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的书读后感700字

关键词: 国富论读后感700字,国富论,读后感
曼萍0 分享 时间:

知识也是人们独立于世界文化之外的基石。诺贝尔奖的赞誉是拥有知识。鲁迅、矛盾和莫言都是知识的主人。知识给他们带来了力量和生命价值的气息。因为他们坚信知识就是力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国富论读后感700字,仅供参考

国富论读后感700字1

《国富论》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著作之一,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是经济学的必学篇目,也是会计领军班推荐的研修文献。这本书早买来摆在我书柜很久了,一直没完整仔细地读完。近日得空仔细捧读了此著作,自觉收益匪浅。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富论》,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全书共分五篇,总计32个章节。第一篇讨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第二篇讨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罗马帝王衰落之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同路径。第四篇则在此基础上,从当时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始,论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第五篇则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全书基本涵盖了古典经济学派所讨论的所有问题,并对各个问题进行了最基本的理论阐述,对后世经济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典就是经典,名著就是名著,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部对人类的发展进程产生着深远影响的经济学著作,其中提到的经济理论还有很多,比如:公平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地租理论、货币理论、分配理论、公债理论、资本理论、赋税理论等等,这么多经济学理论和观点,对我个人来说,显然不是读一遍两遍就能全部弄懂学通的,还需要反复地研读和仔细地体会。个人的切身感受是:能真正静下心来仔细研读经典书籍确实是一种享受,静静地去感受大师的思维和历史的气息,感受其思想的深邃与思维的缜密,往往会对现实有一种顿悟之感。因此,研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对深刻认识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发生的一些社会状况,无疑是极其有利和必要的!

国富论读后感700字2

《国富论》之分工与科技的联想

本着对亚当·斯密的崇敬和对马克思的思想的好奇。我与这本书在历史的那一刻交汇。然而,翻开第一个章节——“分工”,一瞬间不禁不知所措,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分工有什么联系呢?随后,作者与我心有灵心犀一般的给我举了工人造针的例子完美的消除了我的疑惑——分工让劳工的劳动运用的熟练度,技巧和判断力得以提升,从使生产力得以改良。而生产力一词让我联想到政治书图片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横幅。一时间,我茅塞顿开,陷入了冥想。

回望历史长卷。公元前六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冶炼生铁;公元前50世纪,中国墨子提出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的观点;公元三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块铁渗碳的制钢技术;公元11世纪,中国宋代沈括发明了用石油烟制墨,开创了石油作为化工原样的新篇章。四大发明更是推动了欧洲文明的进程。17世纪之前古老中国的科技独步天下。华夏的文明润泽四方。然而咱俩之后漫长的几个世纪,再难见到中国技术和中国科学家的身影。

朋友,你一定听说过蒙牛伊利吧,你或许也喝过蒙牛伊利的牛奶吧?不知你可曾关注过,那不起眼的包装纸,使牛奶得以保鲜。送至千家万户。但你可曾想过,这并不是我们的技术。以蒙牛为例,先前,蒙牛每卖出一瓶牛奶。就要将赚得利润的75%归为一家名为利乐的瑞士牛奶包装公司。垄断,从来不仅仅存在于高科技领域。

朋友,你知道中国为什么一定要建造自己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吗?你或许听说过不久之前印巴空战,被美国关闭GPS的巴基斯坦战机的飞行员在GPS被切断后,迅速调整为北斗信号,并成功击败印度战机取得战争胜利。你或许听说过巴基斯坦成为第一批应用中国北斗的国家之一。我真挚的对巴基斯坦摆脱美国GPS的制约而感到兴奋。因为今天的他们像极了昨天的我们。而在那个没有GPS的替代品的时代,我们只能任人宰割。1993年美国无故指控中国“银河号”货轮,关闭货轮的GPS,迫使货船无法前进。船员们挨饿多日,多日才得以回家。那时的我们,虽有一腔热血却无能为力。

朋友,你一定听说过中兴和华为吧?芯片大量依赖美国的中兴,在美国的打压下不堪一击,至今苟延残喘。而投入巨额资金,花费将近20的时间设计芯片的华为在美国对华为在高端芯片代工方面的打压下,华为麒麟高端芯片很快便成为绝版。

近日,美国强行收购海外版抖音的消息火遍网络。千年前的苏洵再一次给华夏以警醒:“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只有中国真正掌握核心尖端技术,才能真正摆脱国外的技术封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2050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梦尚未实现,华夏的复兴还需我们继续努力,奔涌吧,后浪!

国富论读后感700字3

翻读《国富论》,最让我触动的就是思想的力量,诚如作者提到,技术可以提高生产力,思想也可以提高生产力。但很有可能其影响力远远胜过技术,思想和技术应该是相互的,思想的每一点进步可以推动技术,反过来技术的发展也可以推动思想的进步。比如分工的概念,亚当·斯密举了扣针制造业的例子: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二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做出来的数量远远高于每个人单独做完全部工序的多的多。

读到这段的'时候,我对亚当·斯密个人思想的力量钦佩不已,他在1773年也就是242年前系统提出了分工这个概念。其实,分工这个概念在亚当·斯密提出之前就已经无意识存在,只是没有系统的科学提出分工的概念,而现在在社会的各个组织普遍存在,甚至可以说,分工改变了世界。分工的优点很多,包括,可以增加劳动者熟练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节约一个人由一道工序转到另外一道工序的时间,减少管理压力;更容易促使劳动发明促进自己简化工序的发明。因此,分工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思想,从而导致现代社会有政府机构、科研机构、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等有组织的分工。

70326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