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800字名著范文
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名著读后感,欢迎查阅!
名著读后感1
一张张恶狠狠的脸,一件件残酷的事。这是我看完高尔基的童年后脑海里留下的一幅幅画面。
这本书主要讲了阿缪沙和外祖父、外祖母以及他的舅舅和他的所有亲人发生的各种悲欢离合的事。这是高尔基用阿缪沙这个名称写的一部自传体的作品。文中描写了许多人物:快快乐乐的“小茨冈”伊万,严厉而又温柔的外祖父,和蔼可亲的外祖母,心狠手辣的雅科夫舅舅和米哈依尔舅舅。高尔基生活在一个黑暗的世界,有时温暖,有时冰冷。
我最感动的片段就是:外祖父和外祖母分家以后,把自己的家产换来钱,借给了别人。阿缪沙每周末都会去捡骨头、破布、废铁卖钱来养活外祖母,多么孝顺,而他还比我小几岁。我在家里就是父母的“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的亲人一个个都去世了,他却依然坚强的活着。他非常懂事,尽管有些淘气。
我还喜欢这一段:阿缪沙看到了哥哥萨沙被外祖父用柳条抽打。他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去抓外祖父的头发,阻止他。可外祖父也把阿缪沙抓过去,扔在地下,牙磕掉了,还被外祖父抽的全身没有知觉。阿缪沙看着哥哥被打,很痛苦。他不忍心,就使劲阻止外祖父。我在书中看过,萨沙很爱欺负他,他却很爱表哥,就不顾一切,宁愿挨打。文中的外祖父虽然凶狠,但他也有善良的一面。他把阿缪沙打的没有知
觉,休息了好几天。外祖父的心里也不是滋味,给他带来了一些小零食,并给他讲了许多道理。我想起了一句话,人并非生下来就是邪恶的,也有善良的一面。
我以为全天下的孩子都是幸福的,而事 实却相反。高尔基出身在战争年代,那时的孩子个个都很穷,要靠自己谋生。
这本书处处都是反面教材,但是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
名著读后感2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是高尔基的读书名言。很凑巧,我今天读了高尔基自传三部曲中的第一曲——《童年》。
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
这本书的主人公阿廖沙其实就是高尔基的化身。他很顽强,虽然父亲死了,但他依然坚强地活了下去。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一条道理: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坚强,不要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放弃希望。要以乐观坦然的态度去品尝生活,去观望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他自己也能自力更生,在他11岁的时候,家里中道败落,没有了生活的来源。但他一点也没有恐惧感,还知道帮助家里挣钱,每个星期都会去捡一些有用的东西卖掉,得了钱,他就会把钱交给他的外婆,来补贴家用。他坚强而又自力更生的身影,为大家树立起了榜样,所以我们都要向他学习。
阿辽沙还告诉我:我们要变得坚强,不能因为一件事情而常常生气。不要因为有了说了几句而在一旁掉眼泪,我们应该不能娇气,不能总是因为什么不顺心而发脾气,我们也要自力更生,虽然不要像阿辽沙那样去大街上挣钱,但自己的事情也要自己去做,有时能帮助妈妈就帮助她。这样不仅自己快乐。别人也快乐,我们也要学习自己独自生活,如:自己洗衣服,叠被子······为进入社会而打下稳定的基础。所以,阿辽沙是我们的榜样。
这是一本好书,能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道理!
名著读后感3
隋唐演义读后感《隋唐演义》讲的是我国古代隋朝唐朝的故事,共有一百回,是清代历史演义最优秀的一部史书,它的作者是清代的褚人获。它的整体结构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以隋炀帝跟朱贵儿、唐明皇跟杨贵妃的“两世姻缘”为大框架。
自隋文帝起兵伐陈开始,到唐明皇去世而终,记说了隋唐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作者用巧妙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岁末宫廷生活的豪华奢侈,刻画了隋炀帝花天酒地的形象,客观反映了农民战争的社会背景。
它还展示了唐代皇帝生活的骄奢淫逸。它同时还描写了一些轻佻的夫人,如武后韦后等,她们为了攥位,谋杀亲夫,争权夺宠,残酷无情。它还描写了一些草莽英雄的故事,如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王伯当、花木兰等,用笔豪粗,形象生动。在这部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隋炀帝。
他是书中的主人公,但却是个两面三刀的伪君子。当初在跟兄弟李渊公平竞争时,他明里做个简朴节俭、循规蹈矩、关心人民群众的好君王,暗里却骄奢淫逸,而且还买通宠妾,意欲陷害自己的亲兄弟。
母亲独孤皇后开始越来越喜欢杨广(即隋炀帝),而轻视了李渊。就这样,杨广步步高升,青云直上,终于做了皇帝。但是,做了皇帝后,隋炀帝的一些恶习开始暴露。他变成了一个残暴无情的暴君,骄奢淫逸。
相传有一次,听说某地可以看到一种十分绚烂美丽的花(人称琼花),隋炀帝当即迫不及待地要去观看。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不能迅速到达,隋炀帝便愚蠢地令人马上从皇宫开始修一条大运河。
大运河的修建使许多劳工由于辛苦劳动过度,加上士兵的无情鞭策而悲愤地死去。许多妻子没有了丈夫,许多孩子没有了爸爸,老人没有了儿子……大运河的修建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但是却丝毫没有影响到隋炀帝观看琼花的兴致。
由此件经典的事情可以看出,隋炀帝是个只顾自己的感受,不考虑人们利益的暴君。当然,恶人有恶报,隋朝宫廷的花天酒地生活没有维持很久,隋朝就灭亡了。其实,我认为隋炀帝的政策有一些不正确的地方。
他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也应该为人民着想。毛曾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进步的动力!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是离不开人民的。一个君主,如果自己非常贤明,但是却得不到人们的支持的话,国家一样会变得衰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