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读后感700字(2)
红色家书读后感700字4
《红色家书》系列纪录片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 六位人物与亲人战友、朋友间的书信为线索,讲述了书信背 后的故事再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崇高的理想 信念和坚强党性,带我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 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进行的波澜壮阔的奋 斗历程。在这些家书中最令人感动的就是革命战争年代留下 的家书。它们涵盖了党成立初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 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些家书有的写于 走向战场之前,有的写于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有的写于慷 慨就义的前夕,有的写于白色恐怖的日子。这些家书的作者们,深爱着自己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 子相知的伴侣,但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 党他们有着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为了自己的信仰,他们毅 然决然地告别白发爹娘,告别娇妻幼子,他们不畏艰险、不 怕牺牲,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但是血脉亲情是永远无 法舍弃的,共产党员也是有着铁骨柔情的血肉之躯,在他们 满腔的革命豪情背后也有着割舍不断的儿女情长,于是,我 们就从这些家书的字里行间读到了一个个血泪交织的感人 故事。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该纪录片更生活化、情展感化,让人深刻体会 到了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的热血追求,激厉励我们在各自岗位 上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坚定信念,努力工作。
红色家书读后感700字5
1928年3月18日,夏明翰由于叛徒出卖在武汉被捕,他在狱中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母亲陈云凤:“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两日后他牺牲于汉口余记里刑场,牺牲前写下绝命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我们对这首诗是耳熟能详,对于这封家书的内容,我却是在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红色家书》中第一次看到。
是的,烈士牺牲后的90年,先辈们举过的红旗在祖国广阔蓝天处处飘扬,烈士可以瞑目了,烈士的母亲身上也承载了无尽的荣光。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举起民族救亡旗帜,开创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新纪元的先驱者。我们无法亲眼目睹烈士宁死不屈的壮烈情景,无法感同身受革命战争的烽火硝烟,却可以从一封封红色家书中去铭记那段历史,缅怀为真理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英烈。家书寄语,字短情长,每个字、每句话都是那段红色革命洪流的历史见证,是一种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自我、奋斗拼搏的人生诠释。
面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大义,夏明翰毅然选择了洒满鲜血的革命道路,因为他坚信,这条路的尽头必然是真理。他的选择是对的,正因为有无数像夏明翰这样的烈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马克思主义终于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成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支持。马克思是千年思想家,夏明翰这样的烈士则是千年不朽。
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在跨越,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两个一百年……新的历史阶段给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当然,仍然有许多人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更多的人在全球化的国际角逐场上积极地、努力地学习;殚精竭虑地工作。这不仅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复兴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很多人能够成为国家以后的栋梁,很多人则甘做一枚螺丝钉,同样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不论自己能力的大小,只要尽了力,即使是微薄之力,也是为祖国这条巨龙增添一份力量,更是对革命先烈的最好回报。
通过阅读红色家书,重温革命历史,走进革命志士的思想世界,得到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更觉得要倍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从自身做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让烈士之志薪火相传。对于革命先烈,我们的美好生活是他们当年奋斗的期许,当他们鲜血浇灌的土地上,鲜花盛开,繁荣昌盛;他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他们的精神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拼搏奋进。望着这盛世中华,正如他们所愿……
红色家书读后感7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