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读后感700字

关键词: 红岩读后感700字,红岩读后感700字作文
福臻0 分享 时间: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下面是由小编精心挑选的精彩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查阅,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红岩读后感1

今天,是党的生日。我在家中观看电影《红岩》。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重庆地下党员在遭到叛徒出卖之后,坚强地与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故事中的人物美好的精神世界,给我很大的震撼。富家少爷刘思洋在为《挺进报》撰写稿子的时候,字迹工整,毫无错误,使印刷这份报纸的成岗敬佩不已。这样的工作态度,值得每一个人敬佩。我们作为人民教师,不就需要这样的一种精神吗?学生们学习,不也很需要这样的一种精神吗?如果我们三三班的孩子拥有这样的精神,那咱们班的学习成绩一定非常优秀!

剧中的成岗在一点儿也不认识刘思洋的情况下,给他写了一封信,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而接到这封信的刘思洋也受到了鼓舞,回了一封信:“紧紧地握您的手!”这样的工作友谊是多么纯洁!我多么希望我也能拥有这样的工作友谊!我也希望孩子们之间能拥有这样美好的情谊!庸俗的日子不值得过,难听的语言不应该来影响我们的生活。

重庆地下党负责人许云峰同志非常睿智,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在遇到敌人的甜言蜜语时,他立场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在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时,他宁折不屈,高唱《国际歌》。虽然,我们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仍然非常需要这种坚毅的精神。

我还深深地感受到像甫志高那样的叛徒是多么可耻!他出卖了那么多同志,为自己苟且偷生,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他欺骗同志的时候,我觉得他是多么可怕!

双枪老太婆英姿飒爽,立场坚定,也是个令人敬佩的角色。江雪琴在敌人钉竹签子的时候,我真的感到很不容易,但是她真的坚持下来,坚决不说出党的秘密。她那坚定的眼神,是一种骄傲。这样的精神,什么困难都不是阻碍!

我要不断激励自己,像剧中的英雄人物那样,活得敞亮,做正确的事情,即使遇到困难,也毫不退缩。

红岩读后感2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着。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

“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的刺骨钻心的逼供,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

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

红岩读后感3

寒假期间我读了罗光斌和杨益言写的《红岩》,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 1948 年在山城重庆发生的事情。在地下党工人运动书记许云峰的指示下,甫志高建立了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但是由于工作失误,沙坪书店暴露,甫志高被捕后成为可耻的叛徒。许云峰、成岗、江姐等人由于叛徒的告密被捕,但是他们没有屈服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利诱,在狱中同敌人进行艰苦的斗争。在黎明前的最黑暗的时期,许云峰、成岗、江姐英勇就义,狱中其他的革命者冲出监狱,去迎接黎明时灿烂的曙光。

我感觉一个人的爱国情怀是多么的重要!以许云峰、成岗、江姐为代表的革命者,他们将祖国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信念、为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解放,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显示出革命者大无畏的精神。同时,革命者的同志情谊高于一切,例如成岗被转的一刻也不忘记将扫把挂起来提醒队友、江姐宁可遭受十指连心的苦痛也不出卖同志、龙光华为了给牢房内的战友找水而牺牲自己的生命、齐晓年为了掩护战友逃跑而壮烈牺牲,还有好多类似的英勇实例。若是他们没有坚定的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怎么能做出如此壮烈的事情呢?

看了这本书后也很生气,甫志高为了自己的活命,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出卖了自己的战友,将祖国的安危置之度外。恶有恶报,最后死在自己的战友枪下。司马迁曾经说过,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 许云峰、成岗、江姐的死重于泰山,而甫志高的死就轻于鸿毛,且留下了千古骂名。

43784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