弃,我们要相信人类社会还有更美好的一面。
而现实生活中,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而抛弃自己的亲生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小心上当受骗。最近,我们家就接二连三的接到“您有一份法院传票”“您的帐户出现异常”等等类似欺诈的电话。
我盼望有一天,我们的眼里不再有疑虑,我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在我们一代代的努力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的世界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阳光灿烂。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2
这两天看了一本名叫《格列佛游记》的书。我还没有翻开书前,我觉得那是一本像《鲁滨逊漂流记》一样的书,可是看了前言后我才知道《格列佛游记》写的是讽刺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当时我看了前言后就感觉这是一本很不和谐的书,但是我又看了目录知道这本书是讲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的探险的故事,我不由又来了兴趣。格列佛是怎样来到这样的国家?又经历了怎样的事情呢?我带着好奇的心情翻开了内容。
首先,格列佛先随“羚羊号”来到一个叫“利里浦特”的小人国。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下几车食物仍填不饱肚子,帮助国王打败了另一个小人国,受到国人的信赖与崇敬。格列佛为这个国家出了不少力,最后却遭到了朝廷中人的联名指控叛国,被迫离开这个国家。
格列佛回家后不久,又随“冒险号”来到了一个叫“布罗丁奈格”的大人国。在那里,格列佛成了国王的宠物,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还要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还有一次他走在御花园里竞被一只蜗牛拌倒真是太可笑了。最后在海边被几只老鹰捉进海里,被路过的船救起,才回到英国。
格列佛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又随“好望号”出海来到了飞岛国。他见识了愚蠢、自负的国王和贵族,可笑的科学家和他们可笑的科学实验----从黄瓜里提取阳光、从粪便里提取营养。这些实验根本没有意义,但他们却依然热衷于做这些实验,而不去造更好的房子或是种植出更优良的粮食,让土地都变得荒废后还不以为然,真的令人不解。
格列佛乘“探险家号”来到了“慧马国”。在这个被善良、淳朴、智慧、优雅的马统治的国度里,没有撒谎和欺骗,人们更不懂得他们的含义。在他们的国度中,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这本书实在是太有意思,太好看了,使得我读了几遍了还是觉的没看够,它实在太有趣了,我十分喜欢《格列佛游记》这本书。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3
暑假里,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格列佛一共去了四个国家,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就像是神秘的桃花源地一样,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等等。这与我们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有一句话,我认为评论得很经典:以夸张渲染时代的生气,藉荒唐痛斥时代的弊端;在厌恨和悲观背后,应是一种苦涩的忧世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