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围城读后感1000字(2)

关键词: 高中围城读后感,围城读后感,围城个人读后感
阿祖0 分享 时间:

这对当今的社会有着很强烈的折射。如今腐败成风,官官相护,你手里有我的把柄,我手里有你的短处,互相牵制,终是平安逍遥的,不用担心被出卖,因为两者的利益是相同的,两者之间并没有利益冲突。如果用这种思维,我们甚至能够说,鸿渐之举是处于保护自我的本能,并无不妥之处。直到之后,鸿渐明白韩学愈在背地里算计他,才狠了心把事情抖了出去。

于是,我们能够看到,一旦自我的利益受损了,利益被损的一方是不会顾及太多而决计要把对方搞垮的。所以,很容易能够看出,这种建立在彼此利益相互把持的基础上的合作关系是不会长久的。在现代反腐倡廉活动中,要抓基本抓一打,我被抓就供出你,你被抓供出他,但是基本上却也只是小虾米之间的游戏,大鱼依旧安然。就像鸿渐说出了韩学愈的事情,韩学愈受到了点冲击但是基本没什么事。

然后,我们能够再看看鸿渐的第二座城,感情。方鸿渐的情感经历不可谓不丰富。首先,在船上便和鲍小姐,苏小姐混迹在一齐。和鲍小姐调情,和苏小姐玩笑。但是,这些大约只是为了消遣船上的无聊时光,并无情感的参入。鲍小姐也就罢了,半路就下了船,苏小姐却不是这样想。苏小姐是海外归来的货真价实的博士生,难免的自命清高,早些年看不上任何人,到了此刻,年龄摆在那儿了,开始着急。正好鸿渐的各项条件又基本贴合,便对鸿渐萌发了爱的情感。之后下了船,回了家,便是真正的恋上了,请鸿渐到家做客。

在那里,鸿渐生命中的另一个女孩子出现了,这个大约是鸿渐唯一真正爱的女孩,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鸿渐对苏小姐是真没感情,而对苏小姐的表妹唐小姐却是极喜欢的。苏小姐喜欢鸿渐,却不明白鸿渐喜欢唐小姐,一开始还以为鸿渐对自我有意。那里能够看出苏小姐自命清高,自作多情的可悲一面。说她可悲,因为在之后,鸿渐说明心意,对苏小姐没有感情,苏小姐便怒了,最后嫁给了自我并不喜欢的曹先生。苏小姐对曹先生的摸约是一点情感都没有的,嫁给他或许也只是无奈之举。而嫁给曹先生这一举动也为之后苏小姐走私货物买下了伏笔。一个留学归来的女博士做出这种行为实在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但是苏小姐却安然的在那种环境中生活着,这也写出了苏小姐的杯具。

而唐小姐,鸿渐是真心喜欢的。很巧,唐小姐也是喜欢鸿渐的,但是最后两个人却因为误会而未能在一齐。这或许说是造化弄人,但是,文中很明显的能够看到,两个人任何一个回一下头那么两个人都是不会错过的。只可惜,文中并没有任何一个回头,这充分体现了那时候人的可笑的自尊。唐小姐作为一个女人,她认为回头这种事情总是要男人做的;而鸿渐作为一个男人,却认为一个男人的自尊是不可抛的。最终两人便只能分手。这是一份不成熟的感情,在这份感情里,两个人都没有很用心的去照顾感情的幼苗,最终,它夭折了。

可见呵护是多么重要。其实,在感情的围城里,鸿渐努力过,努力想要冲出去,就像和唐小姐的感情,但是,最后还是被困住了,无力走出。  

在这段感情里,我们是不是能够说,鸿渐同时在和两个女人谈感情或者说他的一份感情里有了两个女人的介入,因此双方都无法完善。可见认真对待一份感情是有多重要。

许多人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90后是脑残。当然这其中许多人在瞎起哄,人云亦云,我们大可不必理会。但是其中有些对80后,90后的批评却是比较值得思考的。

比如这一群体对待情感的态度。现如今离婚率高居不下,有的甚至结婚才一两个月便离婚,完全不把婚姻当一回事。当然这和谈恋爱时的基础是有很大关系的。有些人在和一个女孩谈感情的时候也在和另一个女孩交往,当家里开始催结婚时,便随便找个女孩结了。真正一齐生活之后才发现当初交往时并没有用心交流,生活中摩擦连连,到之后只能以离婚收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可怕的现象。

