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蛋鬼日记》读后感600字六年级(2)
《捣蛋鬼日记》是意大利作家万巴的作品。他深受我的喜爱。
《 捣蛋鬼日记》在西方世界是一本家喻户晓的经典著作,深受孩子和家长的钟爱。本书记录了一个九岁男孩加尼诺种种传奇的“捣蛋”经历。
他,一个九岁男孩,却干了许多出于好奇心的捣蛋事件。他在姐姐的婚礼上把炮仗栓在姐夫的扣眼上;他在客厅表演魔术,几乎射瞎了一个客人的眼睛;他在家里钓鱼,却钓下了一个老人的牙齿;他在火车上悄悄拉下了紧急制动闸,仅仅出于好奇;他搞了一个动物园,挂在树上的“猴子”是邻居家的小孩……他就是捣蛋鬼加尼诺,一个总是因好奇心而闯祸的孩子。“捣蛋”本该热闹的舞会冷清得让人提不起兴趣;因为他的“捣蛋”人人遇见他都会变得咬牙切齿。
他的好心好意总会被人误认为是捣蛋,从而引来一阵臭骂或拳打脚踢。在他心里,这种以怨报德德方式让他为之气愤,于是他的目标又改为报复他人。可是事情的结果却又总是与他的计划相反,他的报复反而让他受到了他人的感谢。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章离家出走:捣蛋鬼特别难受,所以,他在天刚亮的时候决定了离家出走这一想法,可不知道谁那去,他想我可以到贝蒂娜姑妈那去。他来到车站,身上带了一张车票的钱,买了一张票,上了车,你猜猜他坐到哪去了,他呀坐到小岗亭里去了,外面突然下起了雨,刮起了风,捣蛋鬼被雷声吓得躲在了角落里,忽然,“碰”的一声,小岗亭的窗子全被打碎了,他睡着了,不知是什么时候,他摔了下去,是两个搬运工和一个铁路职工发现了他,问他为什么要到小岗亭上去,他回答说他刚要上去,但是,搬运工和铁路职工把他带到了站长室,把他像犯人一样审问了半个小时,罚捣蛋鬼给三张车票的钱,他说他身上没钱,要找他姑妈,那些人把他带到了姑妈那里,很不情愿地付了,在姑妈家的这些日子,捣蛋鬼干了许多坏事,姑妈实在是受不了他了,打电话叫她的爸爸来接他回家了。如果你们想知道捣蛋鬼在姑妈那惹出了哪些事,就去看看捣蛋鬼日记吧!
我看了捣蛋鬼日记,想起了我是怎样的调皮,让爸爸妈妈操透了心,记得那一次:我和妈妈在街上玩,我想玩套圈,妈妈不允许,我就特别生气,发誓再也不和妈妈讲一句话了,可是第二天,妈妈好像知错了似的,主动带我去套圈,我特别高兴。
读了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好玩,第二感觉是他的恶作剧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大人对付的方法也很常见。只要拿起《捣蛋鬼日记》,你就会读到加尼诺的种种淘气事儿。但是,我认为它不仅仅是一本幽默的、童趣十足的儿童读物,它还能把父母在教育上的不足之处折射出来。家长们应更加了解孩子,不要让孩子们受不白之冤。
《捣蛋鬼日记》读后感600字六年级5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超级有意思的书,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捣蛋鬼日记》。我觉得这个书名很好玩,便翻开看起来,没想到一看,自己就像被胶水黏住了一样,拿着这本书就放不下了。
这里面的主人公加尼诺是一个顽皮的小男孩,他最喜欢搞恶作剧,还常常喜欢打抱不平,却不考虑后果。
虽然加尼诺爱捣蛋,亲朋好友都为之头疼,但偶尔也会歪打正着。比如在科拉托尔医生家,为了报复嘲笑他的花花公子,便在他做灯光浴的时候,用大蒜猛擦他的脸,没想到却发明了医学界从未有过的治疗方法“灯光浴+大蒜擦脸”。
加尼诺还是大人们之间的一个“悄悄话传声筒”。比如说他听到了马拉利律师向姐姐露依莎抱怨他叔叔威纳齐奥“老是不死”,“希望他早死,好继承他的遗产”,骂他“吝啬鬼”,姐姐也说他“守财奴”,加尼诺就马上不顾一切地报告给了威纳齐奥先生,而且还把女佣人切西拉给他起的外号“水果冻”也一股脑地说了出来。可能纯洁的切西拉(威纳齐奥先生是这么形容切西拉的)一辈子也想不到就是因为这个外号,却意外获得了一万里拉的遗产,而马拉利律师也不会想到,就是因为自己管不好嘴与思想,并让加尼诺听到了,从而自己失去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财产。
加尼诺身上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非常引人入胜,最让我喜欢的日记就是捉弄可怜虫校长及其暴力的夫人,还有发明令人憎恨的瘦肉汤的可恶厨子,这次捣蛋却是一次最解气又搞笑而且是正义的行为。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捣蛋”这个词,捣蛋也要有分寸,一定要考虑后果,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你长大了才能成为一个能担当的人。
《捣蛋鬼日记》读后感600字六年级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