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读后感600字初三
《红岩》是罗广斌、杨益言所创作的小说,写的是革命前辈在重庆解放前夕被困于渣滓洞和白公馆中,并与敌人展开严酷的地下斗争和狱中斗争的故事。下面是由小编精心挑选的精彩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红岩读后感1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八路军文学名著。它描写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众多八路军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 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的刺骨钻心的逼供,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八路军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 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的信仰,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
"红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八路军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岩读后感2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镣铐,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白;严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题记
对于这样一本记载着红史的书,我一直是抱着敬畏的心态。在我们90后的大脑思维里,它是神圣不容亵渎的。直白的讲,它是过时的。
有人曾说过:“一个民族忘记了历史,她也注定将失去未来。”看着这红色皮子的书,有股说不出的情绪在我的心中蔓延开来。读着“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我的血液似乎沸腾了,年轻的心仿佛被召唤了,有力的跳动着。
90年前,党的旗帜在风雨中飘零,无数的人用青春的名义诠释了党的历程,用鲜血祭奠着党的旗帜。小时候,我常常想“为什么红旗不是其他颜色”长大了我才知道,是先烈们的鲜血染红了旗帜。
《红岩》,一段历史的剪影。
许多的年华色彩都云聚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江姐,一位伟大的女共产主义战士,她用钢铁般的意志抵抗着敌人的残酷刑罚。面对丈夫的牺牲,她默默的把泪水吞进肚子里。她知道她没有权利去逗留,肩膀上所背负的任务,使她把涩涩的泪水吞进五脏六腑。他的脚步踏着泥泞,迎着寒风继续前进着,把悲伤化作战斗的动力。当竹签扎进她的手指时,血液四溅,她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她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打的。”这就是她,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物质与科技都飞速发展的今天,那股子信念早已不复存在,权利与金钱覆盖了整个人类的大脑,整个世界都蒙蔽在猎食者的大网之下。这究竟该怎么办呢?
不用怕,迎着太阳,扛着党旗,向着光辉前进。再疯狂的经融风暴也难不住我们;再恐怖的5。12也不用怕;再冷冽的冰雪也冻结不了我们的真心。党的旗帜永远是飘扬着的,绚烂的红色象征着不落的太阳,照射进每个人的心间。她将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主义者继续走下去!
红岩读后感3
《红岩》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军事革命小说,是罗广斌、杨益言所创作的小说。这部有名的小说还被改编成一部叫做《在烈火中永生》的红色电影。
通过阅读《红岩》,我了解了这部小说描写的是革命前辈在重庆解放前夕被困于渣滓洞和白公馆中,并与敌人展开严酷的地下斗争和狱中斗争的故事。这部小说真实的写出了当时解放前夕的斗争,以及解放战争即将走向胜利的时代形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江姐、华子良、成岗、许云峰等为代表的革命前辈的英雄形象。敌人用炎热、饥饿、干渴等多种方法想要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最后都失败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革命前辈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与革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