文中鸿渐和孙柔嘉先是在三闾大学迅速的订了婚,订婚后鸿渐便发现孙小姐的脾气变了许多。由当初“事事要请教自我”的小女孩变成了“主见很牢固”的女人。之后结了婚回老家,更是因为家庭,工作等原因,两人的矛盾越闹越大,最后竟以孙小姐回娘家为结局。  这和当初他们两个还没相处很好便订婚是有很大关系的。当初鸿渐以为自我爱上孙小姐,并且在孙小姐耍的心机下稀里糊涂的便订了婚,

在订婚之前两个人甚至都没谈恋爱,没好好相处。于是,结果自然是不用说的,两人断然不会很好的生活下去。

小说最后以那只祖传的老钟结尾,那只不准的老钟像个“时光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而这些啼笑自是包含了这段并不成熟的婚姻与感情。

至于友情,能够说是鸿渐的第三座城。文中鸿渐大约是把赵辛楣当成好朋友的,而赵辛楣确实给了他很多帮忙。但是也就像是孙柔嘉在之后所说的:

“鸿渐跟随赵辛楣一路从上海到内地,后又靠赵辛楣在上海找了份工作,而最后竟然又要靠赵辛楣去内地找活。一辈子跟住他,咬住他的衣服,像条他的走狗。”

诚然孙小姐的话有些过了,但是却也道出了一个事实,鸿渐一向以来受到赵辛楣的帮忙实在是多,以至于这段友情是不公平的。这个城也紧紧的把鸿渐给困住了。至于三闾大学的那些同事称不上是朋友,而鸿渐和他们的关系亦是越来越差,最后鸿渐离开了学校,这亦是鸿渐在处理人事上的悲哀,能够说是人际的围城困住了鸿渐。

杨绛女士在《记钱钟书<围城>》中说,“钱钟书先生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情节全是虚构。尽管某几个主角有真人的影子,事情确实子虚乌有;某些情节略显真实,人物却全是捏造。”因此,在读此书时,我们不必做出把钱先生对号入座方鸿渐等行为。而且书中许多人物的刻画都十分出彩,如对待情感怯懦的方鸿渐;自命清高最后却堕落的苏文纨;自私小气虚荣的李梅亭,工于心计的孙柔嘉等等。读书的时候仿佛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跳跃于眼前,在钱先生的妙语之下上演一场场人生悲喜剧。

最后,引用某论者对《围城》的评价来做推荐语“钱钟书先生旁观浮生,思虑沉潜,指点世态,以形而下示形而上,使读者对人生恍然如有所知。”  

看钱先生的《围城》我们能够感受当时社会的万态,亦能够延伸至今的生活百态。且小说妙语连珠,显示了钱先生不俗的语言功底,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674049高中围城读后感1000字5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此句或许便是该书书名的由来,寥寥数字,勾画出了一副若在眼前的画面。

爱情,或许是文学最为钟爱的主题,自《诗经》之“关雎”到民国的张爱玲,再至当下,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这是一个不曾中断的话题,道尽了人们在爱情里的喜乐悲欢。

如同钱老先生所言,城外的人,总是想冲进去的,但疑问之处在于,为何城内的人在冲进去之后,又想着如何逃离呢?更有甚者,如“扬州八怪”的金农所言“伤人手,不可治”,此君对于围城,大有远离才安全之意。

但也有如金岳霖者,在“围城”里独自游走一生,或许在精神里,林徽因是始终伴他左右的。金老先生或许是围城之内与金农隔墙而望的两类人的典型代表。

一个人,或者说,两个人,在城外与城内是为何会出现如此的差异?当两人爱之切切、急欲携手进入城内之时,这段路途上何事影响了原本的计划?

当两人携手欲共度今生之时,此时,便出现了一个问题,原本独立的两个人,从此便被牵连在了一起,由一个人的生活变成了两个人一起的生活,从某种意义而言,两个人将要融合成另外的“一个人”。有爱情到婚姻的过程,对每一个人而言,都将是一种转化。

“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当张爱玲如此的姿态面对着胡兰成之时,便已可预示他们的结局。

爱情里的两个人,或许应当是独立而自由的,这种独立和自由,并不是说两个人得是相隔万里、平行而前,只留下相互眺望。而是应当保留着各自独立的本性,意识之中,总有一些区域是你自己的,而不能“低到了尘埃里”没有了自己。倘若更甚的,“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除了一朵花来”,那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我,很希望她是一直欢喜的。


围城读书感悟相关文章:

围城读后感赏析

围城读后感1500字5篇

围城读后感800字5篇

围城读后感800字高中生5篇

围城读后感600字以上作文

钱钟书围城读后感大学作文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心得体会600字5篇

名著读后感-酷酷吧

关于怀念校园生活的感慨句子

2020怀念大学校园的句子

94429 91