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700字读后感(2)

关键词: 湘行散记读后感,湘行散记700字读后感
福臻0 分享 时间: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别文学,不知为什么,其中让我有着抹不去迹象的书,仍是那本——《湘行散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沈从文。

这本书,与其说是游行,志记,倒不如说是一本“回乡”散记。他是沈从文笔下真实叙述的故乡人们的一本书,这本书中最让我有感触的,还是“一个多情的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一文,文章塑造了两个鲜明的形象,只有着可怜收入,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水手;默默为家人服务,无私奉献的妓女们。

在以上两者中,我悟出了更深刻的道理,水手与妓女,同是平凡的人,同有着一份卑微的工作,同是下层社会中的人们。他们,却有着一份深挚而真诚的心,每当船遇上险滩,水手总会奋不顾身的下水护船,他们勇敢,无畏,有着一份男人应有的努力,而妓女们呢,她们何尝没有过家庭?他们的丈夫,不是死于非命;就是离家外出,再也见不着。但她们有着一颗坚强的心啊!她们依旧不失去那份最原本的质朴和可爱,更不会失去那份对生活的纯真希望。

读完《湘行散记》,相信你的思路早已像沈从文一样,游览了那纯美的湘西,虽然文章写了下层社会人民的困苦,但这本书并不只有痛苦,反而是贯河水以爱,以美好。为我们展现了那份令人深深怀念,而又回不去的过往。

“不忘初心”,我相信这个词是以诠释这本书,生活中,我们更是要将眼光放广阔。心放得广阔,我们应该为了某个目标而去尽自己应尽的那份努力。

我们的生命,可以自己把握,可以像那些勇敢的水手,可以像那些有着纯真希望的妇人,只要你习惯把自己的心胸放得更宽广。

湘行散记读后感4

月光如水,照进了我的房屋,照在了桌上那本《湘行散记》上。

如果你细读这本书。不难发现,书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写水手。书中精细的描写,让我重新穿越回了20世纪,目睹了水手的生活。

当时,当船向上游走时,必须有一位水手跳入河中,不管天有多冷,水有多急。稍有不慎,下场只有被大浪冲走,直接就殉职了。他们还只能拿到几乎没有的收入,能填饱肚子就已经不错了!

不过,当时有人同情这些英勇牺牲的水手吗?没有,对于官绅富豪来说,他们只是被看做一粒尘埃,在这世上,可有,可无。他们哪里懂得劳动人民的艰苦?他们,只会享乐。而不是像劳动人民那样,用双手去创造快乐、幸福。

在元朝,这样的现象也很严重:当时分为一、二、三、四等人。四等人杀了一等人,非偿命不可,而一等人杀了四等人,只用付一头毛驴的钱即可。好在,现在劳动人民的利益被彻彻底底的改善了。随着科技的发展,水手们已不必下船冒着生命的危险拉船了。而且,劳动人民已经与其他人平等了,可以幸福地生活。死时,有一声浩浩荡荡的队伍来为他来送葬,劳动人民从一定的意义上讲,终于获得了在社会的生存权、平等权,面对这点,我非常高兴,同时也非常欣慰。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国家可以真正的做到人人平等。

湘行散记读后感5

一颗诚心、一支笔。最干净的文字,最纯美的湘西。——题记

阅读《湘行散记》,沈从文那质朴的文字,犹如涓涓细水,潺潺流入我的心田。微波荡漾也泛起层层涟漪。

在这游记中,我领悟到了湘西之美:这种兰科植物生根在悬崖缝隙之间,或蔓延到松树枝丫上,长叶飘拂,花朵垂成一长串,风致楚楚。“人人都知道那地方是武陵渔人发现的,有桃花夹岸,芳草鲜美。远客来到,乡下人就杀鸡温酒,表示欢迎。”这更体现出了湘西景之优美,人之淳朴。这样的湘西,叫我怎能不沉醉其中呢?

当然,在游记中,我更多的,是领悟到湘西人的纯朴心灵。书中,描写了许多水手,每一个水手,都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他们,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却只能拿到最微薄的工资。水手这样的工作,是危险系数最高的工作,他们用的是最多的力气,而且,他们不仅是靠着力气,他们甚至是拿着性命去拼啊!在船上,死了人,对于船上的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了。水手们从当上这个职位起,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就算是这样,他们也任劳任怨,因为他们,担当的是全家的生活。他们,有着最纯朴的心灵。

文中,还有一个特殊的职业——妓女,说到妓女,可能许多人都会鄙夷万分。可是我们却不知道妓女背后的故事。因为她们的丈夫早已死去,全家重任就压在她们的身上。出于走投无路,才当上了妓女。在她们饱受白眼时,又有谁知道她们背后的苦衷呢?

飘渺的橹歌声中,扬起的是最真实而美丽的生命。湘西人最纯粹的人性,深深留在我的心里。


39609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