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后感作文1500字(2)
但我认为,主人公身陷围城的状态并不光单是这一点就造就了的,也不光单是这一点就造就得了的。
例如,在众人初到三闾大学时,才知道自己受到了校长高松年的"欺骗",也许这个骗局不是高松年刻意设下的,但这也是身不由己。但,鸿渐认为,这是。而且,孙柔嘉也受到了那些"狗男生"的欺负。
于是,我运用我超常的联想能力后,便想到了我自己。我小学时,我因学习成绩颇受大家的好评。但,升入初中后,这一切只是"父母在夸孩子的假博士学位"罢了。
于是,我整天担惊受怕,怕被别人耻笑。但,我的老师,家长对待我就像当时苏文纨对方鸿渐一样。不过,我的心里想着玩就像方鸿渐在想唐晓芙。
我于是暗下决心:无论做每件事,都要像鸿渐最初对待唐晓芙一样对待它们。不知我是否做到了,也不知我是否能做到,但,然我立下了决心,就尽最大力来将它实现吧。
我也知道,任何一件事中,都有一个"孙柔嘉",不管"她"是好是坏,我们都要接受"她"。千万不要与"她"合不来,过不去,否则,下场是会很惨的。
另外,我身边还有一点像小说里面的,就是绯闻闹得很厉害。这一点是我要""的。
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发展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种元素。当一切人和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美好,当城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乐园。没有人会试图离开她,即使是自怜自哀的方鸿渐也会喜欢,假恶丑也会被同化为真善美。也许世界永远不会变得如此美好,但允许我心中永远存在这种美好的理想。
#122293围城读后感作文1500字5
读完《围城》已经是深夜12点,再读时犹如初见。不得不承认深夜读书带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莫名的忧伤,那些伴随在文字中的百感交集,触目惊人般潜伏在我对人生的感悟里。
感情是一场没有输赢的博弈,不管最终你是占了上风还是输了面子,最终都会成为受过感情折磨的一群人。
我喜欢围城里的唐晓芙,出场的戏不多,但隐约感觉作者对她最温柔最偏爱。有爱的影子但又能够收得住网,被深爱着又无任何束缚。
然而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方鸿渐却表现得虚伪与懦弱:看见自我的假文凭被登记上报时有羞愧,却在三闾大学看见韩先生文凭时又悻悻然;毫无主见又故作深沉;受不了岳母的冷嘲热讽又没有本事自力更生。孙柔佳这个主角刻画很逼真,我不得不承认作者对女人的理解更胜过女人本身。孙小姐在城外是大家闺秀,温柔体贴,看似没有主见却暗藏心机。很像此刻婚姻关系前传,在所有人眼里天然无害的女子,谁会想到能够在婚后覆手为雨。
不知是时代造人还是造化弄人,原本不太相近的两个人最终携手与共。可是方鸿渐娶孙柔佳,是娶而不是爱。或许就像作者所言,结婚并不需要感情,只要两个互不厌恶的人结婚就足够条件了。可是结局却恶狠狠地抽了现实一巴掌,哪有结婚是可用不厌恶为条件随意组合的呢?
可是有人就愿意。苏文纨拥有一些女性的一个特点——虚荣,喜欢赵辛楣和方鸿渐为自我争风吃醋,却又没有本事稳住场面。明白方鸿渐喜欢的不是自我却又不甘心他追求表妹,最终闹得人仰马翻,自我却毫发未损结了婚。
女人在感情里面本是价值连城,因为错过了最好的时间,所以只好搪塞,最终嫁了自我不爱的人,终究是不痛快的。作者欠了我一个对完美世界的憧憬,所以还给了我一个赵辛楣。他是唯一一个带点正面形象的主角,有事业有想法,还是个敢于打破世俗的新派人物,在自我爱的人面前能够做到理智而不冒犯。苏文纨的结婚看似给了他打击,实则是放了他一条生路,感情和婚姻真的能够毫无关系,却又互相比邻交织运行。
围城不是一座城,却困了很多人。婚姻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却在一些人身上被放大成形,像是人身上的跳蚤,瘙痒一个地方却牵动了一身神经。有些人谈婚姻,语气仿佛是同性恋,不是看中女孩本人,是羡慕他的老子和哥哥。我想起宋美玲曾说过的一句话:“如若不能嫁给自我喜欢的人,就嫁给权与利。”可现实生活中的女人大多都嫁给了将就,或许“还不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始终觉得女人应当嫁给感情。如果没有在尘埃里开出花,又怎会明白十里春风不如你呢?
围城读书感悟相关文章:
★ 围城读后感赏析
★ 读后感-酷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