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红岩读后感700字高中范文
《红岩》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小说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语言朴实,笔调悲壮,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红岩的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各位。
红岩读后感1
今天,我看了一本名叫《红岩》的书,我早就听别人讲过,只是一直没有去看。然而今天,我只是随手拿起来看了两眼,没想到竟放不下来了。我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去细细地“品尝”,居然还给我留下深刻的体会。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黑暗的时刻。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饥饿、干渴和蚊虫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龙光华、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等人英勇牺牲了。最后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终于迎来黎明时分那灿烂的曙光。
读完这本书,要问我最钦佩谁,那肯定非江雪琴江姐莫属。这本书刚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在我的心中树立起来。当她知道丈夫已经牺牲时,她并不像平常女性那样失去理智,埋头痛哭,而是擦干眼泪,重新站起来。她不顾个人,一心只想着祖国。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十根手指时,她还坚强不屈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这铿锵的话语让我对她肃然起敬!她是多么坚强,多么伟大!最后江姐牺牲了,临死前还让大家别哭。江姐这种一心只为别人着想的品质,心中只有祖国的精神,给我留下很深的感触。
在现代社会的奥运会上,我们的中国女排得到了一块金牌,多门振奋人心!她们把那块金光闪闪的奖牌举在手上时,你可曾想到她们为了得到这块金牌,是付出了多少汗水!她们的心中只有为国争光的信念,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江姐一样,都是令人敬佩的!
而我们呢,平时遇到点困难,就像缩头乌龟一样,把头缩进壳里,到最后,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在江姐的面前,我们是那么懦弱和渺小啊!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以《红岩》中的烈士们为榜样,努力学习本领,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红岩读后感2
掩卷沉思,《红岩》——这神品一般的小说,体现了一种智慧,一股勇气,一份人性的美。它融合了人类近乎完美的形象,给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最高度的概括。
1948年,国民党统治下最黑暗的时候,以工运书记许云峰为首的地下党 ,不幸被捕后,关押在渣滓洞里。在狱中,他们受尽折磨。敌人使尽各种伎俩,都没能从许云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东西。最令人敬佩的江姐,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敌人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坚定的革命意志。让人悲痛的是,就在解放军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敌人狗急跳墙,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革命者,他们没能亲眼看到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红岩》这本书,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千百万革命志士,为了推翻蒋家王朝,用鲜血和生命唤醒了劳苦大众,用自己的血肉之驱,筑起了一个站起的民族。汉朝文学家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坚强的意志让先烈们正像这座泰山而永生。其实生与死只是一线之差,有人死得气壮山河,有人死了,遭千古唾骂,万人践踏……正是这鲜明的对照,让我们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有了崭新的理解,也有了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力量。我们今日的美好生活是无数位先烈血染红岩换来的,而英勇和坚贞已经在幸福的日子里慢慢被人遗忘,人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红岩读后感3
在暑期里,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
《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人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而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江姐,她的形象深深地树立在了我的心中。在渣滓洞中,无论鞭挞棒打,无论竹刺针扎,无论“十指连心”,她都咬紧牙关,终以微笑面对着大家,洁白的蓝色旗袍上不沾一点浮沉,似乎告诉大家:咬紧牙关,不要泄露秘密,相信共产党总是会胜利的。她总是毅然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背英语、写作文、数学稍微难一点的题目,花了一些时间却只得低分或者做不出来,便泄气了;学习中、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坐在地上不肯起来。没有对生活学习充满满腔热情的我很容易被击垮,却总是找借口说自己还小。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我们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