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散文读后感800字

关键词: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张晓风散文读后感800字
福臻0 分享 时间:

初中时就读过的书,张晓风对于很多事情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一风荷举”这句话出自周邦彦的苏幕遮 燎沉香,这里的周邦彦和张晓风一样对于夏天有着独特的见解。下面是由小编精心挑选的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查阅,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1

周末闲暇,偶读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张晓风的散文集《风荷举》,信手拈来,如饥似渴,爱不释手。书中《地毯的那一端》、《步下红毯之后》等80多篇散文作品,是作者将所见所闻感悟于心、凝聚于笔、展示于笺的一种文学升华。每一篇散文短小而轻巧,精致而细腻,足以使读者从中了解其价值观、人生观,很朴实,却又不乏典雅。

《生命,以什么单位计量?》,读着这样的标题与文字,顿时,我陷入了沉思!

文中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儿跟作者比电动玩具的故事。看似平淡却发人深省:

一个尚不喑世事的孩子,竟会懂得用电动玩具的多与少、大与小来跟别人作对比,以此来谋求胜人一筹的虚荣,感受物质享受的骄傲?这与当下比钱、比权、比房、比车的庸俗之风何其相似?何其如出一脉?

如今,这种庸俗“传染”甚广,甚至已“传染”给了承继生命的孩子。以至于攀比之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每觉得,只有在金钱、权力、房子、车子等攀比中胜出,生命才有价值,人生才算成功,自我才更有一种“飘飘欲仙”,“君临天下”的成就感。

然而,真正的财富,从不局限于金钱、权力、洋房、豪车……

巴菲特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比钱,他富可敌国。而他却住老式公寓,开二手车,甚至家里的椅子还缺一条“腿”。他不攀比,不奢侈,节俭低调,死前立下遗嘱,死后99%的财产捐给慈善机构。

为此,他将流芳百世!

因为他不仅拥有财富,而且懂得如何看待财富、支配财富!

在他有限的生命里,从不拿别人的生命同自己比,同样也从不以金钱、权力、工作、智商来评价一个人。

这,才是真正完美的生命!

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财富!

让我们永远记住张晓风散文中的这句话吧——

“我是我,不以公斤,不以公分,不以智商,不以学位,不以畅销的‘册数’来计量。我,不纳入计量单位!”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2

春天,是一个有魔力的季节,作者张晓风用她淡有淡味儿,浓有浓情的笔墨将春描绘。这时候,她是风,春为荷,而我,就是沐浴在荷的清香中之人,感受那春的动人。

“阳光将酒调得很淡却很稠,浅浅地斟在每一个杯形的小野花里。”春天多么迷人啊!正是因为这无限的迷人,她浮想联翩,“我雀跃着,跳过灰色的席梦思,山下阳光如潮,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春里了。”整个世界一派春光,也许在作者眼中,自然的春能将城市的繁杂感染呢。“我们已经把窗外的世界遗忘地太久了,我们似乎总喜欢过着四面混凝土的生活。我们不知道脚心触到青草时的恬适,更不晓得鼻腔遇到花香时的兴奋。”我们日日夜夜呆在楼房中,是否真的让黑黑白白的墙蒙住了双眼?也许自然之美已离我们远去,我们也许很难再体会到春天这个魔季的美了。

是啊,世间嘈杂,汽笛冲散了叽啾鸟鸣,车响隐去了瑟瑟风声,工地的锤声没完没了地充盈着耳朵,我们却没有任何的失落感,而是用“没有的事”的态度来面对。难得的一声猫叫却被我们认为是野猫没有规矩或养猫人不知教养。对于我们来说,自然已经不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了,取而代之的是红尘繁琐。还好,有文学家,把自然之美重现,让大家重新领略。

我细细品读文章,忽然想起我的书桌上原是有一盆吊兰的!好久不见,吊兰的枝条早已款款垂下,下面还坠着一颗颗小吊兰,虽然已是隆冬,可它们依然是翠色不见,我的双眼莫名地湿润了。一个整日窝在家中埋头写字,抬头看书看电视的人,居然也会被这株小小的植物感动。毕竟,人生于自然,心的本质还依恋着自然,最后也是要回归自然的。当你和自然接触时,就一定会被自然打动,并沉浸其中。

一一风荷举,风荷一一举,这个魔季不仅是春天啊!突然一阵风吹来,我的思绪飘向空中,猛然觉得,自己与荷花一起,渐渐融为一体了,也在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3

10月,离开歌坛多年的王菲在北京开了演唱会,舞台上她把出道这么多年最令人怀念的歌重新唱过一遍,台下的歌迷无不饱含眼泪。

假如一个作家也可以有自己的演唱会,那便是他(她)自己文字的合集。它往往是作者的最爱。或者不如说,是作者希望给读者留下的文字印象和个人印象。

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一一风荷举》就是这样的“演唱会”,其中收录了她1965年到1999年30多年间15本已出版的书中的精选散文。像舞台上的王菲,白衣白帽,水晶珠帘的麦克风,一个全新的包装和令人熟悉到落泪的歌声。这本文集也是如此,全新的装帧、不同的排版,被岁月侵蚀的面容,却是岁月不能侵蚀的文字。

当暮色浮起,惟有文字中的她依然白衣白裙。

来自台湾的女友说张晓风是她做学生时最喜欢的美文作家之一,她惊奇在中国大陆长大的我也喜欢张的文章。这正是张晓风独特的地方:她是第一批进入中国读者视线的台湾作家。那个时候,我们大部分的文章还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或者讴歌,或者赞美,而她的文字只有唯美、清新和关怀。好像经历了那个年代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季风,经历了她之后,吴淡如、张曼娟这些台湾美文作家才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

3936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