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传读后感700字(2)
与贝多芬比,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何等的幸福,可我们有些人还老是抱怨上天的不公。与贝多芬的人生比,这简直不值一提。对照下自己,我有时也会异想天开,渴望一蹴而就的成功,缺乏拼搏精神。读了贝多芬的故事,我深深地被震撼了。它告诉我:面对困境,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唉声叹气,而应努力“扼住命运的咽喉”,坚定信念,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在风雨之后看见阳光,获得快乐。
合上书,重温一下伟人的箴言“扼住命运的咽喉”、“痛换来欢乐”。我想我们也要发扬他的这种精神,即使碰到艰难险阻,也不放弃勇敢前行的步伐。
贝多芬传读后感700字4
假期,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贝多芬》,主人公贝多芬全名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钢琴家,其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英雄》、《命运》、《田园》等。他的作品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读完这本书,我对贝多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觉得贝多芬非常了不起。
贝多芬于1770年出生于波恩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他的爷爷是一位远近闻名的低音歌手,他的爸爸钢琴弹得非常出色,是一位宫廷乐师,正因如此,贝多芬从小就受熏陶,表现出了其卓越的音乐天赋。贝多芬的爸爸非常希望贝多芬将来能成为像莫扎特一样出色的钢琴家,所以让贝多芬从小就开始练琴,尽管家里并不富裕,但为了给贝多芬创造一个好的条件,咬着牙给他买了一架钢琴放在家里,以便让贝多芬能够每天练琴。贝多芬在爸爸的引导和支持下,凭着自己的勤学苦练,钢琴弹得越来越好,偶尔还跟着爸爸一起参加演出,越来越被大家所熟悉。
但不幸的是,贝多芬患了耳疾,到30岁的时候,他就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了。这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实在是一件太可怕不过的事情了,简直是一种比死亡更恐怖的事。这无疑是等于毁灭了他全部的艺术生命!他心中充满了痛苦,甚至还想到了死。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想到了他的母亲,想到了他未完成的.伟大事业,终于,他放弃了“死”这个荒唐的想法,重新振作了起来。尽管贝多芬听不见了,但是在接下来短短的四、五年时间里,贝多芬继续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写下了数十首脍炙人口的乐曲。
拜读完这本书,我被贝多芬这种敢于与命运做斗争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们应该学习贝多芬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不怨天尤人,不被命运所屈服,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勇往超前。
贝多芬传读后感700字5
很喜欢名人。所以,妈妈在周末的时候给我买了一本《名人传》,老师也要求全班同学都要读。所以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不向命运低头的人-贝多芬。
大家肯定知道贝多芬吧,他的真名叫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他诞生于德国的一间破旧不堪的小阁楼里。他的爸爸是一位乐团歌手,母亲则是一名女仆。当时,他的生活痛苦极了,陪伴他的只有钢琴和乐器,以及父亲的拳打脚踢。在他们那个年代,我都能想象出到他们那个痛苦。
贝多芬11岁时,他加入了戏院的乐团,13三岁时,他做了大风琴手,17岁时,他亲爱的母亲去世了。他成为了一家之主。
之后,贝多芬不断的努力,写出了《英雄交响曲》.他还创作出了《悲沧凑鸣曲》、《七重凑》、《第一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等作品。
但是,痛苦悄悄朝贝多芬靠拢。从1796年起,贝多芬开始耳聋。这有可能是因他母亲的肺病影响的。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患上了耳咽管炎。1799年成了剧烈的中耳炎。因为治疗不善,变成了慢性中耳炎。最后,耳聋的不断的增加,就连心脏也被痛苦的折磨着,但是贝多芬并不在乎这些,他还坚强的说道:“绝不向命运低头!!!”
跟我想的一样,天才总是多灾多难。而且,他的音乐水平,震惊了欧洲音乐!欧洲人都很惊讶,我也很惊讶,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音乐巨人,太让我惊讶了。但是,他活得太短暂了,只活了56岁就死了,为什么呢?让我来解开谜底吧。
贝多芬死的原因是铅中毒,经过几次手术,但没有成功,所以,他死于1827年。他不是自己闭上眼睛的,而是一位音乐家帮他闭上眼睛的。真是的,好好的一个大活人,就这么死了,哎,太可惜了!
贝多芬虽然死得很早,但是,世人都忘不了他。他不仅创作出了很多的音乐作品,还让我们学习了不向命运低头的伟大精神。不向命运低头,很值得我们学习。
贝多芬传读后感7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