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及读后感(2)
推荐文章
当然,我们还要看到积极、阳光的一面。书中讲到祥子在最初经受遭遇时,也曾三番五次地捍卫过自己的底线,坚守着自己的梦想。与祥子相比,活在当下的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比那时的社会要好了许多,可伴随着社会发展,又涌现出了些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为了一己私利而道德沦丧、人性沦丧!不惜坑蒙拐骗、出卖肉体换取金钱,也不想靠劳动来生存。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不要让一时的贪念和欲望玷污了高尚的灵魂。社会在发展,人心在退化,当别人不想改变时,可自己能!不要向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所屈服,要向刚开始拉黄包车的祥子一样,学习他的善良、正直、朴实、勤劳,通过自己的努力,活出人生的价值。
一个时代既定的悲哀,一场无可避免的悲剧。翻到书页的最后一页,故事悲哀落幕,我不知道后事如何,惟愿祥子的悲剧再也不要重演……
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感4
《骆驼祥子》他为我们真实地描述了曾经勤劳朴实的祥子,最后却变成了城市的 “垃圾”过着行尸走兽般的悲惨命运。
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就立志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拉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在强烈的信心下经历了三年的风吹雨打,最后用自己的血汗钱买了一辆洋车,但是没过多久,祥子连车带人被抓走,可怜的祥子用血汗筹集三年的车子没了, 遇到曹先生时,祥子非常高兴,在曹宅干了很长时间,但最后被孙侦探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曹先生躲避特务追踪,使祥子丢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再加上虎妞对祥子的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了祥子身心带来了磨难。祥子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卖掉,料理虎妞的丧事。经过多次挫折以后,他的愿望最终破灭。得知心爱的小福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丝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任何祈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真正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碾压的粉碎。这个悲剧有力的透露出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虽然造成祥子这出悲剧是阴暗的社会。但是在祥子的身上只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的善良淳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一贯要强化不断奋斗,也是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爷的60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这些都说明了他所认为的,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并不是借此往上爬,由此看出他的梦想,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的一种独立的生活 。
我们要像最初的祥子一样自强不息,乐观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在生活中最需要的就是希望,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学会坚持。对自己要有信心.对未来要有恒心。
老舍《骆驼祥子》读后感5
“人之初,性本善”,人本来都是善良的,只因为后天的环境,所受到的教育有所不同,人才会有良莠之分。读了《骆驼祥子》之后,我更觉得旧社会的不公与黑暗,他会埋没人的善良,使人走上不归之路。
祥子,一个旧社会的普通车夫,一个靠力气吃饭的人。刚到城里时,他的心中充满理想和抱负,为了买车,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拼命工作。他自律、自俭,费劲千辛万苦,总算是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可世事难料,不到半年,便又给大兵抢了去,可怜的祥子,就这样他又陷入到一无所有的境地。好在这并没有将他击倒,坚强的他再一次通过自己的双手得到了属于他的第二辆车,本来以为日子就会这么平平淡淡地过下去,可谁又能料到未来的事呢?到头来祥子非但没有所得,反倒是失去了一切,虎妞、小福子的死,空空荡荡的布袋将他重重的击倒,他变得猥琐无耻,彻彻底底沦落为一个见利忘义之徒,恐怕当初善良的祥子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会落得这么个下场。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祥子沦落到这个地步?细细思量,你会惊恐地发现,这便是处于黑暗笼罩下旧社会的下层人民无法逃脱的宿命。
这些个可怜的下层人民究其一生,无非是想摆脱一个“贫穷”“低贱”的身份,可他们的努力往往为人心的叵测、社会的动荡与阴暗所吞噬。正因为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穷惯了,也穷怕了,于是他们更加渴望金钱,为了这些物质的东西争得头破血流。在他们眼里,钱,恐怕比天还高,比地还深,比亲人、朋友、兄弟,甚至比生命还要来的重要。有钱,才能活!
穷人们好像不配拥有志向和抱复。常言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祥子正是如此。好似那吃肉喝血的社会,容不下他这样有抱负有理想的青年。“善有善报”已不为穷人们所相信,在他们看来他们得到的只有失望,他们只有卖命的份。
当所有追求都化为梦幻的泡影,社会的模样对他而言已毫无意义,祥子不再是祥子,他不过是被黑暗所吞噬的一具行尸走肉罢了。
老舍《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及读后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