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骆驼祥子600字读书感想(2)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书,它叫《骆驼祥子》。这一段话,正是《骆驼祥子》的最后一段话。所以,今天,我便用它来写读后感。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骆驼祥子》,是一部悲剧作品。里面的主角——祥子,是乡下人。来到北京,他,什么都没带,除了农民的质朴和固执,以及他对自己的信心,对拉车的热情。当他开始拉车,就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三年后,他成功了,可命运却开始对她的第一次捉弄,他被逃兵掳走,失去了车,只有三匹骆驼。不过,他依然没有放弃,坚持自己的理想——拥有自己的车。可这次,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骗了。这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偿,可这是建立在与虎妞成就婚姻的基础上。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人车两空,就这样,他遭受了他一生最沉重的打击,祥子,终于垮了,他支持不住了。从此,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他堕落成城市的垃圾,,变成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这篇小说,老舍先生通过“祥子”写出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下层劳动者生活空间的威压。在小说里,我喜欢以前的祥子,他的质朴、他的善良与单纯,最欣赏他的执着、自信与坚决。他的质朴、善良、单纯,可以让他拥有朋友,不再孤独;他的执着、自信与坚决,促使他走向成功之路。我们也可以如此:希望成绩提高,就要多复习课程资料;希望身体棒,就要经常锻炼;希望做好学生,就要多做好事争取被老师表扬……不过,后来的祥子,却堕落成一个人不人鬼不鬼的“怪物”!我真的为他感到惋惜……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喜欢那个祥子,呵呵,可能是因为他够“二”吧!至于其他人,我倒是比较注意虎妞。他身上是猪的生活味道,她的可鄙也可悲的命运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总的来说,在小说里面,几乎每一个人都是悲剧。
在小说中老舍先生,将中国传统的叙事方法融入外国文学的景物扑铺排和心理描写,使祥子和虎妞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
骆驼祥子阅读感想600字5
冬天,再明亮的火把也会熄灭。 ——题记
农村里长大的祥子,到了北平这个城市。带着一身农村的清凉,他充满好奇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城市,打算在这个打拼一番。
在这个阶级矛盾十分严峻的时期,他选择了拉车这一底层的行业。他渴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省吃俭用,坚忍不拔,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风雪交加,他都坚持出车。就这样的生活持续了3年,他终于买上了属于自己的一辆车,成为了三轮车夫中的佼佼者。
每个时代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我想,把祥子的时代说成极夜也并不为过——他拥有这辆车还未到半年,就被逃兵抢走。后来辛辛苦苦赚到的钱与虎妞给他的钱又全被孙侦探敲诈夺走。有些许心灰意冷的祥子不得不强忍无奈与愤怒接受了与虎妞这段畸形的婚姻,可是虎妞因死于难产,他不得不把车与钱都拿出来举行葬礼。
火本已经快燃尽,加上祥子听说小福子的死讯,他内心炽热的火焰彻底化为了烟与灰烬。
谁知道,这把火曾有过多少次反抗,想将那渐渐缩小、渐渐寒冷的火焰重新复燃,谁又不知道,这个时代,又多少次将寒风作为它来临的礼物——祥子,从一个淳朴、可爱的农村青年沦落为一具行尸走肉,最后落入麻木恐怖的无尽深渊。
读罢此书,心中泛起的是一种对过去社会的强烈谴责与对底层人民的深情怜悯。
在那个满目疮痍、硝烟漫天的时代,谁会静下心来去怜悯受苦受累的人们,谁有信仰?大概他们的信仰便是金钱吧,有钱便有地位,有钱就是所谓的“上流社会”,书中曾刻画了一户有钱人家,他们对待车夫、佣人就像对待奴隶,甚至有时待他们连条狗都不如,但是,书中也刻画了曹先生一家,他们对待仆人就像对待自己家人,从不责打,他们对祥子也很温和。这两户人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比出的便是截然相反的素质与他们骨子里的那点人性。
说道底层人民,不妨说说现实生活。现在,坐下来问问自己:我在这繁忙的生活中是否已经麻木?你是否曾看过拉三轮的老伯?他们本身就是祥子的缩影:夏天,地上有多少汗水曾属于他们;冬天,谁又会了解他们肉体与心灵的寒冷?你是否曾探访建筑工地?那嘈杂的钢管、注水泥的声音中忙碌的身影?你生活在城市,也许从没去过农田,你哪里会想到农民插秧是弯着腰整整一天的疼痛?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有那一沓沓钞票,你是否看到这些钱背后的艰辛?
千万别以为你已经长大,没有踏步入社会的人没有资格对职业评头论足。你做万人瞩目的国家主席,或是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车夫,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反抗,这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现代生活,如此得繁忙而麻木,你是否在适应这个社会的同时学会反抗?我们暂且不说已经远去的祥子的时代。只是看看现代生活,你是愿意成为这个城市的垃圾,还是一座摩天大楼?学会反抗,有反抗的地方就有成长。
不错,冬天,再明亮的火把也会熄灭,但是,你若不反抗,火焰下一秒便会消失。
2021骆驼祥子600字读书感想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